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寶國際文化:大清銀幣及光緒元寶值天價究竟是炒作還是吹噓?

大清銀幣外觀看起來,和小時候家裡使用的普通硬幣有很大差別,但總價值目前已經高達300萬多元人民幣。消息經央視財經等多家媒體紛紛轉載,甚至引發了大量網友們翻箱倒櫃在家中翻找,心想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撿到寶了呢?但據記者從行業內瞭解到的消息,錢幣收藏市場博大精深,“大清銀幣”不過是錢幣投資收藏界這片海洋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來寶國際文化:大清銀幣及光緒元寶值天價究竟是炒作還是吹噓?

光緒銀幣

來寶國際文化:大清銀幣及光緒元寶值天價究竟是炒作還是吹噓?

光緒銀幣(反面)

大清銀幣拍賣與鑑定,大清錢幣是大眾珍藏品,珍藏者有一定數量,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銀幣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它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這些珍稀的錢幣記載了我國一段的歷史,具有主要的文化意義和珍藏價值。

清朝政府,自光緒十五年(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設立錢局自鑄機制銀元,各省也隨著效仿。清廷有鑑於此而動意統一機制銀元,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命令戶部(財政部)在天津設立“大清戶部造幣總廠”(光緒二十六年建成的京局造幣廠毀於八國聯軍)鑄造銀元。

我國清代銀圓雖然製造時間不長,但是有許多珍品幣流傳,這些難得一見的藏品,在近年的拍賣市場中卻屢有出現,如: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圓,2004年拍賣成交價為27.5萬元。奉天省造庫平銀

一兩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鑄,孤品,現藏臺灣鴻禧美術館,1991年6月在美國加州拍賣會上以18.7萬美元落槌,現市場估價150-200萬元人民幣。陝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五年

(公元1899年)鑄,市場估價為30-50萬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此幣與其他四枚全套曾在2003年出現在北京拍賣市場,這套銀圓系陝西省委託英國伯明翰-希敦造幣廠代鑄樣品,因陝西設局鑄幣計劃未能實施,因此只完成試鑄幣存檔,因此在收藏界頗為珍貴,起拍價達到120萬元人民幣。

另外,在清末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銀幣的產生也必然包含了當的時政治和經濟因素,如珍品銀圓中的上海壹兩和上海貳錢,這兩枚銀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上海租界行政管理結構工部局為了替代當時流行的洋幣,特委託香港造幣廠代鑄銀圓,因該幣中使用了英文和英國國徽及皇冠圖案,而未被清政府採用,存世的僅為試鑄樣幣,這兩枚銀圓在四年前的市場估價是20-30萬元,2004年的市場估價分別是上海貳錢:估價22-32萬元,上海壹兩:估價48-58萬元。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清代銀圓多年來一直程穩步上升的趨勢,隨著珍品幣在拍賣市場的陸續出現,更多的收藏人士開始關注現代銀幣收藏,清代銀圓的市場價格也出現快速提升的勢態,銀圓收藏將會再起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