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全院31位科主任私人号码,家属受不了了……

近日,据媒体报道,武汉某大学附属医院的宣传册和宣传栏的显著位置,公布了该院全部31个临床科室主任的私人手机号,供患者随时拨打联系。

据该院一位主任介绍,每天至少要接十余个患者来电,最多的时候,一天接了三十多个。

公开全院31位科主任私人号码,家属受不了了……

该院党委书记表示,只有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就医体验,医院才能留住患者。医院不仅要把前来就诊的患者服务好,还应为离院患者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

但据湖北日报报道,多位科室主任也反映,公布手机号后,下班回家常常要接听患者来电,其中大部分是老患者。他们最怕的是陌生患者来电咨询病情,只能耐心解释,让其先到医院挂号看病。

另外有一科主任称,之前曾在省内两家医院工作,也有给患者留电话的习惯,但是给谁留不给谁留,主动权在自己手中。现在,医院让科主任将私人手机号公之于众,而且患者来电必须接听,他一开始有些不理解,但是反复考虑后还是同意了。“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经常会有患者在深更半夜里打电话来咨询。”连他的妻子偶尔也会有些抱怨。

只能说,这样一项举措初衷也许是好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但是站在医生(科主任)层面来说,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并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困扰。

公开全院31位科主任私人号码,家属受不了了……

笔者认为,从整体来说,这对医生不公平,弊大于利。

一是对患者的疾病诊断与后续康复不利。

众所周知,疾病的治疗与发展变幻莫测,哪怕是发烧感冒,都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前兆,如单纯的通过电话咨询,没有辅助的检查与诊断,缺少现场详细的了解,肯定不能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愈后康复情况,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是对患者的不负责。同时,对医生来说,非上班时间若因电话咨询发生纠纷,责任谁来承担,相信医生一定难辞其咎,医院能为此出头吗?我们不得而知。

二是严重影响医生本身健康与家庭生活。

一方面,不少医生,甚至科主任都承担着科室的夜班工作,隔三差五的还要夜间会诊,睡眠质量原本就已很差,再加上每天的患者咨询电话,医生还要不要休息?长此以往,身体健康令人担忧,而且休息不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也将大打折扣,着实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对于医生或科主任的家人是极不公平的,平时已经足够忙碌,休息时又常常有咨询电话打来,家人团聚被咨询打扰,家人休息也被铃声吵到,显然不利于家庭的和谐。

三是对医生劳动价值的另一种无形榨取!

如今不少医院,没日没夜的劳动付出与微薄的收入原本就不匹配,平时就已尽职尽责,下班了还要忍受各类电话的打扰,实在难以理解。救死扶伤虽是医生职责,但并不意味需要随时等候他人的打搅,神圣的光环之下他们也需要休息放松,也需要物质生活,接受咨询的过程,也是劳动价值发挥的过程,对医生来说这是无形的榨取。

公开全院31位科主任私人号码,家属受不了了……

殊不知,医生若将这些被打扰的时间,用在咨询软件上、用在科普写文上、用在多点执业上,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显然,常常被打扰不但体现不出劳动价值,还将承受额外的风险,这对医生来说不公平!

总之,公布医生或科主任私人手机号应慎重,多方考虑,综合衡量。既要注重患者就医体验,又要征求医生真实想法;既需让医疗服务享受者满意,又要让医疗服务创造者支持;既能提升服务,又要长远可行。如此,才能让创新的想法发挥实效,让冰冷的医疗更具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