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年份茅台、找「神靈」庇佑……法院院長張德友的「末路」掙扎

審判機關莊嚴的法徽上,一架金色的天平熠熠生輝,鮮明地昭示著法律的公正與威嚴。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執掌法律天平的人把法律賦予的權力當成謀利工具,以貪慾作為“砝碼”,那麼,這架天平還能公正平衡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2017年12月20日,吉林省紀委對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德友涉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組織審查。歷時五個多月的審查調查後,張德友知法犯法、嚴重違法的行徑逐漸浮出水面,其一步步走向腐化墮落的人生軌跡被悉數還原。

博士院長

1965年,張德友出生於長春市二道區的一個農民家庭,上有2個哥哥和2個姐姐。1986年,21歲的張德友考入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治安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春市公安局二道區分局當了一名民警,自此跳出了“農門”。

從一個農村孩子到一名“吃公糧”的警察,張德友真正體會到了知識改變命運。1996年,已經成為正科級偵查員的張德友再次返回“象牙塔”——進入吉林大學法學院進修法學專業,3年後獲得法學碩士學位,6年後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進入瀋陽農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年。這一時期張德友最引以為豪,其博士畢業論文被評為優秀,博士後出站報告得到評審組充分肯定,多篇論文在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

法學博士的光環助推張德友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2005年從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後,他先後擔任白山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直至省會城市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從2006年任白山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到2012年任長春市法院院長,張德友用7年時間完成了由正處長級到正廳長級的華麗轉身,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然而,得意時的快意往往容易使人忘乎所以。走上領導崗位的張德友,從2006年收受第一筆賄賂開始,開啟了人生的“下滑路”,他用30年奮鬥打造的人生“光環”,在短短的10年內就褪盡了顏色和光芒。

生財有“道”

張德友法學博士出身,又在審判機關工作多年,其收受賄賂思慮之周全、手段之隱蔽,無不體現出很強的反偵查意識。

手段一:避開焦點——人們最關注的最“危險”

審判機關最容易引發社會關注的是“枉法裁判”,張德友對此心知肚明,絕不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接受請託干預案件時,往往披上“合法”外衣。

比如,小額貸款公司的訴訟案件,借貸雙方權利義務明確,對判決的結果無需費心,關鍵在於裁判、保全、執行的效率,直接關係當事人的利益。對於張德友來說,在法律規定時限內通過提升效率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錢財,既無明顯違法跡象,又維護了請託方利益,感覺是再安全不過的“雙贏”。2010年以來,張德友利用職務便利,先後多次為10餘家企業在經濟糾紛案件訴訟、執行等方面謀取利益,收受大量錢物。

手段二:人熟為寶——老朋友“安全係數”高

張德友2012年12月擔任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後,在表面上拒收賄賂。一方面是因為黨的十八大後,正風反腐持續加壓,不敢腐的氛圍日趨濃厚;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省會城市這個平臺,使他有了仕途上更進一步的強烈慾望。然而,面上收斂不代表私下收手,警惕的張德友只挑他認為“安全”的熟人收受錢物。

長春市某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崔某,是張德友十幾年前在白山工作時就熟識的“老朋友”。早在2006年,張德友就為崔某在項目投資方面提供便利,收受其10萬元人民幣。擔任長春市法院院長後,張德友繼續為崔某在公司訴訟案件及其配偶工作安排等方面提供幫助,並承諾將其女兒安排到法院系統工作,於2014年至2016年每年收受崔某所送人民幣20萬元,共計60萬元。

與“收錢”相比,“收物”更容易打上禮尚往來的幌子,也似乎更加安全。因此,這一時期的張德友大量收受高檔菸酒、手機、購物卡等。截至案發時,僅查獲其收受的年份茅臺酒就多達幾十箱,價值上百萬元。

手段三:以借為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早在當民警時,張德友便通過妻子周麗娟,結識了長春市某小額貸款公司和某汽車服務公司法人代表王某、蔣某夫婦。2002年以來,張德友先後在王、蔣的兒子高考、研究生招錄、工作安排以及公司訴訟案件等方面,多次提供幫助。從2008年開始,張德友多次共收受王、蔣夫婦人民幣共計310萬元、美元1萬元。為了掩人耳目,在收錢之初張德友便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以借為名行受賄之實。他象徵性地給王、蔣夫婦打下借條,直至案發依然堅稱是“借款”。然而,10年過去了,張德友的家庭財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積累,卻未曾還過王、蔣夫婦一分錢。

手段四:“期貨”交易——拖延時間,降低風險

張德友的同學李某從銀行辭職後,與妻子賈某成立了一家房地產評估公司。2010年以來,李某多次找到張德友請其幫忙承攬省內一些銀行的評估業務,雙方約定事成之後給張德友30%業務提成款。張德友利用職務便利,先後找到省內兩家銀行行長,將其針對公司和個人抵押貸款評估業務交由該評估公司來操作。

聰明用對了地方是智慧,反之則成了“小聰明”。無論學習還是為官,張德友都是一個公認的聰明人,當官發財應當兩道,如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樣的道理他怎會不知道?然而財迷心竅、利令智昏,慾望的閘門一旦打開,僥倖的心理就會佔據上風,那些看似天衣無縫的“設計”,最終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善於偽裝

長期以來,張德友一直標榜自己廉潔,自詡“百毒不侵”。在聽說自己被組織調查後,他的第一反應竟是認為自己“這些年恪守廉潔底線,沒有大的貪贓枉法情形,怎麼能查到我的頭上?”一怒之下他把一隻價值五萬元的玉鐲摔得粉碎扔進了垃圾箱。頗為諷刺的是,這隻玉鐲正是他剛剛從所謂“朋友”那裡收受來的,摔它是因為它給自己帶來了“黴運”。

張德友的大姐家庭拮据,多年來一直靠吃低保和撿廢品為生,簡陋的家中甚至沒有一張像樣的床。張德友坦承:只要他開口,完全可以幫助大姐找到一份工作,但他卻沒有這麼做。他也曾在年夜飯的飯桌上告誡親屬們“有事不準來找我”,儼然一副“六親不認”的面孔。以至於當調查組在他侄子家中,搜查出多箱張德友轉移寄存的年份茅臺酒後,他的侄子依然信誓旦旦地對調查組講:“我叔肯定沒有問題,因為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格。”

然而,張德友真的不為親人謀利嗎?

他的二哥張德柏作為基層領導幹部,退休後違規到企業兼職取酬,打著張德友的旗號插手、干預長春市法院案件的訴訟和執行,並多次收受案件當事人賄賂,張德友非但不阻止,甚至還幫助其打招呼、“開綠燈”。為什麼大姐生活困難他不幫,二哥家境優越卻格外照顧呢?那是因為張德友剛參加工作時,他的二哥曾經為其“走仕途”全力相助,當他有“能力”後,理所當然要“知恩圖報”。

張德友大哥家的侄子調動工作,因為手續出了問題,多年來一直沒有落實編制。張德友擔任長春市法院院長後,某區委領導主動找到他要給其侄子解決,卻被他“義正詞嚴”地回絕了,他的侄子至今仍是臨時工。

然而,張德友真的恪守組織原則嗎?

他在擔任吉林、長春兩市法院院長期間,在幹部任用工作中,利用職權,先後為多名基層法院院長在職務晉升中提供幫助,從中收受現金、高檔菸酒等“感謝”;在文員招錄工作中,接受請託、違規將多名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招錄到法院系統,並收受錢物……

同樣對張德友“廉潔品質”深信不疑的,還有他的秘書李某和司機張某。據李、張二人說,他們都曾請求張德友為其親屬調動工作等提供幫助,但張德友從來不接受“感謝”。他還曾委託李、張二人兩次代為拒收長春市某房地產公司老闆韓某送來的美金,更讓李、張二人對其“人品”和“官德”深信不疑。

然而,張德友真的拒收賄賂嗎?

那是因為韓某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長春市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對張德友具有監督和評價的權力。張德友拒收了韓某所送的美金,卻“笑納”其所送的五十年年份茅臺酒,這是真廉潔嗎?

謊言經不起檢驗,偽裝終會被揭穿。一旦被剝去了廉潔的“外衣”,張德友“兩面人”的本相便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末路”掙扎

2017年5月,張德友的老領導周某被立案審查,他就預感到自己可能要“東窗事發”。然而,這個有著近30年黨齡的黨的領導幹部,第一時間想到的選擇卻不是對黨忠誠老實、主動向組織坦白,而是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當調查組到長春市法院向張德友宣佈對其採取審查措施時,發現他早已將辦公室收拾得“乾乾淨淨”。

張德友在擔任吉林市法院院長期間,受白山市某煤礦法人代表呂某及其妻子戰某請託,為他們在一起責任事故犯罪案件的審判中提供幫助。事後,呂、戰夫婦兩次送給張德友共60萬元人民幣。2017年9月30日,張德友得知有關部門正在調查其涉嫌違紀違法問題後,與妻子一同來到白山市與呂某、戰某當面商量對策、統一口徑,教唆二人一口咬定“不清楚”“沒有經濟往來”。

隨著風聲越來越緊,2017年11月,張德友和妻子將收受的多箱年份茅臺酒轉移至其侄子住所。為銷燬與利益相關人的通訊信息和涉案證據,張德友指使秘書李某將單位配發、其本人長期使用的手機砸碎,並由李某帶至其小區垃圾桶內丟棄。同時,他還指使妻子拆除家中監控設備,用鉗子夾碎存儲硬盤,並委託“老朋友”崔某帶至遠在百里之外的臨江市丟棄。

然而,這些還不足以消除張德友內心的恐懼,他居然想到了找“神靈”庇佑。在接受組織審查前夕,張德友先後三次授意妻子帶著他本人的“生辰八字”,向所謂的“大師”求神問卦、占卜吉凶,妄圖“驅邪避難”,將共產黨人的信仰拋之腦後。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張德友最終明白,處心積慮地對抗審查是徒勞的,“臨時抱佛腳”更救贖不了自己,只有相信組織、依靠組織、老老實實向組織坦白才是正道。

2018年6月21日,因嚴重違紀違法,張德友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之前坐在審判席上的他,很快就要站上被告席接受法律的審判。(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 王洪武 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