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写作》经典范文模板

小学综合素质《写作》经典范文模板

一、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二、师爱的智慧

三、甩开莫名的“威信”,努力贴近学生四、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

五、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六、如何“因材施教”

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八、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九、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十、教师的使命

十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十二、创新能力

十三、良好师生关系

十四、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十五、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 十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十七、教师,我向往的职业

十八、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十九、教态--写在脸上的师德 二十、教师的幸福

二十一、我心中的好教师

二十二、宽容是一味教育良药二十三、终身难忘的表扬


一、从一滴水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

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 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过来! 把我有的给你倒上!”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子倒,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 采或强颜欢笑, 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 于是, 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 的“我要”,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 水"。当然这"水" 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 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

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 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 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 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 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 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

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

二、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 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 “爱”,“爱” 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 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 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 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 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 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第二,爱生如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 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作为“先知先 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 以爱为杠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于是乎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 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要以爱为杠杆, 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第四,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 要“命令”。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教师要以爱为杠

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 他们“学会共处”。

第五,爱生如己。把他人当自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 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学会做事”!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 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 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三、甩开莫名的
威信,努力贴近学生

“天、地、君、亲、师位”,教师以其崇高的历史和社会地位永久地载入“香盒”。可能众 多的光环让教师有些莫名的“骄傲”。故而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服从自己,老师 怎么说学生就必须怎么做。

教师的“威信”固然重要,但那一切必须用对学生严厉的做法来实现吗?一种稳定的“威 信”应该建立在和学生平等的交际层面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威信:

首先,保持冷静,平和心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因素。有时教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 显出急躁情绪, 表现为缺乏细心、耐心和信心。轻则讥讽谩骂,重则罚站罚跑,甚至施以拳脚。殊不知,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此拉开。因而,教师应平和心态,排除杂念,一切以学生为先,以工作为重,保持冷静,继续保持教育者的崇高风范。

其次,宽容大度。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将心比心多想想自己读书时是否也曾如此。当学生犯错误时,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在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予谅解,学生会把教师不仅当作“指挥者和管理者”,也 会把我们当作好朋友的,那贴近学生之内心世界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再次,深入调查,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教师切忌主观臆断、处事武断。应深入调查,查明缘由,再对症下药。同时, 教师应充分“挤”出时间, 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心声,知道学生最近到底在想什么,这样就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也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一个诸葛般的预判。

最后,自我检讨。学生犯错误,做教师的对其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在发脾气前,不妨检讨一下自己,或许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遇事若能自我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拉近师生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呢?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和 管理中,应把他们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甩 开教师莫名的“威信”, 树立正确而稳定的威信。

四、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 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呢?

我认为,首先一条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早已被时代所摒弃,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 素质的提高, 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 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 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五、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

《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对人宽容, 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

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 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

一、包容学生的错误,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孩子的 错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宽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置 之不理,更不是包庇纵容。所以,老师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今后怎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 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

三、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 展不成熟的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孩子 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 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 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 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

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在工作上心存宽容,关爱每一个

学生吧。

六、如何
因材施教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 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 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

那么,怎样才能使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这点呢?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并对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作科学分析。

十九世纪的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它就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可见了解学生之重要,它是“因材施教”的基矗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应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引导其 向好的方向发展。

2.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把“因材施教”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在教学中,既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个别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学生, 肯定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对症下药”,我们要充满热情地对待学生,对后进生更应关怀备至,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践已经证明:经过教和学的双方努力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成长为有用之材,从不同的方面对我们的国家作出贡献。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那都是人为划分的,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 教师要长所有学生的善扬所有学生的优。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 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睛的丽,雨有雨的趣。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当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从内心欣赏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然心性,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 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上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样的话,教师就不是一个教师, 而成为一个预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 潜力大,我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 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 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 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 而应当尊重的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 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时光流逝,昨日少年慢慢长大,这是生命自然的轨迹。耳濡目染,蒙昧心灵闪耀理性光 华,这是人性发展的证明。老师们,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吧!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即使不能成为

“老虎”,就让他们成为一只优秀的“兔子”吧!

八、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作为教师,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造温情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当自尊心理使人去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时,它在人们的 行动中起积极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自尊心,才会使学生乐于 接受教育,并获得成功。

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以下几方面是不应忽略的。

首先,坚持平等对话。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师道尊严” 已为时代所摒弃,学生是与老师完全平等的人,尊重是教育民主的第一原则。有了这种健全的心理, 才能平等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不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才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班级里的那些后进生及有某 方面生理缺陷的学生则更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因为他们 的自尊心往往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需 求,更加细心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像给朱元璋画像的聪明画家那样,既要保护弱势 群体的自尊,又要做得巧妙,使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弱势。

再次,挖掘前进动力。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即 使老师们眼中的双差生(学习差、品德差),表面上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 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对待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因为“恨铁不成钢”,就总是恶语相 讥或横加指责,那样只能使他们在背离我们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我们应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 点,使他们的长处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和上进心。

最后,宽容学生过失。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小过失是不可避免的,绝大 多数情况下, 他们并非故意,而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我们应允

许学生犯错误,而且要懂得宽容他们的错误与过失,不要盯住他们的错误不放或对他们的过 失穷追不舍,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要保护他们敏感的自尊。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我们要细心呵护学生露珠般脆弱的心灵,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 我们给予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就是对他们“润物细无声”的浇灌和培育;老师善解人意的温情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

九、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

当“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之际,“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 等一系列教育模式相应地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诞生了,“惩罚”二字似乎离得越来越远。但面对参差不起、特性各异的孩子们,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去掉身上的坏毛病,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于是,我想到了“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在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叫做“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呢?

怎样的严厉才能扭转学生的劣习呢?谈到这就不能不提及“惩罚”这个概念。

我认为“惩罚”也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必修课。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理解“惩 罚”的真正含义。

那么,怎样惩罚,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呢?从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中,我悟到:

首先,不论教师想要采取何种方式惩罚学生,都需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其次,正视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必须真正意义地理解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人 非圣贤,岂能无过?

对于学习生活中,教师必须允许学生存在错误。其一,教室,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其二,教室,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 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其三, 教室,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然。 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

“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

有价值的。对于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则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恰当惩罚为辅。“动之以情,晓

之以理”,

帮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即使在实施惩罚时,也应先讲清道理,告诉学生他的错在哪儿, 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效果要好

第三,惩罚要选择时机,点到为止。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

惩罚不能当成家常便饭。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时机。真正能起到促进学生内化正行的目 的,才是惩罚的真谛。惩罚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树立学生的自尊及自信。如果脱离了这 一宗旨,我们的惩罚效果就犹如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综上所述,教师在自我行为调控得当的基础上,取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然后,将“严” 与“爱”有机地融为一体,就一定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收获养成教育的硕果。“严中有爱,爱中要严”需要我们用心来体味,来实践!

十、教师的使命

关于教师形象的界定很多,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有人说教师的蜡烛。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而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 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而后他必须作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 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切实做到呢?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活的教科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人类 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财富加以选择和概括,然后毫不保留得传授给求学者。教书育人是 教师的基本任务。教书,是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是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格的教 育。怎样能够做好育人工作呢?作为教师, 应该充分了解、认识教师职业,从而进一步提升至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只有爱岗敬业,才可有育人而言。

第二,规范行为,以实际行动服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

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关爱每位学生——倾听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 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 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十一、让学生
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这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穷其一生想要达到而

难于达到的境界。在未来世界,学会如何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它既是打开 终身学习之门的钥匙,也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今天的课堂应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 展,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努力。

一、学会观察

“人非生而知之”,观察又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只有观察世界,才能认识世 界,观察越细致,认识越深刻;观察越全面,认识越完整。

培养学生观察力,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 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 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学会体验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的一个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体验——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创设体验性学习,给学生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自主生成独特的感悟

体验。因为体验与创造不仅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而且也是学习的根本和目的。教师要树立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教育理念,把课上到孩子的 心坎上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会思维

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而创新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因而在教学 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直觉思维训练,使思维突破常规,跳跃式地敏捷感 知和理解,对众多信息重新组合加工,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

万代师表孔子早有言在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思与学不可分割、相互依 存的关系, 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得会思维。可以断言: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会思维的人,会思维的人必定是会学习的人。

四、学会发现

发现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一位哲人曾说:“学习的快乐是发现。”波利亚也 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 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执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尝试发现,学会发现问题、发现猜想、发现真理、发现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注重体验、训练思维、促进发现是不可分割的目标体系,它 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同一教学活动,又能促使以上几个目标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具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和一份敏锐的思维,对知识的发现永远 保持着激情; 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在思考中成长,在发现中进步。

十二、大力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 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进过教学实践,我认为 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营造创新氛围,重视个性发展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努力保护学 生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 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 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3、 引导发散思维,鼓励大胆想象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 应及时抓住机会,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 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 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

4、 增强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 主与平等。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独 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去合理怀疑,去 积极探索,去追求真知。

5、 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这是提 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要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鹜远,急于求成,要刻苦学习,努力掌 握"双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多给 学生动手机会,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中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锐意创新,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 素,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十三、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成效如何在一 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由于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往往会出现迷惘、困惑、冲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断奶期”,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要“塑造”好教师的形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如何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关 系的,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师者”的架子,不愿与学生接触、交流。甚至认为与学生打成 一片不成体统。长此以往,产生了隔膜,便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其实,要塑造 好教师形象,维护师之尊严、威信, 只有从课堂教学、课外相处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以教师自身的学识、才华和人格精神去征服学生,才能让

学生从心里接受。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较好的形象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第二,教育要务实避空。如果我们教育者对某些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予以回避,或者

隐瞒某些事实的真相,学生就会怀疑,继而就不相信老师讲的道理。或者教师张口、闭口大

道理,致使学生对一些问题感到渺茫,觉得老师说话空洞,不切合实际,从而使教育起不到 相应的作用,学生慢慢地疏远了教师,师生关系就会起变化。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有 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一些专题活动,如组织他们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让学生在 活动中接受教育,这样既符合学生的个性,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还能不断改进师生关 系,收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第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成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又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倘若教不得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 知识、技能差,成绩低下,教师不满意,家长难接受。学生处于两面受压, 精神负担大,就会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对教师教育教学产生抵触,从而恶化了师生关系。为此,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 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改进教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一种“向心力”将学生吸引住,才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师生间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它可以使师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 缩短距离, 从而改进关系。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十四、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和独特个性的生命个体, 这就决定了教师是塑造人的事业,应该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唯一使命便是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学生成长的过程也就体现出教师成长的过程,从学生的发展足以看出教师的发展。在教学和师生交往活动中,专业化的教师可以快速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够专业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可能起到的是延缓和阻碍的作用。所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 业,要想胜任它,就必须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走教师专业化之路,让自身不断提高和成长。

第一,要深入研究学生。

学生总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上有不同的特点,学生的性别、家庭、 性格等也影响着学生,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才能促进他们发展。

多途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正面了解,也可以从同学、家长等侧面了解。 备课要备学生。备课不仅仅是研究教材,设计教案的过程,更要考虑学生,考虑学情。

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法,设计教学方案才是有效的。

第二,要关注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的成效应看学生的发展。一节课有没有实效,重点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程度、 思维深度和

广度、情感状况和情绪状态,而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动用了什么样的教学设 备。学生的三维目标得以提升,这就是有实效的好课。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要在课堂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升华情感及品味价值。教学过程应是精细化的, 从细微之处抓住教育契机, 引导和教育学生。

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总有差别,而教育也不是要制造相同的产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别, 不必苛求学生们都达到同一高度,同一水平。只要他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我们就应该大力表扬鼓励他的进步,使之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可赞赏之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些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成功的喜悦。

第三,向学生学习。

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圣者,而应该是参与实践,在教学上炉火纯青的 师者:如饥似渴地读书,不耻下问的学者。不仅仅去学理论,更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是 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的过程,而得到的理论应再次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样就构成了教学的“反 刍”。只有不断地反刍,才能使教师自身不断成长,走上专业化之路。

总之,学生是教学理论之源,要想寻求教学的活水,就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会告 诉我们教学的真谛。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我们才能不脱离教学实践,向学生学习,我们才 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学生的进步便体现着我们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就是我们教师 的成长过程。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在教学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十五、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

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视或不注意学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取的。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是因为有近 50%的人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一群体又都处在犯罪的危险边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 置疑。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以生立教,为人师表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 还必须自觉地, 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当然这里我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这就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

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 “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的作用。” 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想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要想在学生心中牢固熟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教师必定要有崇高的师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让我们用诚实正直和坦荡无私,让学生体验到人的美好心灵,用宽宏的心地和磊落的胸怀, 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

二、要与学生做朋友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诚然教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不应拿学 生作为发泄的

对象。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 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重视。如果我们能经常表扬他们的优点,他一定会非常高兴,进而会建立自信;反之,他会因沮丧而越来越自卑。老师要用爱心,用师德的魅力,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让学生都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经常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 免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没有纠正他们的过错也许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发展。

对待他们的过错,首先应该寻找原因。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 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发展过程。

其次是要对学生给予信心。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 的取笑、歧视, 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相 信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 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 性、反复性的特点。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放宽自己,满怀热情,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的道 德情感,稳定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是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给那些对自己缺乏自觉控 制的学生以及性格过于冲动的学生以适当的机会,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使他 们分清是非,善恶,意识自己过错的性质、危害,克服方法。教师要创造一种坦率诚实的气 氛,让学生认真地直书自己的看法。

其实除了以上所说的几方面以外,还不能排除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家庭。要做好这项 工作,还要委婉地请家长改正自身的有关问题,劝导他们在对待孩子的做法、想法上做深刻

的自我反省,以便能配合做好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当然,社会德育也是不能忽视的重大因 素之一,只有是采用“三结合德育网络” 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把我们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对他 们倾注一片爱心,才能保证对他们教育转化的成功。相信我们的真诚和正确有序的引导,必 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大的突破。

十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 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也就是爱学生。

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 的爱。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 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 密朋友和指导者。斯霞说:“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学家的共识。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 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 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 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 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果, 全班学生竟都是写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写我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等。由此可见,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上。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 他们不歧视后进生, 对后进生给予厚爱。记得刚接现在这个班时,班上有两名学生,曾被许多老师认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调皮蛋。但我并不因此而对这两个学生斥责、挖苦。我通过观察、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而影响了学习。为此,我首先给他俩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俩伸出援助之手。两个星期后,他俩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没有学生反映他俩搞破坏、违反纪律了,更可喜的是,一个月过后,他俩在一次语文测验中竟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俩的成绩是稳步上升。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一般来说,教师的爱能吸引学生喜欢上他代的课。师爱还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 在爱的氛围中,人的想象就丰富了,思维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假如一个教师讨 厌学生,对学生讽刺、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自己的形象。

爱学生吧,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心, 家长需要教师的爱心,人民需要教师的爱心,教师自身形象也需要爱心,毋庸置疑,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十七、教师,我向往的职业

教师,一个很微小又很朴实的词,却又闪映着一个平凡而又辛勤的光辉;教师多少年来被各种各样的人评价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教师是个既伟大又平凡的职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说是“最崇高”、“最光辉”,就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我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设计工厂的合理流程,我 们称他为工业工程师; 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那就意味着是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 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 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等于说是把知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所以,在我认为,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头。整个接力赛的队员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教师组成,一代相当于一棒。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至跑完我们的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一棒一棒,无穷无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按要求传到或是传错了传丢了等,这是混者。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而误人子弟 者即是。

二是刚刚符合要求传出,这是庸者,平庸无进而得过且过者即是。三是不但按要求传到, 而且加进了自己的内力和内功,使知识接力棒本身越来越新、越来越有用,这是智者。创造发明,作出贡献,人类一定记住他。我想,我决不能做阿混,至少要平庸,然后追求智!当然要达到智,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必须有一颗爱心,然后是练好教师的各类基本功,如语言、写作、书写、板画、计算机(时间有多余, 再讲几个要点)等,再是不断学习, 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让教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更多的真知,让我的生命燃烧得更有意义吧!

十八、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奏好序曲。“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刚刚参加 工作,或者

接手一个新班,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这 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心理调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初任教师,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 受教育者-学生变成了教育者-教师。这一质的改变使得两种角色的自我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反

差,其主要表现在担当学生角色的主导意识是班集体中的被领导者,而教师角色的主导意识则是班集体中的领导者。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反差迫使新教师必须扭转过去担当学生角色时的自我意识,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从心理、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承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作为新教师,上课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心; 其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然后,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最后,入班级,了解所任年级、班级学生的班风、学风、 知识基础等,与学生建立感情。

精心备好第一堂课,以便打好“第一仗”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 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 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应精心 备好课。备好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深入研究大纲教材。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教学语言来说,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活泼有趣,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从教学形式来说,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启发得当,教学步骤严密,紧凑等等。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新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学生,否则课就备不 好,你的第一堂课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学生的什么实际情况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况,就是学生想不想学你的课?愉不愉快?为什么?二是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情况,学生会不会学?是怎么学习的?存在什么问题?三是学生的有关预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讲新课要用的有关预备知识是否掌握?有关能力如何? 老师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上课必然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或者讲的太容易,而对你所讲的课失 去信心或不感兴趣。了解的途径很多,如,看材料、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搞摸底测验、家 访等等,如果对学生的情况摸的很透,还没上课,学生的名字都能叫出来,这就为上好第一 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反复“试教”,总结优点和缺点。上课之前做好认真的试教是保证上好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教师对第一堂课的教材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教学器具等都要进行周密的研究与准备,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演”,提前模拟进入角色,要想上好第一堂课,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别熟练,这是上好第一堂课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学生从老师讲课的熟练程度上, 看到了老师的工作负责,业务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课时不断地看教案,讲课时结结巴巴的老师,威信很快就会一落千丈。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备好课就来上课了,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

充分发挥新教师的“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美好的印象。为此,新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应设计好自己的仪表,要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关心、体贴, 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从而为自己的后继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 内容则不受教

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 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精心设计板书,处理好语言的叙述与板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至于使课堂沉闷、单调。其次是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

十九、教态--写在脸上的师德

教态是教师的名片,是写在脸上的师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孩子们是通过教师的教态 了解教师的。教态是教师面对学生的最直接表现,是学生得到的最直观认识。教态是构成教 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教态的重要性,就是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染力。没有感 染力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仪表--即教师如何设计自己的外部形象,也就是教师应如何着装与化妆。服饰与仪容体 现的是一种文化,反映的是个人修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仪表要得体、有品位。要 着正装、化淡妆。教师的服装、服饰不能太随意、太前卫;女教师不宜佩带过多的饰物;即不 能不修边幅,也不能浓妆艳抹。看似穿衣戴帽的“小节”,但因“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也就必须“小题大做”了。

情感--教态的核心。在课堂上教师的表现能否感染学生,取决于教师对情感的把握。作为教师,每当你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应该永远是“精神饱满”,永远“有精气神”。 固然教师也有喜怒哀乐,也会有情绪低沉的时候,但只要站在孩子们面前,只要在孩子们中间,就应该“来情绪”,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师者的“基本觉悟”。

讲情感,就是讲真情实感。不是做作,不是表演,而是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需要,是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更是孩子们的需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需要教师去引导、去调动的。 教师要能够把握学生情绪, 能够适时“煽情”。平淡无味的教学方式,孩子们是不会感兴趣的。一旦他们感到乏味,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兴趣没有了,还怎么能学的进去。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必须首先调动自己的情绪。没有激情的老师,算不上是一个好老师。

语言--师生间交流的桥梁。教师的情感基本是通过语言表达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作为基本功,它首先要求语言流畅、无语病。作为教师,语言不仅要流畅、无语病, 更要有吸引力。功底深的教师,课堂上常常会“妙语惊人”,令学生“兴奋不已”,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当前,每位为师者无不渴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需要过程的。它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基本功讲究的是扎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无不是基本功的“出类拔萃”者。教学是讲究科学的,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来不得半点儿虚伪与取巧。脚踏实地的态度就是科学的态度,功到自然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吟咏歌颂奉献的诗句。奉 献是一种精神, 奉献是一种品质,奉献也是一种追求。

二十、教师的幸福

吃饭时,与同为教师的丈夫闲聊着今年学生考师范的情况。我用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以前有个同事的一个平时成绩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师范,挺意外的。丈夫用很诧异的眼神审视着我,慢条斯理的说:如果让你的儿子去考师范,你愿意吗?他这一冷不丁的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到让我思维一下子断了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儿子今后该走如何的路的问题。良久我告诉他,那得看儿子自己的选择。丈夫沉默了一下,就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 这也由他自己去选择啊?我肯定不会准许他去考师范,那会注定让他苦一辈子的!

我哑然了好久。

是哦,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 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 的。

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 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 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 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 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 太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 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 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但是,幸福的生活永远都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怨天尤人固然不可取,一味逃避也不能 使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不能说是哪种职业不幸 福。每一种职业都有人幸福, 也有人痛苦,关键在我们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晨光中的一缕霞光,烈日下的一蓬绿荫,夕阳下携手的一双身影,深夜灯下的一本好书,对于我们,是 一种幸福;干渴之下的一杯清水,蒙蒙雨丝中的一柄雨伞, 皑皑白雪中的一行脚印,夜晚归家时等候的一点灯火,也是幸福。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依偎,父母的健康安乐,都 是幸福。即使同为教师,因为心态的差异,对于幸福的感触也各不相同。十数年如一日, 奋斗在农村教学一线,整天面对着简陋的办公室,相对贫乏的办公设施和教学资源,有人幸福; 相处于装修豪华空调的办公条件下,拥有一台台昂贵的办公电脑,同样有人痛苦。人人都在 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 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 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看着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 老师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人难以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丰富。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 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 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满足 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 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 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 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 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 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 的金钥匙。

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都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 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仍然感到幸福、快乐!

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

二十一、我心中的好教师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蜡炬,赞美他们默默地发光,无怨无悔地奉献,而教师也 一直以蜡炬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称谓,而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换来学生的茁壮成长,他们心系学生,他们情倾讲坛。一只粉笔,写下了你辉煌的人生;一块黑板,记录了你无悔的追求;一张讲台,使我们驰骋知识的海洋;一间教室,放飞我们美好的梦想。民族兴亡,国家强盛,追根朔源在于教育,千斤重担,系于教师。 教师履行了这一神圣职责,将其这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身上,无悔付出,他们当之无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最佩服的老师莫过于谭老师了。教学严谨、学识颇多、幽默风趣的他,教学独特是他 一大亮点,他的种种对我影响甚大。记得昨年,我们班上开办了一次热闹的元旦晚会。晚会 上请了几位老师,其中自然也有谭老师。在晚会上我们唱歌、玩游戏、看小品,别提有多开

心了。最后到了每个老师献节目的时候, 有几位老师硬是推辞了,让大家甚是扫兴。轮到谭老师了,他从容地说:“在新年里祝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虎生威。”随后他 起身从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口琴,说:“新年里送大家一首《彩云追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说完,捧着口琴吹奏起来。旋律的优美,让大家听得如痴如迷。我的心也随之飞出窗外,到了空旷的大地上,似乎看见了天空上金黄色的月亮和银白色的云彩„„吹完了。我们热 烈鼓掌致谢。说实话,当时我真恨不得去买一个口琴来吹一吹,但毕竟没买成。不过我至今 还佩服谭老师的音乐才华。

谭老式人挺厉害的,不过他从没在班上打过一个人。因为这样,大家在背后叫他“老谭”, 有一次, 我上课不专心走了神,不知何时他站在我的课桌前面,大吼一声“嘿”,同时瞪大眼睛严肃地盯着我。当时吓得我不知所措了,心想,“妈呀!这运气也太背了吧!”但他立刻收敛回严肃的神情,用余光向班上扫过一遍,转而笑着说:“刚才我看到有人走了神耶!”然后停滞了三秒又继续上课。太险了,差点就完蛋了!还有的时候,有不想去上早自习的同学, 只要一听说是谭老师的课,便立刻起床飞奔到教室。嘿! 这就是谭老师的威信和魔力。

课堂上听谭老师讲课真是一大乐趣,他态度和蔼、风趣幽默,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讲课很投入、有激情,常常伴随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学到知识。他与人和写的《金中赋》文辞优美,颇具特色,用其深厚的文学知识把金中的历史、 现在、未来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深受感染、倍受鼓舞、满怀希望。他经常将书本知识延伸到现实社会,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戏称“谭氏定律”, 别说他的这这“定律”还帮我们解答了好多心中的疑惑,让我们深受教益和启发。曾记得他写过的一篇小诗《露珠》中说到,

“你看,那挤得头扁身碎的露珠,钻进绿叶的缝隙,化作不竭的血液,成了生命的续延”。是 啊!他不正是那颗闪闪发光的露珠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塑造未来的雕塑家。老师, 您不是演员, 却吸引了我们对知识渴望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 唱出迷人的歌谣。 鲜花感

谢雨露,是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谢长空,是因为长空让他翱翔;高山感谢大地, 是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感谢老师,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此时此刻,我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谭老师,您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用和谐之符弹奏教育乐章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充满诗意,面对孩子们无意中犯的错,我们应如何去 解决、帮助他们,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和谐,让他们幼小的生命焕发更加诗意的美丽呢?

宽容教育智慧为话题 二十二、宽容是一味教育良药

那是一节自习课,所有的孩子都在埋头写作业,只有黄磊同学在座位上发呆,我拍拍他 的肩膀,半嗔半怪地耳语:“咋这么懒啊,还不赶紧写”。没想到,这句话似捅了马蜂窝,黄

磊“呼”的一声站起来, 把书往地上一摔,歇斯底里地吼道:“我不懒,你凭什么说我懒!你凭什么说我懒!”。

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喊声下了一跳,吃惊地看着我们,我也愣住了。好大的火气啊,就 算是我说重了, 课堂上也不能这样吵闹啊,更何况三天两头不写作业,不是懒又是什么? 我真想声色俱厉地训他几句,灭灭他嚣张的气焰,可这个念头只一闪就消失了。唉——,毕 竟是我的无心之过,黄磊是个倔强的孩子,我哪能让他下不了台呢?这样默默地想着,我心里平静了许多。

看着他那张愤怒的脸,我大脑飞速转动着,几秒钟,我终于有了对策。“好,黄磊,我向你道歉,你确实不懒”,我一字一板地说道。大概没有想到我真的会道歉,黄磊微微征了一下,情绪也稳定了一些。“你是咱班的劳动能手,无论平时值日还是周末大扫除,你都积极主动、不嫌脏不怕累,怎么能说你懒呢? 运动会上你是咱班的主力,为了能为集体争光, 你坚持练习跑步,刻苦训练,为咱班取得年级第一立下汗马功劳,又怎么能说你懒呢?所以, 你不懒,一点都不懒。”说这话时,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包括黄磊在内的所有学生。黄磊的脸色已经在我的肯定中阴转多云,又多云转晴。看到他把头低了下去, 我决定到此为止,边走上讲台边正色道:我相信黄磊在每个方面都会给我们大家做出榜样的。 说完,我把目光悄悄投向黄磊,映入我眼帘的是他奋笔疾书的身影。

是啊,教育需要宽容。作为一名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先退 一步。退一步, 并不是不敢面对困难,而是冷静地面对,理智地思考,只有对形势进行多方面的剖析,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退一步,更不是软弱无能,而是春风化雨,寓大爱于无形。只有用一颗善良宽厚、真挚热诚的心包容学生,才能化干弋为玉帛,让学生在老 师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自我反省、心悦诚服。

表扬赏识教育为话题 二十三、终身难忘的表扬

在初二时来了一个语文老师,要我们写作文,题目就是“春游”。我写了一次与爸

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这个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怯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向着我了,他们眼里是惊奇的目光。而我也感觉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自豪。语文老师在读完了的我作文后还给全班同学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

我因此找到了自信,原来自己并不是十分没用,我也能够有同学不及的地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自己要求自己写周记,然后是写日记,每天要自己写出五百字的东西来,然后就是每天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就写上一句评语或者给一个优秀的字样,我非常满足。

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到了我大学毕业后,直到任教的六年时间里,我的日记 本共有五十多本。

在平时教学中,对待那些回答问题有偏差、学习上老是出错的同学,我们老师往往会不 分青红皂白地大加批评或粗暴训斥,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罩上一层自卑的阴影,学习的 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作为我们老师,何必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呢?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可能会成就学生的一生,造就无数个“牛顿”、“爱因斯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当学生遇到困难、 挫折,直到出现错误时,不要埋怨,不要横加指责,静下心来和学生谈谈,帮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帮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扬起自信的风。

安徽教师资格证笔面试培训专业服务品牌-安徽说教师

我们每天都会发布相关资料,请大家及时关注我们哦!感谢您对安徽说教师的支持!

小学综合素质《写作》经典范文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