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記國網冀北電力(唐山樂亭「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先生留芳於世的鏗鏘話語,昭示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的精神姿態。

傳承紅色基因,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樣挖掘紅色傳統,矢志篤行大釗精神,讓身邊人也能感受到力量,這是大釗故里“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一直求索的課題。他們在電網建設中攻堅克難當先鋒,在優化服務中拓展內涵作表率,在扶弱助困中傾情擔當揚旗幟……他們活躍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對李大釗“為民思想”進行了生動詮釋。如今這份源自對黨初心的信仰,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造福社會民生,提供著不竭的動力之源......。

星火可燎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7月1日,樂亭縣李大釗紀念館功績柱前,來自樂亭供電“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的100名隊員代表,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田博,副總經理曹偉、樂亭縣委四套班子及上千名遊客的共同見證下,舉起右拳,面向《國家電網共產黨員服務隊公約》鄭重宣誓。

莊嚴的誓詞響徹李大釗紀念館上空,這飽含深情的190字,已經融入了“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的精神內核,長成了骨骼和血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當天,國網冀北電力(唐山樂亭“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李大釗紀念館志願服務點正式揭牌啟用,直接服務場館和參觀遊客。

“公司組織此次揭牌儀式,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國網四川成都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共產黨員服務隊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唐山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石慶周在主持揭牌儀式時講到,“做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聯繫群眾的連心橋,模範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激勵共產黨員服務隊全方位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徵程中再立新功”。

革命先驅李大釗,不僅是光耀千秋的偉人,更是一座珍貴無比的精神富礦。弘揚傳承大釗精神,不僅蘊藏著共產黨員“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了更好的融合大釗精神,首批入駐了“樂亭縣誌願服務組織孵化基地”,統籌指導樂亭縣各志願服務組織的活動開展。

精神的種子一旦萌芽,就有頂起巨石的力量。李大釗紀念館服務點的設立,成了一粒火種,在樂亭這片紅色熱土上掀起了志願服務磅礴的燎原之勢。

黨建的排頭兵

“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於2011年3月,由最初城關供電所黨支部為主要成員的18名黨員帶動萌芽。

黨員是旗幟,服務隊是堡壘。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伊始,樂亭供電公司就將其作為落實公司發展戰略、推動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力量,加強組織建設,建立起公司黨委統一領導、黨建部門牽頭抓總、運檢營銷等部門溝通協作、各供電所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和三級管理機制。

“樂亭是養育偉人的紅色土地,大釗精神對於一個企業乃至一座城市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我們有責任繼承好、發揚好。”樂亭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王清利告訴記者,“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以“求達真理、與時俱進、崇德尚義、無私無畏”的大釗精神為指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爭創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深入開展“弘揚李大釗精神,爭做優秀國網人”主題實踐活動,實現了大釗精神和企業黨建的深度融合。

在“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工作室,記者看到,除了服務隊的誓詞、公約和相關制度,牆上還掛有一張“2018年服務計劃圖表”,上面清楚列著“文明創城”“奉獻愛心”“‘六進’活動”“精神傳承”四大項及近20小項的工作內容。

樂亭供電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王志堅介紹,為發揮黨員服務隊的先鋒作用,確保黨員服務隊工作融入企業中心工作持續開展,樂亭公司將企業對標管理內嵌到黨員服務隊管理,建立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將弘揚大釗精神、推動黨建登高細化為一項項具體工作,讓隊員們在具體實踐中爭先創優,並以此帶動和激發全體員工不斷創造卓越業績。

如今,這支共產黨員服務已發展到現在河北志願服務網站正式註冊的67名隊員,帶動285名志願者,基本保障了“人人都是共產黨員服務隊員”的執行力,下設分隊15支,服務範圍輻射“一縣、兩區、三島”(樂亭縣、海港開發區、河北樂亭經濟開發區、月島、翔雲島、菩提島)1308平方公里,轄10鎮、3鄉和1個街道辦事處,473個行政村,實現鄉鎮有服務站,村街有服務點,電力黨員服務隊“紅馬甲”已成為當地百姓口口相傳的靚麗品牌。

助企的智囊團

記者隨“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兩名隊員來到樂亭經濟開發區的唐山旭陽化工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苯酐三期項目正在緊張調試,新增用電負荷1.4萬千瓦。旭陽化工工程部電氣工程師張學鋒告訴記者,工程建設期間,共產黨員服務隊主動上門,為項目用電全過程提供專業支持和幫助。

“我們新建的生產線需要用蒸汽保持材料管道溫度,如果突然停電,不但設備受損,還可能衍生次生事故和環境汙染。”不過,張學鋒擔心的停電問題一次也沒有發生過。“服務隊為我們完善了三重保障措施,經常為我們進行安全用電檢查、設備耐壓試驗等,供電可以說萬無一失。”

眼下,正是唐山灣國際旅遊島接待遊客的高峰期,金沙島上,開發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服務隊對旅遊島的建設情況瞭如指掌,不僅在短期用電需求上給予我們最優解決方案,更輔助設計公司為我們規劃了遠景藍圖”,唐山灣國際旅遊島工程管理部主任趙樹鵬介紹,“2017—2020年規劃,2030年遠景電網規劃已經納入了旅遊島的總規”。

從1999年,為菩提島架設華北地區首根海底電纜時的茫然無措,到現在多條海纜通三島的信手拈來,供電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也伴隨著旅遊島的建設同步提高。

強大的電能供應,成了拉動河北樂亭經濟開發區和唐山灣國際旅遊島發展的引擎。“近兩年,遊客數量呈爆發式增長,2018年,旅遊島預計接待遊客量將達到140萬”,月坨島經理韓亞峰說。

“僅2018年一季度,開發區集中開工的項目就有15個,涉及戰略新興產業、裝備製造、精細化工、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民生工程等多個領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趙建軍介紹,“項目全部為億元以上,總投資88.9億元,如果沒有供電保障,這些項目根本不可能在園區落戶”。

愛農的貼心人

“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村子不僅增加了‘顏值’,更提升了發展後勁。這些變化主要來自於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幫助和帶動。”樂亭縣新莊窠村主任常寶成由衷地發出感慨。

2017年4月,中共樂亭縣委組織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開展後進村集中治理整頓的實施意見。“光明行”駐村開展幫扶工作,主要解決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

新莊窠村水利供電設施陳舊、村址年久失修、村民沒有健身場所這三個問題,在工作組入村座談的第一天就被村民代表提了出來。駐村負責同志認真的問、仔細的記、深入得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多渠道積極籌措幫扶資金和設施,先後投入20餘萬元,將老舊的50千伏安水利變壓器增容到100千伏安,將村內的1.4千米老舊線路改造升級為高載流量的絕緣導線,消除了村民生產的後顧之憂,有力提高村集體發展活力。為解決村址與健身場所建設問題,駐村工作組與有關部門聯繫溝通,多方協調爭取資金。2017年8月,落成的嶄新村址上彩旗飄揚,室內配齊了辦公設備。村民出來納涼、散步,婦女在廣場上跳舞,孩子們在健身器械上嬉戲,村子的夜晚也變得活躍熱鬧起來。

一套供電特色的幫扶工作機制,同樣讓李大釗故里大黑坨村獲益,2014年,服務隊為該村解決了制約經濟發展的三件難事——建設文化名村移除主街電杆、500畝旱田變為水澆地、村內變壓器全面增容。如今的大黑坨,從鄉村到田野,一幅“村容整潔、幸福文明”的宜居畫卷正漸漸鋪開,充滿著蓬勃發展的生機。2017年,樂亭供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支援革命老區建設先進單位”。

“機井沒通電之前,這是一片鹽鹼灘塗,種啥也不好好長,想搞土地流轉,一畝地每年200塊錢沒人包”,在王灘鎮東高村,村支書王東清望著一片碧綠、長勢喜人的水稻田,感慨的說,“全村2160畝地,現在全部變成了水澆良田”。

2017年的機井通電工程,樂亭供電投資2939萬元,改造機井522眼,安裝變壓器49臺,架設10千伏線路5.18千米,0.4千伏線路123.74千米。其中涉及王灘鎮255眼無電機井,王灘鎮也成了改造數量最多,受益最大的鄉鎮。

“以前澆水,需要全家出動,人抬驢拉費半天勁才能將發電機弄到地頭,機井通電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工後,現在在家裡頭只需輕按遙控器,距家1.5公里內的水稻就能喝飽水,你說這是多大的轉變”。東高村村主任苗弘峰介紹,“機井通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一年為家庭增收2000塊錢不成問題”。

“我現在以每畝400元承包了村裡的420畝水田,年收入可達二十餘萬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種糧大戶王學鋒難掩激動之情。“今年在縣城買了樓房,農閒時我就住城裡,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幸福指數高高的”。

“打造‘一懂兩愛’的服務隊伍,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幹’字上。”談起服務隊,樂亭供電公司經理盧昌宏深有感觸,“近兩年,我們累計投入農網建設資金1.6億元,相當於之前五年投資的總和,就是要把轄區所有老區村、後進村都建設成充滿發展後勁的美麗鄉村”。

黨群的連心橋

6月17日中午,鈕玉貴拎著兩袋水果,和隊員李華宇一同來到樂亭縣樂安社區白玉紅家,這家人是服務隊連續幫扶4年的特困家庭。白女士丈夫死於意外事故,女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生活不能自理;兒子上小學。自從黨員服務隊得知白玉紅的情況後,便與她結為“親戚”,定期看望、噓寒問暖,並且在大家的捐助和努力下,還幫助其開辦了一個小超市,讓她生活有了盼頭兒和希望。

面對記者採訪,白玉紅還未開口眼淚就掉了下來,接著不停地說:“還是好人多啊!”

像白女士一家這樣的“親戚”,服務隊還有很多。服務隊隊員、新寨供電所所長王傑多年如一日幫扶孤寡老人谷蘭芬的動人事蹟,早已在新寨處區家喻戶曉,他們的故事被村民編成歌曲傳唱;服務隊曾經救助過的白血病大學生,在工作後依然延續著感恩之旅,每年到樂亭縣供電公司分享自己的成長與收穫。

“服務隊不僅僅是給社會送來光明,同時也把光明送到百姓的心裡。”在樂亭曙光社區,該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志強這樣評價“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他介紹,曙光社區是個老舊小區,曾經很長時間院子裡和樓道的照明不能正常使用,嚴重影響了居民夜間進出。服務隊得知後,隊員們利用休息時間來到社區,挨樓查看。隨後社區公共照明重新佈線、安裝燈具,讓社區亮了起來。

同時,服務隊還對接社區內的孤寡老人、特困戶、殘疾人、五保戶和軍烈屬,定期入戶走訪、排查用電安全隱患、義務勞動等,深得居民愛戴。“自從服務隊幫扶以來,這幾年,我們社區的鄰里糾紛明顯少了,互敬互愛的明顯多了。”張志強說。

“有呼必應,有難必幫,是我們服務隊的莊嚴承諾。”鈕玉貴不僅是“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他還是樂亭縣誌願者協會的會長。記者瞭解,7年多來,“光明行”共產黨員服務藉助志願者協會平臺,先後開展“心連心光明行”送文藝下鄉、線上線下“衣舊情真”為偏遠貧困山區捐贈衣物、“助力‘雙城’創建”系列為民服務活動5000餘人次。(李建洲 翟彥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