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對於一個三口之家來說,買保險有一個基本的原則:

先大人,後孩子,先考慮重大疾病和意外保險,後考慮教育和分紅理財保險;

先完善家庭經濟收入來源保障(即誰的收入能力越強,誰肩負的責任就越大,就優先保誰)。

當然,並不是說誰最關鍵就只保誰,而是說投保的時候的要有側重點。其實家裡的每一位成員對一個家庭來說都非常重要,就像組成水桶的每一塊木板一樣,缺了誰,都圍不住大家共同的幸福。下面這個圖很好地展示了一個三口之家的理財規劃。

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保險購買的雙十原則

保險的“雙十”原則,即保費佔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保額是年收入的10倍。

一般而言,用十分之一的收入來交保費,這樣的比例不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而10倍的年收入可以幫助一個家庭渡過可能的危機。

確定了重點保障對象之後,再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確定保費預算,一般來說,年交保費的預算佔整個家庭的10%-15%左右時比較科學的,最高不超過20%。

保險購買的五先五後原則

  • 1、先滿足保障需求,後考慮投資需求

眾多消費者選擇險種的過程中,存在一個誤區:

就是往往對投資型險種情有獨鍾,常常選擇的是“高收益,高回報”的險種,而忽視保險最原始的保障功能。意外險和健康險等最具有保障意義的險種,由於是消費性險種,保費一去不復返,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於是,不少消費者花了錢投保返還型或者投資型險種,但當風險來臨時,卻發現保險“不管用”。一味追求保險的投資收益,猶如空中樓閣。這也是一些投保人遭遇風險時才發現保險不“保險”的根源。

意外、疾病是人生中最難預知和管控的風險,保險的保障意義很大程度就體現在這兩類保險上。所以投保人在經濟狀況一般的情況下,應先滿足意外、疾病類保障需求。倘若經濟實力允許,也可一併考慮其他險種。

  • 2、先保家長,後保小孩

很多人想到買保險,往往是在有了孩子之後。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利用保險手段給孩子制定一個周全的保障、教育、儲蓄計劃。與此同時,家長們也忽略了一條必要的條件:給孩子交保費的是自己。

因此,買保險要遵循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先保家長尤其是對家庭財務貢獻度最高的人。採用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首先對自己和配偶的保障下足功夫。只有家庭支柱獲得足夠的保障,孩子的風險才可能降到最低。

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配置保險|三口之家,如何規劃保險最合理

  • 3、先滿足保額需求,後考慮保費支出

如果你在投保時,保險代理人告訴你:買保險要關心保額,不要關心保費。投保人聽說“買保險不要關心保費?”有點聽不懂。

其實很簡單,保額比保費更重要。保額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和需求分析可以得出,作為必要的保障額度,購買的太少顯得保額不夠,購買的太多影響你的財務結構。

而保費則可以根據投保人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不同的人身階段、不同的財務狀況、不同的職業類別,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方式來安排你的保費支出。

比如消費型產品(保費低)與返還型產品(保費高)的選擇、保費繳納期限長(年度繳費低)短(年度繳費高)的選擇,通過合理組合均可以達到你所需的保額。

  • 4、先滿足保險規劃,後考慮保險產品

有人把保險代理人比喻為家庭財務醫生,這話很有道理。因為只有銷售“風險規劃處方”的代理人才能順應形勢並被客戶所接受。

保險代理人銷售的步驟應該是:

信息收集:瞭解客戶的年齡、職業、贍養人口、收入與負債、未來財務需求、資產分配、目前已有的保障等信息。(所以選擇值得你信賴的服務人員,如實的告知很重要)。

風險評估:應根據客戶的資料,分析客戶需求,包括保險產品的需求、未來財務安排的需求、家庭計劃的安排等,這樣才能精確地找到其風險所在。

提供解決方案:根據客戶的財務需求以及潛在需求,使用保險產品組合方案,來實現客戶的理財目標,需要告知客戶:為什麼要有這樣的方案,為什麼適合這樣的方案,其注意事項又在哪裡,年度檢視和調整方案的必要性以及方案執行前後的禁忌事項等。

回過頭來,消費者在考慮保險規劃時,不要僅僅停留在比較保險產品上,而是要考量保險規劃的整體性、前瞻性。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上述步驟,來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 5、先滿足人身保險,後考慮財產保險

現實生活中,有車族100%的會為自己的愛車投保車險,卻忽略為自身投保人身保險;也有很多企業主會為企業投保財產保險,而不為自己投保人身保險。這實際上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問題。

人是創造財富者,沒有人的保全,也就沒有財富的積累。

因而消費者在考慮買保險時,一定要分清主次,人的保障比財富的保障始終更重要,處理好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的關係,則滿盤皆贏;否則,全盤皆輸。

家庭購買保險的順序

第 1 張保單

為意外買單

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一旦遭遇意外,家人生活誰來保障?

意外險的保障範圍:意外險提供生命與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給付、殘疾給付。這也是對人生最壞後果的最直接的賠付。

無論你是單身、二人世界或者三口之家,都需要對父母、愛人和孩子負責。保障以上這些內容的意外險一份年保費約為百元左右,保額為10萬至20萬。和年保費幾千幾萬的人身壽險相比,意外險就顯得很划算了。

第 2 張保單

為健康買單

生老病死,其實這個順序倒過來就是購買保險的順序。

一場大病,直接的醫療費用在30萬至50萬之間,康復也會多少影響以後的收入能力,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就非常有必要了。

目前,市面上重大疾病保險有兩種。第一種是終身壽險+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第二種就是終身重疾主險。

第一種: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的“提前給付”是從主壽險的保額裡支付的。沒有身故,得重疾了,把壽險保額提前給付被保險人。

第二種:所謂的終身重疾主險,但其價格是跟“終身壽險+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組合險的價格一樣的,有些公司的費率還要高一點。投保人一旦患重疾獲得賠付保額,合同即結束。或者投保人身故獲得賠付保額,合同也結束。

年齡越大,風險越高,保費也就越高。

因此,需要購買重疾險的家庭要趁早規劃,有能力的話,最好一走上社會就給自己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在風險保障方面,終身要比定期更可靠。這可是業內人士一致的建議。

第 3 張保單

“人生增值保單”

這裡說的“人生增值保單”是個籠統的概念,種類包含很多,但歸納起來都是解決“死亡”和“大病”這兩大問題之後的保障。比如養老保險、子女教育保險、投連險和萬能險。

如果您上述保險都具備了,又有一定閒錢,就可以考慮這類保險了。

這類保險具有一定投資風險,需要對風險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家庭購買,但同時這類保險具有一定合理避稅功能,有助於富裕家庭傳承財富,是意外風險保障足額之外的一種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