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拉稀腹瀉|豬拉稀腹瀉治療方案

白金肽(仔豬專用) 聯繫方式;180339231217

主要成分:

抗菌肽、糖萜素、FOS、蜂膠提取物、生物活性小肽、功能酶、複合維B、中藥提取物、 13種有益菌。

功能功效:

一、止腹瀉、抗拉稀

多種獨特抗菌肽複合而成,長期使用能有效預防和治療各種流行性腹瀉,綠色、安全、高效、不反覆。

二、抗病、防病

調節機體免疫,保證機體具有良好的免疫功能,減輕斷奶應激,提高仔豬成活率。

三、提高經濟效益

對細菌和病毒的特殊物理作用,扭轉傳統藥物保健模式,解決耐藥、藥殘及藥物毒副作用對豬群健康的損害,降低用藥成本。

注意事項:

1、可不再添加酶製劑、益生菌、抗應激藥物。

2、本品無混配禁忌,純超微粉吸附性強;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

  豬拉稀腹瀉怎麼回事?

豬拉稀腹瀉|豬拉稀腹瀉治療方案

  現在很多人都在諮詢,仔豬腹瀉怎麼治療?豬拉稀不吃食怎麼辦? 仔豬腹瀉現已成為嚴重影響養豬業的一種重要疾病,特別是剛出生的仔豬,一旦發生仔豬腹瀉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對較高(發病率50 %~80 %,死亡率80 %~100 %)。為了減少仔豬腹瀉的發生、提高仔豬成活率,本文就仔豬腹瀉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概括總結,供各位技術同仁和養殖戶參考。

  發生仔豬腹瀉的原因

  1. 生理性腹瀉

  仔豬的生理系統發育不完善,消化系統和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寒冷的抵抗力很差,氣候驟變、風邪入侵以及保溫不當時,可造成仔豬免疫力下降,此時腸道內的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仔豬腹瀉;仔豬對各種應激因素如斷奶後母仔分離,食物變化,環境及其溫度、溼度的變化等非常敏感,應激反應會導致腹瀉。

  2. 營養性腹瀉

  仔豬腹瀉與其在胎兒期和哺乳期的營養狀況有密切關係。妊娠母豬營養不良,尤其在妊娠後期,飼料中蛋白質、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響胎兒發育,繼而引起出生後發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哺乳期母豬營養不良,母乳中營養物質缺乏,可致仔豬抵抗力下降;仔豬消化系統機能發育不健全,飼餵高蛋白、高鈣飼量,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的發生。

  3. 寄生蟲性腹瀉

  一是豬球蟲病,主要是由艾美屬和等孢子屬的球蟲寄生於腸上皮細胞造成的上皮細胞損傷而引起的腹瀉性疾病。球蟲在成豬體內寄生,一般只呈帶蟲狀態而不表現臨床症狀,對 7 日~10 日齡的仔豬危害較大。病畜發生水樣腹瀉,衰弱,脫水,磨牙,異食癖,生長髮育緩慢。二是線蟲病,寄生於豬消化道內的線蟲,有食道口線蟲、毛尾線蟲、類圓線蟲等,主要侵害仔豬,可引起腹痛、腹瀉、黏液性或血性下痢。 聯繫方式;180339231217

  4. 細菌性腹瀉

  4.1 產腸毒素大腸埃希菌

  豬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根據其毒力和臨床症狀可分為至少三大類型:產腸毒素大腸埃希菌(ETEC)、產志賀毒素大腸埃希菌(enterptpxingenic E.coli, ETEC)、黏附與脫落性大腸埃希菌。ETEC是我國大部分地區豬大腸埃希菌病原菌,我國大約有35 %病例由ETEC引起。大腸埃希菌致病因子分別為溶血素(H)、K88菌毛(K)和腸毒素(T),ETEC的致病因子則主要有定居因子(CF)和腸毒素2種。CF吸附於小腸上皮細胞,產生熱敏腸毒素(LT)或耐熱腸毒素(ST)致病。腸毒素與小腸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GM受體結合,使胞漿中的環腺磷酸(cAMP)水平升高,導致電解質向細胞外主動分泌,引起嚴重的水與電解質流失。另有研究表明ETEC能誘導小腸上皮細胞自吞噬。

  4.2 其他細菌

  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ens)又稱魏氏梭菌,有A、B、C、D、E、F共6個血清型,其中C型對新生仔豬的危害較大,使新生仔豬拉血便。A、D兩個血清型對成年豬的危害較大,引起壞死性腸炎。近年來發現A型與大腸埃希菌(K88,987P)混合感染引起新生仔豬腹瀉。

  5.病毒

  引起仔豬腹瀉的病毒主要有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輪狀病毒(RV)和一些其他病毒。

  5.1 傳染性胃腸炎病毒

  TGEV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病毒,主要導致2周齡內的仔豬嘔吐、嚴重腹瀉和脫水,小腸是其重要的靶器官,導致小腸上皮細胞脫落,使小腸的正常消化功能遭到破壞,使營養物質在小腸內不能正常分解代謝,造成腸道內環境失衡,臨床表現出腹瀉,嚴重導致脫水。

  5.2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

  PEDV是一種RNA病毒,主要編碼的蛋白包括具有調控病毒株和靶細胞表面糖蛋白受體結合,從而促進病毒株與靶細胞融合的S蛋白,促進囊膜和病毒粒子形成的E蛋白以及可以作用該病毒分子檢測標記的特別保守的N蛋白和促進病毒粒子重裝的M蛋白。病毒經口和鼻感染後,直接進入小腸,病毒的複製是在小腸和結腸絨毛上皮細胞漿中進行。由於病毒增殖首先造成細胞器的損傷,繼而出現細細胞功能障礙。腸絨毛萎縮,造成了吸收表面積的減少,小腸黏膜鹼性磷酸酶含量顯著減少進而引起營養物質吸收障礙,屬於滲透性腹瀉。

  5.3 輪狀病毒

豬拉稀腹瀉|豬拉稀腹瀉治療方案

  RV是一種RNA 病毒,可以編碼多種蛋白包括:結構蛋白VP1-VP6和5種非結構蛋白NS1-NS5。RV常引起仔豬消化道功能紊亂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呈隱形感染,對環境中的理化因素抵抗力較強,而且RV在體外較難培養。

  除這些病毒之外,在仔豬腹瀉中也分離到了豬圓環病毒、豬嵴病毒、博卡病毒、偽狂犬等病毒。

  仔豬腹瀉的防治措施

  1. 生理性腹瀉的防治

  搞好飼養管理,保證舍內的溫溼度和環境衛生;斷奶時要根據仔豬的體況,合理安排斷奶時間,並逐步過渡;避免驚嚇、轉群、母仔分離、突然更換食料等一切應激因素。

  2. 營養性腹瀉的防治

  一是飼餵全價的飼料,保證營養平衡。飼料營養全價,配方合理;不喂發黴、變質、有毒的飼料;飼料中可添加有機酸和複合生物製劑(如:速康肽),來調節仔豬腸道均群平衡,避免腸道疾病發生。二是搞好妊娠母豬的整個妊娠期的飼養管理,保證妊娠期間的營養水平及預防保健工作。

  3. 寄生蟲性腹瀉的防治

  制定合理的驅蟲保健程序是防治該類疾病的基礎。驅蟲程序:仔豬在斷奶和轉群時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等各進行一次驅蟲,懷孕母豬應在產前 1 周~2 周進行一次驅蟲,後備、空懷豬及種公豬,每年驅蟲 2 次~3 次,育肥豬應在春秋兩季對全群豬各驅蟲 1 次,購進來的仔豬和種豬要驅蟲隔離 30d 後再混群飼養。經常清掃豬圈,將豬糞集中發酵消滅蟲卵、幼蟲或卵囊。

  4. 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預防主要從飼養管理、衛生環境、疫苗預防和藥物防治四方面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母豬在產前 45 d、15 d 注射大腸桿菌苗;產前 30 d 肌注仔豬紅痢疫苗。仔豬出生後35 d~40 d,口服或肌肉注射仔豬副傷寒菌苗。

  一、針對病情嚴重的豬建議使用血清與氟苯尼考配合使用 ,並配合白金肽加腸樂,大豬每頭口服30毫升,仔豬每頭口服15毫升.防治出現反覆拉稀情況。

  二、針對脫水嚴重的豬,建議腹腔補液(豬專用),可以減少豬場損失,降低死亡率。同時使用白金肽+腸樂 加快豬腸道菌群平衡,促進腸道黏膜絨毛恢復,防治出現反覆拉稀情況。

  三、針對後期嚴重低溫脫水的豬,建議後海穴注射1毫升樟腦注射液,同時豬建議使用抗干擾素與頭孢配合使用,具體用法用量可以諮詢當地獸藥店。並配合腸樂口服,大豬每頭口服30毫升,仔豬每頭口服15毫升。

  針對脫水嚴重的豬,可同時配合口服補液鹽、黃芪多糖或肌注 ATP,補充機體水分和能量,提高機體抗病力,防止脫水;在飼料裡面添加複合生物製劑(如:白金肽),調節腸道菌群微生態平衡;也可長期在飼料中添加使用,以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

  保健方案

豬拉稀腹瀉|豬拉稀腹瀉治療方案

  母豬在產前3-5天飲水腸樂(一瓶兌水500斤),連用兩天預防出現母豬產前產後不食便秘的情況。仔豬出生後口服腸樂(一瓶兌水800斤),連用兩天,可有效避免仔豬拉稀腹瀉的發生。

  【藥理作用】經過基因突變的聚肌胞,大大的增強了其在動物體內的誘導能力,使產生的干擾素數量成倍增長,大大的提高了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並能增強抗體的形成(贈品經過生物包被過的免疫球蛋白,直接針對腹瀉病毒和細小病毒的細胞核糖核酸,徹底溶解細胞核糖核酸,徹底殺滅病毒,提高免疫力)

  【適 應 症】 聯繫方式;180339231217

  1、各種細菌性腹瀉:仔豬黃白痢、血痢、痢疾、水瀉、腸毒綜合症等。

  2、各種病毒性腹瀉:變異型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腸胃炎、流行性腹瀉、偽狂犬腹瀉、細小病毒腹瀉、輪狀病毒腹瀉等。

  3、各種應激腹瀉:斷奶、飼餵黴變飼料或用被汙染的水後引起的消化不良、嘔吐、腹瀉。

  4、各種頑固腹瀉:反覆下痢、久瀉不止、消化不良腹瀉、混合感染腹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