在鄉鎮開個榨油坊,做現榨油來料加工,可行嗎?

我們是湖南人


首先明確一點,不要小看農村裡的一些小生意,做好了沒準比你現在乾的工作還掙錢!

說起我們日常吃的食用油,那就非農村現榨的油莫屬了,就算不吃,在油坊裡聞到那股醇香的味道都是一種享受。小焦這裡農村人經常吃的是菜籽油,除此之外還會現榨花生油、芝麻油等。像我們農村人吃習慣了,還是覺得自己榨油吃比較放心,味道也香,所以基本上每次到鎮上的油坊裡榨油都要排隊,可見油坊的生意還是不錯的。那麼在鎮上開個油坊,來料加工榨油到底可行嗎?我們今天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現在在鎮上開一個油坊,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一、農村現榨油坊很有市場。

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種植一些油料作物,為的就是自己能有足夠的食用油吃,並再者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再賣點錢。

一般來講,相對於超市裡賣的桶裝油,農民更願意吃自己去油坊裡現榨的油。一是

因為現榨的油和桶裝油相比更加實惠、便宜,桶裝油價格太貴,自己家裡有的東西很多農民一般不願意花錢去買;二是因為農民自己家裡現榨的油味道會更加香醇一些,而桶裝油是沒有現榨油的那種香味的;三是因為農民認為自己家裡榨的油更加安全,而桶裝油裡添加劑比較多(這一點可能是誤解,現榨油裡其實是有有害物質的)。

所以,很多農民寧願自己去榨油,所以在鄉鎮上開油坊的話是有很大市場的。

二、農村榨油坊來錢方式也比較多。

在我們平常人眼裡,可能榨油坊的利潤僅僅是那幾塊幾十塊錢的加工費,其實不是的,如果光靠加工費,哪油坊基本上是賺不了多少錢的。

我們去農村榨油的時候可能有這種經歷。比如榨100斤菜籽是10塊錢,如果你要把油渣弄走就給老闆付10塊錢。但是如果你不要油渣,那老闆還可能給你倒找錢。這是為啥?其實就是因為一來

油渣可以繼續賣錢,其價格可比加工費要高一點;二來有的油渣並沒有完全榨乾,老闆弄過去還會再復榨一次,榨出來的油老闆還能按照市場價賣掉。這兩種方式整出來的可都是錢呀。

綜上所述,農村現在有榨油的市場,同時榨油坊也有一些其他的來錢門路,所以個人認為在農村集鎮開個榨油坊是可以賺錢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在鄉鎮開一個榨油坊,起碼現在來說,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我的家鄉榨油業非常出名,民國期間就已經盛名遠播,在較東各縣首屈一指,花生油出口到東南亞各國。一直到現在,農村的榨油業都非常興盛。因為我們這裡是花生主產區,家家種花生,沒有人去買成品花生油,老百姓都習慣農村自榨花生油。現在幾乎大一點的村子都有榨油業,榨油方式比過去有了很大改進,不再沿用木榨榨油的笨拙方式,都是採用了機械榨油。

農村的榨油業,都是進行來料加工,雖然賺錢不是太多,但是穩賺不賠。農村閒房子也多,找一棟閒房子,購買一套榨油設備,投資也就一兩萬的事兒,一個冬季便可輕鬆地賺回投資,以後每年冬天再加工都是穩賺了。

農村榨油業用工不多,一般都是一家一戶運作,誰來打加工,誰就出個人來幫忙燒火炒胚,一般不用僱工,所以投資較少。收費是按照加工花生米的多少收取加工費,也有的是免費加工,但來加工花生油的農戶要把加工的副產品花生餅留下,加工戶把這些花生餅集中賣給養殖場做飼料,收入比收取加工費還可觀。

雖然國家對食品生產有較嚴格的規定,但農村土法榨油是悠久的傳統,老百姓根本不買成本油的賬,何況現在轉基因和其他不安全的食品,讓老百姓固執地認為,自榨花生油最純,也最放心。所以,農村的小油坊根本無法取締,也從來沒有聽說質檢部門或者其他食品監管部門、工商部門到農村去進行取締。這種加工,也沒有什麼汙染,所以環保部門也沒有干涉。

不過,一個地方一個情況,不是花生主產區的一些地方,一般食用大豆油或者菜籽油,這些油脂也是需要專業加工,那些地方是否有人去監管,就只能看當地的情況了。只要政策允許,在百姓認同自榨油的地區,開設一家榨油坊,用來料加工的方式賺取加工費,是完全可行的,雖然不能大富,但作為農閒的冬季,也是一項比較不錯的副業。


齊東晏子


個人認為在農村鄉鎮開個壓油坊是一個很好的項目,做個來料加工及菜油銷售很不錯的。就拿我們漢中來說吧,我們這裡油菜種植面積很大,農村家家種植油菜,吃的油也是自己的油菜去打的(主要是自己的油菜壓的油放心,炒的菜好吃。),所以都自己壓油。像我住在城裡家裡的地沒怎麼種了,但我也會各兩年在老家種上幾畝油菜,等收了入倉放到哪裡,沒有油了回去帶上兩袋去壓油坊一壓就吃多半一年裡。不喜歡在超市買油感覺那個油就沒自己家壓的油炒的菜好吃。

現在的壓油坊設施也好多了,把菜帶去你基本就不用動手了,人家給你火好,然後倒壓油機裡壓,油炸也是自動上的不用認為操作了,油壓好後還要加熱離心脫楂的,回來油裡也就沒有油角了,油的品質也好很多。

我們洋縣慣溪108路邊有家油坊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人家家的油坊是我們這一帶開的很早的了,壓油都幾代人了,也是來料加工的,方圓十來公里的人都到她家壓油人多的很,每次去壓油都要排隊裡。人家從火油菜開始火候把握的好,菜火的好,壓的油也好。深受去壓油的人好評。隨著社會發展小油坊也在不斷壯大,我們這油菜種植面積大,旅遊的興起,油菜花海節的舉辦,外地遊客紛紛踏青旅遊,人家油坊不光來料加工了,開始自己壓油售賣,註冊商標,自己開直營店,生意很紅火。

這是我們這邊壓油坊的情況,你自己想在鎮上開油坊也要考慮你們那的風土人情,及市場需求來決定。像人們生活習慣是什麼,是自己壓油還是買油?自己種植油菜或豆類嗎?附近有油坊嗎?附近油坊壓油設備怎麼樣?等等問題。如果你們那油菜或豆類種植面積大而且人們喜歡自己壓油吃你就可以考慮開油坊了,如果種植面積小而且不喜歡自己壓油愛買成品油那是絕對不能考慮開油坊的。如果能開你得選一個交通方便,輻射面積大的地方,然後就是設備,選一款自動化程度高且壓油好的機子了(選機你要多轉多看,在你們那一帶壓油坊多考察,看她們都用些什麼機器,優點在哪?缺點是什麼。),看好了你在去考察生產廠家,廠家也要多看些家家,選先進的機器。購買了回家安裝調試好。最後就是開門營業了,做生意門戶很重要開了就要守裡,遇人來也要活興裡。這樣經營肯定生意會很好的。還有來料加工是個,人家農戶家裡品質好的原料也可購買這自己壓油在直接買(或有人需要讓她看你買來的原料她在賣去在你那加工都行)。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及我們這的情況,希望能幫助到你!





古風柳韻


大家好,在鄉村開油料房是一個很好的項目,老崔的家鄉普遍種植花生,家家戶戶都用花生來榨油吃,到秋收後油料房基本上是不休息的,天天有活幹,以前記的小時候都是在家自己榨油,那個味道好香好香的,現在開發的大型榨油機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自己想開一個油房幫人加工油料,目前正是時候,現在花生己收完,過幾天也是油房開工的時候了。


80後農民老崔


我家一親戚就是開榨油坊的 但是他們哪點的人都有種菜籽的習慣 基本每逢當場 就有很多村民去榨油 當然他自己也買了很多菜籽榨油單賣 說實話 炫榨的菜油的確很香 炒菜特別好吃 總之還是看你們那種菜籽的多不多


覽渝


這個問題阿洪來回答,阿洪家有一親戚就是開榨油坊的,生意真不錯。


榨油坊需要的設備及投資資金。

1、門面60~100平米足夠,太小的門面不行,鄉鎮上60~100平米的門面幾千元一年可以租到,地段在街頭街尾即可,不需要在正街上。

2、原材料烘乾機2000元以下。榨油機大型2~3萬元,過濾機油分離器1000元以下,油桶及其他用費,總投資在5萬元以下,輕鬆搞定。

運營模式。

1、自己收購菜籽、花生等原材料榨油零售賣。

2、免費幫農民榨油,農民算油,油坊算油渣。

投資收益回報。

自己榨油賣,如果榨出來的油不加其他次品油,純菜籽油和純花生油都是賺不到什麼錢的,榨油坊賺的主要是油渣。一般來說10斤菜籽榨3斤多油,菜子不好的,最多榨3斤,3元多一斤菜籽,榨出來的純菜籽油在鄉鎮上只能賣9~10元一斤,10斤菜籽榨出3斤油,10斤油菜籽的收購價為30元,榨出的三斤油也只能賣30元,靠賣油是賺不了錢的,市場上賣的菜籽油多半是加有其他低價次品油的。但10斤菜籽就要出6斤半左右的油渣,每斤油渣市場價為8毛到一元。所以,幫農民榨100斤菜籽,油坊就得65斤油渣,就賺60元左右,每天如果能榨菜籽量1000斤,就有500元以上利潤。所以,榨油坊靠榨油賣是賺不了錢的,主要是靠油渣賺錢。


市場前景。

其他地方我不清楚,在我們老家的鄉鎮上開榨油坊生意是很好的,全鄉鎮的農民都是拖菜籽到油坊榨油吃,農民榨油不收費,只收取油渣,很多沒種菜籽花生的農民也願意在油坊買純菜籽油,因為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純菜籽油,都是加了其他次品油的,我們鄉鎮上的油坊,很多城裡人下鄉去都要買點純菜籽油帶回城裡,市場前景是相當好的,如果鄉鎮周邊種植油菜籽的農民多,還可以把純菜籽油拖到城裡賣,城裡隨便賣15元一斤左右。

綜上所述,在農村鄉鎮上開一個榨油坊是可行的,而且投資不大,收益不錯,就是累一點,最好是在種植油菜籽和花生比較多的鄉鎮開榨油坊,確保原材料供應,大家都知道,本地菜子油在市場上是比較吃香的,非常有前景。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關注阿洪頭條號,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黃粑兄弟


可行,掙錢是肯定掙錢的,主要是看國家政策允許不允許,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你想從事榨油的話,屬於食品小作坊性質的,同樣需要許可證,但是可以肯定的講如果是領取工業產品(食品)許可證的話是根本領不到的,國家現在已經明令淘汰傳統方式的榨油,更多采用的是萃取法。

但是,有的地方將前店後坊性質的榨油坊劃歸工商部門管理,依據一些地方性規定,工商部門可能會同意你經營。這方面的規定,全國各個地方不一樣,最好能到工商部門詢問一下。

開榨油坊利潤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自己榨油自己賣。按照花生仁的市場價格每斤4元計算,花生大家都知道出油率比較高,常規來說可以出45%的油,好,咱們就按45%計算。買花生仁100斤計400元,出油率45%計出油45斤。市場上現榨的花生油按照平均價格10元一斤計算,那就是花生油可以買到450元。榨油剩餘的材料就是花生餅,花生餅可以做飼料也可以做肥料,這意思就是也可以賣錢,出油後的剩餘50斤花生餅,按每斤花生餅1元計算就是50元,那麼每100斤花生仁的利潤就是450+50-400=100元,再減去10元其他電費等費用,100斤花生仁榨油後的利潤為90元。可想而知,如果一天榨1000斤花生仁,利潤就是900元,去掉房租的話一天能賺800元左右。那麼好,怎麼就做純加工。按照市場上加工每斤花生仁0.5元計算。每加工100斤花生仁的利潤就是50-10=40元,據瞭解,榨油坊一年最忙得的時候也就是5個月左右,集中在春節前的兩個月和秋收後的幾個月。一天可以加工2000斤左右的花生米,平時不忙的話能加工1000斤左右。這樣算下來按照平均一天1000斤花生仁算的話,一天下來的利潤也可以達到400多元,一個月就是1萬多純收入。

以上兩種方式其實都可以實行,在此提醒想開榨油坊的朋友們,在選址時一定要考慮到周邊的環境,因為農村的市場本身就是這麼大,之前市場已經有人在做,如果一窩蜂都上同樣的項目,勢必造成誰也掙不到錢,所以說,投資需謹慎。


山程水驛中


別人己經在鄉鎮開榨油坊賺的盆滿缽滿。還有人在還這裡問行不行。行不行,要看你當地的情況,一是鄉鎮的榨油坊多不多,是不是己經飽和。二是自己在經營上和技術上是否有過人之處,有沒有競爭力。

現在的農村,只要有較好的致富項目,基本上是群雄逐鹿。勝者贏,劣者汰。象我們鎮上,僅開榨油廠的就有五六家之多,有一家經營得較好的,己經開了二十餘年,資產已達數百萬,在鎮中心自蓋起七層的樓房。但也有的人一個油坊轉來轉去。

現在農村榨油坊一般收費靈活,要回餅的,就付加工費,不需回餅的,油餅抵加工費,甚至還會倒貼錢。而且經營模式常被仿效。拼的就是個榨油技術、服務態度。贏的就是個口碑。

比方在去年,這家油坊到外地進購剝了殼的花生。售價每斤4元。購買後依然在他家榨油,每斤能榨出0.4到0.42斤油,不用交加工費。每斤油相當於10元。但在別人手裡直接購油,則需每斤15元。叫我何樂而不為。但榨油人沒賺錢嗎?肯定不是,花生裡賺一點,油餅裡賺一點。而他走的量大,加起來肯定賺的多。

所以,村夫夜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走訪調查,瞭解行情。不可盲目瞎幹,一些看似很賺錢的項目,不一定適合自己。


村夫夜話


榨油坊需要的設備及投資資金。

1、門面60~100平米足夠,太小的門面不行,鄉鎮上60~100平米的門面幾千元一年可以租到,地段在街頭街尾即可,不需要在正街上。

2、原材料烘乾機2000元以下。榨油機大型2~3萬元,過濾機油分離器1000元以下,油桶及其他用費,總投資在5萬元以下,輕鬆搞定。

運營模式。

1、自己收購菜籽、花生等原材料榨油零售賣。

2、免費幫農民榨油,農民算油,油坊算油渣。

投資收益回報。

自己榨油賣,如果榨出來的油不加其他次品油,純菜籽油和純花生油都是賺不到什麼錢的,榨油坊賺的主要是油渣。一般來說10斤菜籽榨3斤多油,菜子不好的,最多榨3斤,3元多一斤菜籽,榨出來的純菜籽油在鄉鎮上只能賣9~10元一斤,10斤菜籽榨出3斤油,10斤油菜籽的收購價為30元,榨出的三斤油也只能賣30元,靠賣油是賺不了錢的,市場上賣的菜籽油多半是加有其他低價次品油的。但10斤菜籽就要出6斤半左右的油渣,每斤油渣市場價為8毛到一元。所以,幫農民榨100斤菜籽,油坊就得65斤油渣,就賺60元左右,每天如果能榨菜籽量1000斤,就有500元以上利潤。所以,榨油坊靠榨油賣是賺不了錢的,主要是靠油渣賺錢。

市場前景。

其他地方我不清楚,在我們老家的鄉鎮上開榨油坊生意是很好的,全鄉鎮的農民都是拖菜籽到油坊榨油吃,農民榨油不收費,只收取油渣,很多沒種菜籽花生的農民也願意在油坊買純菜籽油,因為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純菜籽油,都是加了其他次品油的,我們鄉鎮上的油坊,很多城裡人下鄉去都要買點純菜籽油帶回城裡,市場前景是相當好的,如果鄉鎮周邊種植油菜籽的農民多,還可以把純菜籽油拖到城裡賣,城裡隨便賣15元一斤左右。

綜上所述,在農村鄉鎮上開一個榨油坊是可行的,而且投資不大,收益不錯,就是累一點,最好是在種植油菜籽和花生比較多的鄉鎮開榨油坊,確保原材料供應,大家都知道,本地菜子油在市場上是比較吃香的,非常有前景。


如此愛邇27264979


個人建議慎重考慮,原因如下供參考:

1、原料端,無論是客戶自帶或你提供,質量參差不齊,無法溯源(或溯源沒有強制性程序保障,如發票合同等),食品安全無法保證,一但出現糾紛,法理情理同情弱者,作為民生普惠產品,受眾面廣,遇到老賴或職責碰瓷的,很難纏

2、加工環節,吹的再牛的設備,油料都需要通過熱工藝處理,各種因原料或半成品或設備熱處理過程中,會釋放或產生對人體不利成分,而後續沒有處理工藝,有害物質就會殘留在油品當中,長期食用等於慢性服毒(槓精勿噴)

正規大型食用廠家,比如作為我們專業生產玉米油的廠家,壓榨完胚芽後還有脫蠟、脫酸、脫臭、脫色等環節,尤其是要有效確保去除原料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重金屬、農藥殘留、赤黴烯酮各類有毒有害物質

更重要的是檢測檢驗手段只有配備像我們一樣的原子、氣相、液相等大型設備的專業實驗室才能全程各環節試試把控,確保最終品質合格穩定。

3、灌裝環節,如果只是簡單桶盛,二次汙染造成的隱患及食品安全糾紛更難處理,不怕萬一,就怕一萬。

4、銷售環節,賣點可能只有所謂親眼所見的“笨榨”一個噱頭,但虎一虎勾起老年人憶苦思甜的情懷或許能賣點,但凡面對學過物理化學知識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們會極力勸阻老人購買。再者,面對競爭慘烈的食用油競品,終端價格競爭激烈,銷路很難打開。

5、運營成本,原料、廠地設備固定資產投入、人工、電耗、損耗,都要計算好,稍有不慎,就會虧損

個人建議

1、代理當地有規模正規可靠的食用油生產商品牌,圍繞自己有效地域半徑和渠道,逐步打開銷路,同廠家抱團開拓市場。

2、如果自己人脈客情可以,專攻團購客戶,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

3、如果個人有威信,往農村賣廠家10升或20升大包裝食用油,集單,湊夠量後和廠家溢價,一把一賺錢,一把一利索,逐步向團購團長方向發展,在賺取合理利索的同時,為村民帶來性價比極高產品,逐步改善鄉親們生活品質,模式出來再向外複製。

總之,切記銷路沒打開,錢沒賺到,投了一堆固定資產,典型北方老闆思維模式,先期可以借雞下蛋,投石探路,用最小的代價去嘗試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