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打「噴嚏」 耳里掉「祕密」

“學費”動輒數萬元的職業資格考試“保過班”,竟是靠考場作弊來兌現“保過”承諾。近年來,一些職業資格證照考試火爆,部分教育諮詢機構盯上這一商機,向考生收取3萬-6萬元不等的“保過費”,試圖以組織考生作弊來牟取暴利。今年7月,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二級建造師考試作弊案,由此揭開了一條以考試“保過”為噱頭的黑色產業鏈。

一個“噴嚏”打出玄機

今年6月2日上午,國家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常德某考點55號考場內,考生正在認真答題。突然,一箇中年男子打了個“噴嚏”,伴隨著“噴嚏”聲,一個米黃色的小東西從該考生耳朵飛出,掉在地上。監考老師發現這是一個微型無線耳機,耳機里正傳來一個女人說話的聲音。

隨後,考點工作人員將該考生帶離考場,在對其進行人身檢查時發現其腰帶內還隱藏著一個白色的無線接收器。與此同時,監考老師又在另幾個考室發現有考生攜帶同樣的作弊設備。

常德市人力資源考試院認為這可能是一起有組織的考試作弊案,隨即向市公安局報案。公安局專案組民警立即進駐位於常德市區的兩個二級建造師資格考點。

起初,涉嫌考試作弊的多位考生面對民警的詢問,均異口同聲說作弊設備是在考場門口找陌生人買的。當日上午,無線電監測人員也沒有再發現異常信號。

當日下午,一名考生向公安交代,其設備來源於常德某教育諮詢公司,同時,無線電偵測人員也再次發現異常信號。

此後,辦案民警於考點附近一茶樓內抓獲正在操作無線發射器的犯罪嫌疑人唐某英,唐某英是該教育諮詢公司的股東之一,其操作的無線信號發射器來源也指向該公司。

公安部門對這家教育諮詢公司進行搜查,查獲大量涉嫌組織考試作弊的物證、書證,同時還搜查到大量偽造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章。經連夜審查,專案組掌握了該公司董事長、股東及部分員工組織30餘名考生作弊的確鑿證據。2018年6月,多名犯罪嫌疑人先後被抓獲歸案或投案自首。

“保過班”揭產業鏈

公安機關發現,犯罪嫌疑人、常德某教育諮詢公司董事長楊某是通過長沙某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購買作弊設備和考試答案。長沙這家企業也組織了多名考生到常德參加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

這是一起兩地企業合謀的考試作弊案。在考試前夜,兩家企業各自組織考生共30餘人進行作弊設備操作、作弊注意事項培訓,併發放作弊設備。考試當日,犯罪嫌疑人組成設備操作組和答案播報組,一部分人攜帶無線發射器隱藏於常德市區的兩個考點附近,另一部分人在公司辦公室播報答案。

警方查獲的QQ聊天記錄顯示,考試當日,長沙某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的犯罪嫌疑人,在開考30分鐘後,從網上購買了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的答案,並通過QQ傳遞給位於常德的答案播報組,同時,設備操作組人員將無線發射器開機。

記者看到公安部門提供的物證,無線發射器上只需要插一張手機卡,並用手機撥打該卡號碼,就可以將語音通過無線電發射出去。犯罪嫌疑人在考試當日購買了全新的手機卡,撥通無線發射器上的手機卡號碼,播報考試答案。答案通過微型無線耳機傳遞給考生。

警方介紹,考試“保過班”已形成一條產業鏈,該案先後抓獲了犯罪嫌疑人12名,調查涉嫌作弊考生30餘人,考生涉及浙江、廣東、廣西、湖南等多地。

依據刑法,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為他人實施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而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試題及答案等行為,皆觸犯刑法。

常德案並非這條作弊產業鏈第一次作案,他們早已將黑手伸向了2017年5月在湖南郴州舉行的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組織20餘名考生作弊。

犯罪嫌疑人組織考生交數萬元“保過費”進入“二建VIP”班,並製作了一款灰色背心,裡面縫製著無線信號接收線圈。但由於多名考生都穿著同一款背心,被監考方發現異常,攜帶作弊設備的考生被趕出考場。

然而,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是以兩年內通過三科考試為限。2018年3月,犯罪嫌疑人又為2017年未通過考試的考生繼續報考,還吸收了新的考生,並改進了無線接收器的隱蔽方式。已交費的考生重新交納設備費1000元,新吸收的考生交納了3萬~4萬元“保過費”。

作弊只為“白拿錢”

考一個證,交數萬元,還要挖空心思冒險作弊,為何仍有考生對二級建造師證趨之若鶩,作弊失敗還願“來年再戰”?

偵辦此案的常德市公安局治安支隊食藥案件偵查大隊長謝修槐告訴記者,這背後還有一條深層利益鏈。“市場上有些建築公司要申報資質承攬工程,企業裡必須要有二級建造師、監理工程師等角色。有的企業沒有這類專業人才,就找一些拿了證的人來掛靠,只要考了證,掛在一些公司上,不用幹活,就能每年白拿錢。我們追查到的作弊考生,有一些根本不是從事建築行業的。”

某考生在長沙一家汽車製造廠上班,他想考一個二級建造師證掛靠在親戚的建築公司,一年可賺一兩萬元掛靠費,故而交了3萬元“保過費”。

警方調查發現,在考試作弊的產業鏈上,犯罪嫌疑人還從事著“兩頭收錢”的勾當——考生如果考到了證件,他們又搖身一變成為“中介”,為“借證”的建築公司牽線,從中收取高額中介費。

在為建築企業申報資質,或為從業人員申報資格證照時,這批犯罪嫌疑人還偽造了大量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公章。甚至少數考生被安排請人代考,代考收費高達6萬元。

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調查中。警方提醒考生不要對違法行為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