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湧入,巨頭擴張,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樂劇的發展思路|對話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聚橙音樂劇的項目總監金歡歡

聚橙在音樂劇整體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金歡歡:目前聚橙音樂劇自己主營的板塊,我們歸納為製作、引進和投資三個板塊。製作方面我們又分為版權制作和原創制作。

版權制作這一塊從去年開始籌備,今年已經正式跟大家見面,現在已經制作了兩部小劇場的音樂劇,一部是《I DO I DO》,另一部是《長腿叔叔》,這兩部作品正在中國巡演。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音樂劇《長腿叔叔》

投資這塊,我們投資了《女服務生》、《海綿寶寶》、《你好,多莉》等劇目,截至目前聚橙音樂劇聯合制作和投資了21個百老匯劇目,並獲得了託尼獎18項大獎和51項提名,也是讓我們覺得非常驕傲的一件事。

在引進的這個領域,從《魔法壞女巫》到《羅密歐與朱麗葉》,從《貓》再到《吉屋出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未來幾年我們希望能從引進逐步過渡到製作,當然這會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時期。

雖然目前原版的音樂劇更能為大家所接受。但是為什麼要做中文版的製作呢,還是希望劇場的表演不依賴於語言的障礙,能夠更直接地去和觀眾溝通,去感受他的魅力。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聲音表示,中國音樂劇已經到了“搶灘”的關鍵節點,你怎麼看?

金歡歡:從現在市場的局面來看,中國音樂劇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對比相對成熟的市場,比如韓國,音樂劇在演出市場的份額可能在40%到45%之間。但是在中國,這個佔比其實是非常小的。現在還談不上(聚橙)和誰處在競爭狀態中,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把市場份額做大,把更多的劇目帶給觀眾。

關於搶灘這一說法,我覺得是在內容上面,優秀的IP其實非常非常多,但是國人知道的IP可能還比較少,中國觀眾經常愛說“四大”,但是除了四大,其實還有很多其他非常優質的新作品。

2017年中國無論是引進、漢化還是原創,都迎來了小爆發,然而市場似乎還承載不了這樣的劇目數量,會出現“僧多肉少”的情況。這樣的現象很有可能也是今年音樂劇市場會面臨的窘境,你怎麼看當前的發展階段?

金歡歡這其實是我們的機遇,也是整個行業的機遇,在一個成熟的演出市場裡面,音樂劇是具有商業價值的演出形式,它是可以進入到大家的娛樂消費習慣裡的,尤其是長期進劇場有觀演習慣的觀眾,無論他是古典音樂愛好者,嚴肅戲劇愛好者,舞劇肢體劇愛好者,都有極大可能成為音樂劇觀眾。因為它非常娛樂,在百老匯或者倫敦西區,音樂劇的佔比會高達80%,對於我們而言中國的市場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當然,這裡面肯定會存在實際的競爭,但對整個行業的繁榮是有幫助的。這樣才會有更多人能夠看到更多的劇,從而養成去劇場看戲的習慣。目前國內音樂劇觀眾的基數跟發達國家沒有辦法比,所以通過不斷的引進,把優質的劇目帶進來,能夠幫助到劇目的普及,觀演習慣的普及,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

現在哪些城市音樂劇市場的情況比較好?不同城市的觀眾喜好有什麼差異嗎?

金歡歡:最好的肯定是上海,然後是北京和廣州,現在深圳也在逐步崛起,聚橙的總部是在深圳,我們在自己的劇院,南山文體中心也正在長期地去推廣音樂劇,建立音樂劇會員體系,希望能在深圳培育更多的音樂劇觀眾。

這幾個城市的觀眾在喜好上的確會有很大差別。上海有一眾非常核心的音樂劇觀眾,無論是什麼樣的音樂劇在上海都能找到自己核心的受眾群體。比如說百老匯的、西區的、還有近幾年活躍起來的德奧音樂劇、法語音樂劇,還有一些韓國的原創作品也開始進入到上海。目前上海在國內已經是相對比較成熟的市場。

北京的觀眾還是比較傾向於看嚴肅向的劇目,對於一些比較商業的作品不太容易接受,喜好也相對比較難把握一點。廣州我個人感覺“分層”比較清晰,有一些“死忠粉”,也有一些剛剛接觸音樂劇的群體。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相對來說,深圳是一個比較新的環境,大家對各類內容都有興趣,所以會發現深圳的觀眾包容性很強。今年4月份聚橙在深圳首演了法語的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深圳的觀眾幾乎是最熱情的,他們在你想象不到的時間節點就會鼓掌。這在其他城市是沒有的。他們對音樂劇舞臺的表現形式也感到比較新奇,很快可以投身進去。

當然,聚橙也走了其他很多城市,今年《貓》巡演了十三個城市,包括寧波、石家莊、南京、杭州、重慶、成都等等。比如像南京和西安,觀眾對於經典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大家會抱著“朝聖”的心情去看。我們目前還沒有嘗試把比較新的劇帶到這些城市,雖然我們也很想試一試。

目前國內音樂劇的觀眾群體畫像是怎樣的?不同劇目的觀眾有什麼具體的特點嗎?

金歡歡:根據我們的觀察,不同風格的劇目,觀眾的人群確實挺不一樣的。比如像法劇,它的音樂感染力很強,所以現場會很嗨。它的受眾年齡跨度相對會小一些,女性的佔比特別高。

像《貓》的觀眾就更偏家庭,(家長)會帶著孩子去看,尤其集中在年輕的家庭。此外,還有很多百老匯的演出,很多單身女性會去看,這個在上海很普遍。

場地對音樂劇的影響有多大?我看過一個說法,如果引進的音樂劇想在廣州演,拿到廣州大劇院“勝率”就提升了一半,如果拿不到還不如去深圳。

金歡歡:整個戲劇行業,還是非常傳統,非常垂直的一個領域,固定的觀眾是相對比較集中的,通過比較垂直的方式就可以觸達到他們,他們的消費習慣和觀影習慣也是比較容易把握的。

所以與其說是場地對劇目的影響,不如說是這個場地擁有的會員體系以及受眾群體對劇目的影響。因為很多劇院非常深耕自己的會員體系,所以就會幫助到這個劇目的宣傳。

此外,音樂劇決定是否在一個場地有很多因素,比如劇院的檔期,包括運營的成本,技術條件以及地理位置等等。

引進的劇目是如何考量的,什麼才是適合國內觀眾的內容?

金歡歡:選擇一部劇有很多因素,首先要考慮中國觀眾的接受程度,或者說觀眾期待看到什麼內容,這個肯定是最優先考量的。像《貓》(引進到國內)就是毋庸置疑的,這個決策就會下的非常快。

同時我們又有自己的私心,希望能把更好,更多元的劇目帶給大家。就像我之前說的,音樂劇不只有“四大”,而且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四大”,不少人看完“四大”就望而卻步,覺得音樂劇這個形式對我而言“太高雅”了,可是他可能並不知道偏喜劇一點或者搖滾風格的劇目,大家應該有很多選擇,這很重要。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音樂劇《魔法壞女巫》

比如像《魔法壞女巫》我們是做了比較大的決心,雖然國內的觀眾對這部劇其實不是那麼熟悉。但是這部劇太棒了,它的音樂風格、故事、舞臺形式,可以說遠超同時期的其他作品,而且也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

當然,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這部劇的引進成本,還有在海外巡演的日程,劇目中音樂在觀眾中的熟悉度,旋律是否能抓得住人,都是需要綜合去考慮的。

現在國內的原創劇目整體的情況還不是很理想,你覺得問題出在哪?

金歡歡:其實已經有一些還不錯的作品出現,而且未來中國肯定是能做好音樂劇的。只是現階段。年輕的主創還是缺少鍛鍊以及學習的機會。像在韓國,無論是西區還是百老匯上映的最新劇目,半年之後就能在韓國看到韓文版的,這對韓國的創作者或者觀眾都是很好的內容滋養。

中國市場目前還沒有那麼多好的劇目,所以年輕的創作者,需要自己花費很大的前期投入去學習,這其實是一個環境的問題。

郵箱:[email protected]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招聘| 其實想加入我們很簡單,內文有方法論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商業| 娛樂街區成形記,上海靜安何時才能成為“中國百老匯”

资本涌入,巨头扩张,新玩家入局背景下,聚橙音乐剧的发展思路|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