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在農村有什麼習俗?

微塵微視界


三伏天是夏天裡最悶熱的一段季節,所以對於需要天天下地勞動的農民來說,是比較關注這個節氣的。各地三伏季節風俗習慣不同,一般大多體現在吃的方面。在我們北方農村農民老人傳承下來的三伏天習慣應該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大餅卷雞蛋。



歷來有句俗話“站著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所以在悶熱的頭伏季節,人們苦夏,胃口都不好,所以包頓餃子既過節,又解饞,還能犒勞一下辛苦勞動的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再有餃子外形象金元寶,胖胖圓圓,寓意發財團圓的意思。


二伏吃麵,各地風俗不同,很多地方的喜食熱湯麵,畢竟吃熱湯麵有利於身體發汗驅病。再有三伏吃大餅卷雞蛋,一直以來只要是圓形的物品都比較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在伏天裡,新小麥剛下來不久,吃起來口感好,營養還豐富。圓圓的大餅也就成了人們的最愛的美食,再攤上自己養的笨雞蛋,大餅一鋪,捲上鮮香美味的雞蛋,中間在放上一根大蔥。這在以前農村不富裕的年代可是最好的改善生活的方式了,雖然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卻依舊保留這種伏天的吃食上的習俗。既解饞又能滿足自己對從前日子的回憶。


再有就是在我們老家當地還有很多農民特別是朝鮮族在入伏的季節還有吃“伏狗”的風俗,通過吃狗肉喝狗肉湯來達到防暑和祛除疾病的作用。入伏天氣,人們體內溼熱,開窗睡覺,邪風容易入體。所以吃狗肉可以達到祛溼排毒的作用。並且很多人解釋說伏天的“伏”字乃是人狗結合的字體,所以伏天自然要吃狗肉進補一下了。

大家三伏天都有哪些飲食風俗傳統,歡迎留言,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感謝關注,【愛農幫】,農民的好幫手!

三伏天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今天【愛農幫】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1.北方地區: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

在北方地區有著“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的說法。

頭伏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一種說法是餃子做得像元寶,寓意福氣,而“伏”和“福”同音,所以就吃餃子。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願祈福之意。

另一種說法就是伏天裡,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山東有的地方會吃生黃瓜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二伏吃麵

這一習俗至少在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為什麼在熱天裡吃熱面?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這是迷信說法,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三伏要吃烙餅卷雞蛋

這樣的做法突出了一個“”字。在三伏當中,中伏的時間往往較為漫長。到了三伏的時候,人體消耗已經到了一定程度,該瘦的人都已經消瘦了很多。

所以,這個時候要適當多補充營養。烙餅攤雞蛋中有油,有高蛋白的雞蛋,很適合這時候的人來吃。

2.上海:頭伏餛飩二伏茶

上海人總是會說頭伏餛飩,二伏茶,因為三伏天氣溫很高,很容易影響人的食慾,而用一些醬料涼拌煮熟的餛飩是很開胃的方式。

可以很好的振奮食慾,避免三伏天食慾不振導致身體受損的情況出現。

而喝茶就很好理解了,在三伏天人會大量的流汗,導致體內水分迅速消失,而通過喝茶,能夠幫助我們迅速補充身體內部的水分,並且喝茶還有利於排尿,可以將身體之中的暑氣、暑熱、暑溼通過尿液排出。

3.杭州:頭伏火腿二伏雞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慾不振,營養不足。

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慾,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4.長沙:頭伏狗二伏雞三伏吃甲魚

“伏狗”“伏雞”是長沙人在三伏天最常吃的食物,因為這兩種動物的肉能夠補虛助陽,溫裡散寒。

對於陽氣虛而畏懼寒冷的人來說,可以起到很好的溫補作用,特別符合冬病夏治的理念。

此外,甲魚有著滋陰清熱、健脾開胃的功效,在三伏天食用尤為適宜,當然了,有肝病或者腸胃疾病的朋友,最好不要吃甲魚,防止身體遭受損傷哦。

5.南昌:起伏吃只雞

南昌有著在三伏天吃雞的說法,並且這種吃法還有一定的規矩,如到了三伏,很多南昌人會將雞做好,然後將門窗關閉,接著穿上長袖衣物,將鞋襪穿著整齊,褲腳則用繩子紮緊,也不開空調或者風扇,只是倒上一杯小酒,然後慢慢食用吃的自己大汗淋漓才可以。

因為許多南昌的老人認為,這樣做能夠將身體內部的溼氣、寒氣排出,讓自己一整年都不生病。

6.徐州: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

在徐州等地區人們認為羊經過春冬季節養殖後,正是膘肥肉嫩的時候,此時用羊肉燉出的湯味道醇厚,羶味很小,並且可以幫助人們發汗,排出身體內部的積熱,減少這些熱氣暑氣可能導致的疾病。


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冬病夏治由來已久。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貼,還有三伏天扎針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醫生根據病人的病症不同,在這些方法中選擇一兩種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小兒感冒等,以及一些虛寒性的疾病,如胃痛、關節炎、腎虛引起的腰痛。

專家推薦兩種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貼和三伏天拔火罐。


愛農幫


三伏天在農村有什麼習俗?

老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農村裡各地的風俗習慣也是不一樣的。說到農村裡三伏天的習俗,農夫比較的實在,不知道的不說,不清楚的也不說。所以還是來說一說農夫的身邊事。

起伏一隻雞,一年好身體

在農夫這裡,頭伏的時候就有吃“童子雞”的習俗。老話講得好,“起伏一隻雞,一年好身體”。意思是說在在入伏的頭一天的時候,吃一隻雞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能讓人一整年都身體健康,沒病沒災。

在農夫的家鄉這邊,吃雞也是很講究的,一定要是童子雞哦!這裡農夫來介紹一下什麼是童子雞。其指的是還剛剛長大,目前還不會打鳴的小公雞。或者是長大了,但是在3個月以內的公雞。因為這樣的小公雞肉很鮮,而且也不想老公雞、老母雞那樣油膩。一般吃法也是以大姜來爆炒,或者是燉湯為主。這是因為大姜有驅寒的作用,民間不是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嘛?用大姜來燉童子雞很補不說,而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本來就炎熱,乘著炎熱吃大補的小公雞,不僅能補充營養,而且還有祛除病溼的功效。

六月六曬龍袍

除了在飲食方面的這個習俗以外,還有著“六月六曬龍袍”的說法。有的地方也叫做曬紅綠,說的是在農曆六月初六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把一些在伏天容易發黴的衣物拿出來晾曬,俗稱“曬伏”。後來演變成了不只是曬衣服,就連一些種子、小麥、豆子、書籍、字畫等物件也拿出來曬曬。

以上兩種習俗,在你的家鄉還有嗎?


農夫也瘋狂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其實不止這些,例如杭州就有“頭伏火腿二伏雞”的說法,而在徐州也有傳統節日“伏羊節”,據說初伏之後的一個月,大家會比較喜歡吃羊肉哦!下面就簡單聊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僅供參考:

一、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一般入伏後,北方就會有這方面的習俗。頭伏餃子,二伏吃湯麵,三伏就是烙餅卷雞蛋。

這樣因為入伏時,剛好麥收一個月左右,基本家裡都會有今年的新糧食,由於平常並不捨得吃白麵,而忙活了半年多,終於可以趁這時打打牙祭,吃些白麵,像餃子、湯麵都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也是傳統美食!

另外,頭伏餃子也有“元寶藏福”的寓意,以前老百姓是非常看著這個的。

而三伏天吃烙餅,是由於這會天氣轉涼,需要補充更多營養來適應溫差變化,而烙餅不容易破壞小麥裡的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樣吃容易身體攝取更多,再加上雞蛋高營養的食物,既美食可口,也有一定食療功效。

二、頭伏餛飩二伏茶

一般來說,在南方一些地方就會頭伏吃餛飩,而不像北方吃餃子了!例如上海就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三、頭伏火腿二伏雞

這是杭州等一些地方的習俗,由於火腿具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等作用,而三伏天往往人們會食慾不振、營養不良、容易得病等表現,因此,這時多吃火腿和雞會有不錯的食療價值,既營養又祛病防暑。

四、徐州的“伏羊節”

羊肉是可以發汗的食材,容易以熱制熱,也可排汗排毒。在徐州等地就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徐州人一般會在三伏天吃紅油辣椒的羊肉。而在入伏的一個月裡,街市上會有各類羊館、燒烤店,吃羊肉喝羊湯成為三伏天最好是美食!

五、頭伏吃雞二伏鴨

這在江西和湖南會有這類說法,由於三伏天比較熱,人體出汗比較多,也容易造成營養缺失,而燉雞鴨時,會加入生薑等調料,可以調節人體溫差,又補營養,還可以祛溼強身等作用。為此,民間就有“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的說法。其實三伏天的習俗還有很多,畢竟各地的文化會受地域、氣候等因素影響。也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共同探討!


龍百曉生


三伏天在農村有什麼習俗?

咋天天正好入伏,這表示一年最熱的日子來了,伏裡共四十天,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在我們北方,三伏天有許多習俗,今天山村梅花跟大家叨叨幾句。

第一,入伏這天要吃餃子。老話說:“入伏餃子,立秋面”。因為伏天是一平中氣溫最高、最悶熱的日子,人們在這些日子都苦夏不愛吃飯,而且新收的麥子也曬乾了,新麵粉也推出來了,在過去,餃子是平時難見的飯食,人們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吃頓餃子,慶祝一下豐收,同時“初伏”吃餃子,再喝上熱乎乎的原湯,發一身汗,有驅散盛夏“毒火”,彌補悶熱天氣體力消耗的作用。


第二, 三伏天多吃一些含“鉀”高的食物。因為 夏天是我們流汗最多的時候,在三伏天的時候人是最容易出汗的,隨便走幾步都是汗流浹背的,這時候身體裡面的“鉀”元素也會跟汗液一起流失,如果,“鉀”元素流失過多會使人精力體力下降,耐熱力也會下降。所以,在三伏天多吃一些鉀含量多一些的食物,例如紫菜,萵筍等。

總之,還有很多人提倡冬病夏治,像過敏哮喘之類,效果還真好。但三伏天也要特別注意保媛暖,一定防止頸椎被冷風吹,人體的頸椎是比較脆弱的部位,很多人在三伏天由於出汗較多,都有用冷風吹頸椎的行為,會導致風寒感冒的發生。


山村梅花


三伏天在農村有什麼習俗?

我是北方人,我們這裡有頭伏吃餃子,二伏吃麵,三伏吃大餅煎雞蛋的習俗。

進入三伏天以後,天氣越來越熱,人的胃口也會變得不好,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餃子皮是麵粉製作而成,為碳水化合物,而餃子餡可以為豬肉、牛肉、羊肉、蝦仁和各種蔬菜製作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類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在頭伏吃餃子既可以開胃解饞,又可以補充人體所需養分。


二伏吃麵條,則是麵條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分,給人一種很強的飽腹感,麵條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刺激人的大腦,當然夏天一般都是吃涼麵,涼爽的涼麵既可以讓人在炎熱的夏天清醒,又可以吃飽不耽誤幹活,是農民夏天最愛吃的食物。

三伏是臨近伏天結束的最後十天,此時早晚變得涼快起來,只有中午炎熱,農村人吃飯沒那麼多講究,大餅煎雞蛋既有主食又有菜,就不用另外炒菜,對於做飯的和吃飯的來說都很方便,人吃完大餅煎雞蛋也可以吃的很飽,營養也很豐富。


除了對吃的有講究以外,三伏天還可多喝綠豆水、茶水,多吃清淡食物,露天工作要注意防曬,保證充足睡眠。最好是不要用涼水洗澡,容易造成身體溼氣過多出現疾病。


農人馬小妞


關注【著迷丶大鄉村】,關注農村那些事兒!

三伏天在農村有什麼習俗?


今天入伏第一天,37攝氏度的溫度考驗著所有人的意志力。鄉村的大中午,路上幾乎看不到行人車輛,村民們或聚在大樹下乘涼,或蹲在空調屋裡避暑。要說這大熱天兒的有什麼習俗,我到沒發覺,不過有件事確實讓我才知道。

入伏前幾天,接到一條信息,關於中醫裡面一種治病方式叫“冬病夏治——三伏貼”。因為我家小孩經常咳嗽,曾去看過中醫,但並沒有調理好。也正是那中醫的這條短信,才讓我知道了入伏天有這樣的一個人體體質改善方式。


後來我自己也網上查看了一下,確實存在這樣的一種治療方式。三伏貼,一般是在初伏、中伏、末伏連續各貼三天,這樣連續貼三年,貼膏藥當天禁止吃冷飲。實話說,我並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效,所以並沒有去嘗試一下。

至於其他地方有沒有入伏天的習俗,確實不知道,在我們城裡中醫院每年入伏天都會有“冬病夏醫”的活動,想來多少還是肯定有作用。最後要說三伏天,小心中暑,平時多吃清涼降暑的食物,口味清淡。


著迷丶大鄉村


今年三伏四十天,頭伏為7月17日至7月26日(十天);二伏7月27日至8月15日(二十天);末伏為8月16日至8月25日(十天)。三伏養生習俗:1、冬病夏治。2、三伏灸。3、三伏貼。4、三伏進補。5、夏練三伏。6、曬衣物,防蟲蛀。7、多喝熱水,慎飲冰飲。另外各地農村三伏習俗有:一、東北習俗為頭伏人參燉仔雞,吃餃子,二伏吃麵,三伏烙餅吃雞蛋。二、蘇北習俗喝羊肉湯。三、山東習俗早上吃雞蛋,黃瓜煮雞蛋。四、湖南習俗頭伏吃雞,二伏吃狗肉,三伏吃甲魚燉豬肚大棗。五、華北習俗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蕎麵煎雞蛋。六、四川習俗乾薑、附片燉豬羊肉各半。七、杭州習俗: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只吃金銀蹄。八、浙江農村習俗:頭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南瓜不創皮等等。總之,講究進補,增加營養,發出寒氣,養生體健。歡迎交流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