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從不高考,幼兒園只許做3件事,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

在國內,長期以來,教育以填鴨式授課為主,學生上課之餘,穿梭於各大輔導補課機構,疲於奔命,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公務員……各類考試,貫穿了人的一生!

那麼,通過這些考試製度,培養出來的人才究竟如何呢?雖然不能籠統地說這些人才應試能力強,相反工作、生活能力卻弱,但是,處在這種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們,少有快樂,少有創新自主能力,少有發言權,少有人格的獨立和健康發展,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從不開設高考,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以後,有一件事明令禁止,有3件事必須要做,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它,就是德國!

這個國家從不高考,幼兒園只許做3件事,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

德國人口不多,八千多萬。這個國家非常重視教育,但是在這兒,你幾乎找不到輔導機構補課中心,他們提倡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有一件事是絕對不能做的——那就是各種學前教育方式,比如:寫字、數數、畫畫、跳舞、外語等。那麼,德國的學前教育,主要給幼兒教什麼呢?3件事!第一,要求幼兒掌握基本的一些社會常識。比如,應該如何禮貌待人,如何在公共場合安靜做事,如何不影響他人。第二,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或者說生活能力。比如,自己洗臉、刷牙、上廁所等。第三,要求幼兒學習領導能力、交際能力,具備一定的情商。

這三點十分重要,當一個孩子,在進入小學以前,已經具備了上述三點能力之後,他絕對會成為一個合格且優秀的小學生。雖然國內現在已經開始提倡“零起點”教育,要求幼兒園不教授孩子語文和數學知識,但在這三點上,做得尚不到位!試想,一個學前班的孩子,已經懂得了一些社會常識和規則,還有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並且能夠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這樣的孩子,在進入一年級以後,還需要老師再去約束再去管教嗎?

這個國家從不高考,幼兒園只許做3件事,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

在進入小學階段以後,德國提倡自主學習,上午學習功課,下午自由發展,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去學習,比如,你喜歡鋼琴,那你就去學鋼琴。你熱愛繪畫,那你就去學作畫。這一切,都建立在完全自由,沒有強制的基礎之上。而德國的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後,可以選擇去接受職業教育,初三畢業後的學生,可以進入一些職業技能學校,或者技工培訓學校,來學習一技之長,以備將來走向社會可以快速就業。如果不願意學習這個,可以在高中結束以後,申請就讀大學,完全不用參加高考之類的考試,所有的大學,向所有的學生敞開大門,只要你符合申請條件,就可以入學。

像這樣的,完全以個人發展為主,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有著健全人格,真正能夠融入社會,而且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反觀我們的教育,應該向德國教育學習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說:國情不一樣!豈能照搬!但是,有一點我們是明白的,當一切以考試為主,反而拋棄了人格教育、品德教育……我們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對不會是強者,不會是人才!

朋友,您有什麼看法和想法,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

這個國家從不高考,幼兒園只許做3件事,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