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水一支艦隊!海軍還存在一個短板,這類學校應運而生

據環球網7月13日報道,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發表了一篇研究中國海軍的文章,這篇文章肯定了中國海軍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就,文中寫道中國海軍一年可以下水一艘防空巡洋艦、兩艘導彈護衛艦、四艘驅逐艦以及九艘輕型巡洋艦(原文如此),下水的艦艇總噸位超過了十萬噸,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的一支海軍艦隊規模。

一年下水一支艦隊!海軍還存在一個短板,這類學校應運而生

但是這篇文章也指出了中國海軍還存在的一個短板,這就是我們符合海軍要求的人員跟不上艦艇下水的速度。實際上,一名合格的海軍士兵要經過成體系的培訓才能登上軍艦。我們都知道,對於一艘軍艦來說,要配齊艦上的人員或許不難,可是難點在於,這些上艦人員必須具備操縱軍艦各項系統的相關知識,這就需要進行專門的培訓了。

一年下水一支艦隊!海軍還存在一個短板,這類學校應運而生

然而這類培訓並不是短時間就能出結果的,再加上我國的各類艦艇越來越先進,各項設備也朝著信息化和智能化邁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又給海軍士兵帶來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現有的海軍士官培養體系是先從海軍士兵中選拔優秀人才,然後再送到各類海軍士官學校進行深造。

一年下水一支艦隊!海軍還存在一個短板,這類學校應運而生

這樣一套培訓體系在中國海軍艦艇沒有“下餃子”似的增長之前還是很適合的,然而現在卻有些跟不上新入列艦艇的速度了。為此,我國走出了一條“軍民融合”的新路子——在中學階段就開始培養海軍後備人才,海軍與一批學校展開合作,在學校中開設實驗班,專門招收品學兼優和身心素質過硬的中學生,由海軍和學校聯合培養,他們中的佼佼者經過考核成功後,選送到專門的部隊院校進行後續培養。

在這類應運而生的學校中,重慶市第十一中學的海軍航空班已經成了當地的一道著名風景線,“少年強則國強”,有了這些後備人才,中國海軍的未來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