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護士嶄露頭角,前途幾何?

共享經濟在火爆過後已顯荒涼,如今正在漸行漸遠。共享睡眠倉已經只有空殼,共享健身不溫不火,而最初火爆全球的共享單車也已所剩無幾且負面新聞接連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共享護士這一項目突然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在多個地區已有分佈。共享護士的出現為共享經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共享護士嶄露頭角,前途幾何?

不過卻有業內人士對此看衰:共享護士能活多久?

共享護士需求強烈

共享護士的推出源於市場需求的強烈,目前國內醫療資源處於稀缺的局面,看病難是大部分地區普遍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費用高,掛號難和床位稀缺等問題都很嚴峻。如今,中國正成為老齡化社會,需要看病的患者越來越多,醫療資源供不應求。

共享護士的出現能夠緩解看病難的情況,通過APP將護士叫到家中,在家裡完成一些基礎的醫療服務。患者不用去醫院,省了掛號和搶床位等環節,對患者來說非常方便貼心。在這個層面來看,共享護士的市場空間很大,用戶群體非常可觀。

潛在諸多問題

然而,建立在醫療健康基礎上的生意並不是這麼好做。最突出的問題是身份認證,護士的專業性以及證件需要得到認證,一旦有渾水摸魚者加入行業,那對病患健康的威脅可想而知。

其次就是安全問題,在醫院尚有醫療事故,在家裡萬一出現操作不當,造成醫療事故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此外,還得考慮責任追究時,究竟是共享護士平臺負責還是醫院負責。對患者來說,共享護士存在一定的醫療風險;對護士來說,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難以全身而退,嚴重的會則影響職業生涯。再往壞了想,要是不法分子將護士“釣”回家,那豈不是羊入虎口,護士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最後就是價格問題,護士上門服務的價格和在醫院相比肯定存在差異,目前來看上門服務的護士價格偏高,服務費加上路費其實已經比去醫院的費用多出幾倍。用戶能否願意承擔這些額外的費用是共享護士市場發展的限制因素。

共享護士現在只能算萌芽狀態,噱頭大於實際價值,何時能夠真正在市場上站住腳還是個未知數。政策是共享護士項目發展的核心命脈,有關部門對共享護士行業的監管更是重中之重,健全的制度才能讓行業走向合法、合理化。

此外,在發生醫療事故時,要有明確的條款進行分責,避免頻繁出現羅生門官司。對此,國家衛健委表示:一定要引導規範發展。規範,是首要因素。從平臺方來看,最重要的是做好審核和監管工作,對於護士資質的審核一定要細緻無誤。之前共享汽車經常出現司機無證駕駛的問題,醫療行業涉及生命安全,資質審核尤為重要。在規範的條件下,共享護士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的,與其他共享項目不同,共享護士是用戶切身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