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魏含章(1906.4-1998.8)晚號浪墨老人,陝西省高陵縣人。高陵縣第一屆政協委員。一生酷愛書法、善寫如癖,書法造詣卓見功底,筆墨字跡,遠灑海外,其作品多為識者珍藏。生前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魏含章,陝西高陵縣人,在世時默默無聞,去世後人們發現他是陝西繼于右任之後的又一書法大家,其水平,在謝無量之上,幾可與于右任比肩……

蓬蒿築巢鴻鵠出--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作者:張新龍 (著名文藝評論家,陝西省作協會員、省美協會員,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生命的行狀

魏含章,號浪墨。1906年出生於四川蓉城,1910年回陝,由繼母高氏養護。後入私塾,有一日詠數卷,過目不忘的本領。到了九十幾歲,其超人的記憶,清晰準確的談吐令訪者難忘其項背。其書法,藝術視野開闊,書寫的態勢取境高遠,技法全面而精到。達到了熔古鑄今、自成風韻的境界。

現在人們議論起先生的書法造詣,很難找到先生臨習的片紙留墨。以至於有人說先生不臨帖,全憑性靈。就筆者在訪尋、披撿先生書法閱歷的過程,有證據說明先生為書法而琢磨一生的事例。其一,先生的叔父在民國初與于右任交往甚密,有幸見識了於先生寫字,為以後魏含章功出魏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二是1930年先生相公於合陽謝德生字號。其間,與合陽黨晴梵多有交往。書法技藝得到黨晴梵的賞識與正腕。1944~1949年舉涇野鄉(現鹿苑鎮)鄉約、文書、副鄉長、鄉長、縣財委委員。現幸有縣檔案局存民國檔案,其中多為魏含章手書遺墨。觀之魏晉曠味,行楷氣息濃烈,已存自我面目,間有精品。可檢視魏含章中、壯年時書法風貌與功底。

解放後,迴歸田舍。先生手提墨桶,用麻絲紮成刷筆,將縣城能寫字的牆面刷上了“歡慶解放、支持土改”等標語。其榜書風彩被視為一道景觀。在以後的各大運動中,這項工作成了先生的專利。他刷新著各種運動的標語,自己卻一次次地被運動碾砸著深受重創的心靈。在先生的遺詩中,表現淒涼傷懷心境的詩如:《自感》“人死如燈滅,譬如湯潑雪,洞曉其中意,情感未能絕……,終生甘苦境,歷歷在目前,忽撒塵寰手,琴瑟永斷絃”。先生於社教後期,也想像倪元璐一樣自縊謝世。也許是天不絕人,他沒蹬倒腳下的板凳。就為我們留下了大智若愚、翻然醒悟、心氣高古、看世事淡若浮雲,視書法如生命敬事的魏含章。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先生生命的轉折點。 “老夫有幸逢天赦,又享優遊樂正常,時吐歪詩舒快感,揹人卻誇字字香。”“春風春雨催春開,祥光一片灑瑤臺。春風吹得天樂響,吹出寶輦捧仙來。紅花夾道呈異彩,白鳥飛翔現舞態,天街如許清涼夢,留於浪墨作詩材。”字裡行間充滿了先生獲得新生後的喜悅心情和對春風伊始時新生活、新氣象的讚頌。

1988年,參加國家文化部,中國書法家協會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全國農民書畫大賽”,作品入圍參展。同年,參加陝、甘、寧聯辦的“涇河流域書畫聯展”並獲獎。激發了先生書法創作的熱情,促進了先生書法藝術向更加成熟階段的發展。先生對自己的書法潛境也是有足夠認識的,在《書贈郭興俊》詩書條幅中寫道:“嘯傲林泉一冥頑,浪墨書壇亂結緣,雖然不是正經果,也留酸味在人間”。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90歲,先生書法已進入臻妙境界,達爐火純青。夏日,不慎右大腿骨折臥床。每日半坐於床,腿面上放一塊板子,在別人的幫助下揮毫潑墨,浪起雲煙。在《丁丑元日病榻》一詩中自嘲道:“虛度年華九十正,墨飛筆舞佔七十,一生揮灑規範外,欺世盜名競如斯。”這既是先生關於書法的宣言及執著精神的顯露,又是先生對書法藝術精深的理解。表現出先生書法藝術法乎其內、出乎其外的高深涵養。

1997年,碑林博物館高峽先生偶見魏老的字,深感嘆服,破例邀請先生在病榻上寫了幾幅字參加“第二回西安碑林國際臨書展”。送展作品在日本結集出版。展品被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在籌展工作中,時任陝西書協主席的劉自櫝先生,見到魏含章的作品驚羨不已,讚道:“高陵還有這樣的人,這簡直是省書協會員的水平”。在劉自櫝先生的親自關照下吸收魏含章為陝西省書協會員。

一顆明珠被從泥土中刨出來了,但是……

1998年,農曆8月24日,魏含章先生走完了93年坎坷多舛的風雨人生路,經過在病床上800多天的日夜折磨,帶著不勝的遺憾寂寥地駕鶴仙世。像所有的農人一樣,收穫了幾料豐收的莊稼默默地歸於泥土。但是,他為我們樹起的書法藝術的豐碑將永遠聳立於關中平原上。

詩曰:一生坎坷幾懼難,三代中和屢受冤。破帽遮顏生蓬蒿,留得詩墨福人寰。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書法藝術淺析

我與魏老素昧平生,未謀一面,更無掌股墨寶見贈,卻深懷敬仰。因其書法作品奇崛蒼勁,使轉駕熟,超凡脫俗,大氣秀美,隨心而所欲,自然而本真,點劃騰挪互讓,行氣跌宕富有弦律,任筆揮灑,皆成佳構,而又自成面目,落款隨意而講究,鶴立於書壇。非心氣高古,靜若禪僧,雲手佛心,胸中陰霾之氣蕩盡之人所能為也。因書及人,念念不忘。常在欣賞魏老書法作品時,產生極大的湧動力量,真有此寶不亮世,泉臺何相晤的感覺。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人的生命的兩大組成部分是肉體和思想,或靈魂。肉體只是一個形式,負載著靈魂和思想。而存在的價值決定於思想和靈魂。

魏含章一生幾乎處境卑微,若巖間小草,卻懷鴻鵠之志,秉直求存,如《丙子鼠盡脫離八十九》詩言:“放開性情尋真宰,根絕雜念求神全。山野猿鶴無牽掛,留有皮囊處自然。”儘管先生是鄉野“皮囊”,而充滿思想意識的是位卑未敢忘憂國。在他的《迴歸香港》詩中寫到:“春光逝九十,愛國不讓人,還有一口氣,也得步後塵。”最能代表先生思想和靈魂的是他遺留於世的300餘幅書法作品和這些書法作品字裡行間所流露出的洞察世態的感言和精神內涵。在通閱先生書法作品所書內容時,明顯地發現所用的語句不是因襲前人的成句,而是經過他加工,賦予了時代氣息,個人感悟句子,更多的是先生即賦的詩詞。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從先生的書法作品中能品評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和”之氣。哪種淡靜自如,哪種隨意鋪排,哪種超脫凡胎的書法話語訴求,沒有世俗味,沒有霸氣,沒有匠氣,更沒有銅臭味。在技的層面,充分地運用中國書法線條傳統語言,表述著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吸納、融合、消化和在本真環境下的率性發揮,使中國書法傳統的話語和生命的內涵及書法線條表情達意的陳述達到了全新而豐富,靜美而超脫的境界。表現的是中國書法藝術原始純真的繼承和發展。使思想感情、筆法,意境相協統一。心神、筆意,墨在協調互動中,表現出既不在匠的層面,也不在技的層面,而是從綜合素質方面彰顯著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傳統文化深厚的修養。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晉·王廙,關於書法的精到之論有“書乃吾自書”,“學書則知積學而以致遠”。說的就是藝術重在個性。魏翁之書,深得《筆論》之妙識,拋卻了功利性和實用性,成了純粹抒寫性靈的痕跡。在構成書法藝術氣象中對於書法藝術的生命體驗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抓住了,感悟了宇宙萬象,這一充滿生命而又矛盾,而又對立統一的整體意識,才能將思想境界意識通過筆墨表現出性靈。魏翁一生都活在自負之中,幼年的聰慧少時的苦讀博覽,青年恃才受寵,壯年的命運坎坷,老來的孤獨病疾,一個人就在這從此涼熱的生命旅途中固守著自負和懷才不遇的野心,像牛一樣倒嚼著生命歷程中的酸辣苦甜,使他在不斷的命運改轍和運動中醞釀著書法革命,使他在一次次不同的生命礪煉中沉潛了下來,使意識淡出了紛繁喧囂的世故。其胸懷、其志向,逐漸成熟為大道無為之果。因之,觀魏翁的書法,給人產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的美學享受。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從他的書法中,可洞悉魏翁超拔曠達的人格魅力。骨骼崚增,氣健神旺的氣質特徵,既具有傳統學養的支撐,又極具生活氣息和頑強的生命意識。因而表現在書法的物化形式中,顯得樸拙硬崛。魏翁留世之作,多見於行書,間有楷體,多以條幅面目出現,墨不分枯淡,筆不言鋒禿,紙不論好壞,不擇書寫環境,皆率性而為之,胸有成竹,一氣呵成,達無為之境。亦有大量手札、書信,多顯秀美峻拔的韻味。

總觀魏翁墨寶,其書寫源自魏晉,功於行楷,兼有草意,使三者在完美的融合之中,賦予個性的特徵,蛻出新意,自成一家。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魏翁的行草書,有的字簡到了極致,如“魏”字,“養氣鑄魂”的“養”字,先生都能駕輕就熟筆省到最簡,達到筆隨心動,氣隨筆連,意存神通的最高境界。使傳統草書的氣韻與筆劃語言達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在欣賞魏翁書法的同時,也間有其關於書法的言論,如 “字就是字,但就字而言,中國名家書畫首貴脫俗。我愛好書法,終生成癖,如遇不是傾心之作,而享不實之譽者,若不大膽吐出;死不瞑目。”從中可以看出先生的愛憎和眼界的高遠。先生在觀孟兆輝所寫《中國書法史詩》後寫到:“史詩之作屬於藝文專論,應當就事言事,就書言書 。秦檜因替宋高宗趙構背黑鍋,被列為大奸。但在書法創新改革上有肯定的貢獻,其創造豎立為粗,平橫為細的宋體字被採用刻版印書,傳世千年,似應功罪分列,不能以瑕掩瑜。”談到了書法史上儘量迴避的一個敏銳問題。我們知道關於貳臣王鐸的書法近代已做肯定,把人品和書法藝術分離了開來。而關於秦檜,用傳統的道德準則,是應做萬世遣責。而關於書法,該說明的就說明。足見先生的膽識和對歷史客觀的評價。顯現出魏翁對中國書法源流及書法要理的深諳及思考。更反映出魏翁博聞強記,對中國書法發展爛熟於心的能力。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魏翁的書作是現實主義環境下的浪漫情調,結字謀篇的奇、險、簡、怪,奪勢而生,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和生命的抗爭意識。每一幅作品都表現出忌平求異的藝術效果。他對傳統的繼承與悖逆意識表現得尤為強烈。繼承的是儒家的風範,中和用意。而在用筆刻畫線條語言中的硬崛,突兀卻彰顯出法家的氣魄。使書法語言在儒法兩道中互滲互補,渾成自然,自成面目。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蓬蒿築巢鴻鵠出-高陵書法大家:魏含章生命的行狀和書法藝術淺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