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信联”正式落地,“老赖”最后的温床也将不复存在!

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与零度一起纵览天下财经。

意料之中!“信联”正式落地,“老赖”最后的温床也将不复存在!

前几日,央行批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设立个人征信机构,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同时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获得核准,这意味着,经历两年多的试点、8家试点机构的参与,国内第一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落地。此前,零度一直很关注个人征信体系的问题,在《息息相关!信用体系已在悄然建立,每个人都必将“曝光”!》一文中详细分析过征信体系的问题,没曾想这么快就来了一记“实锤”!

也许很多小伙伴对百行征信并不熟悉,其实它就是业内俗称的“信联”,从1月4日开始筹备,到2月22日央行公布,仅仅过去了32个工作日。百行征信的主要任务是在非信贷数据方面对当前的征信体系做出补充,这方面零度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多次提到。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4日,注册资本10亿元,有9大股东,分别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北京华道征信,其中互金协持股36%,其余8家分别持股8%。

互金协是由“一行三会”、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扮演的就是定海神针的角色。另外八家涵盖了阿里系、腾讯系、平安系,可以说代表了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用体系等行业的最高水平,牢牢控制着“客户+数据”这一巨大财富,可以说这是建设信用体系的核心内容。

意料之中!“信联”正式落地,“老赖”最后的温床也将不复存在!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央行的数据优势集中在信贷领域,凭借着对商业银行数据的绝对掌控,可以说在这方面无人能够撼动。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第三方金融的崛起,金融脱媒日渐显现,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已经不能对个人信用做出准确的判断。

钱存在余额宝,买东西网购,支付用微信,大量的交易数据游离在现有体系之外,个人征信和各类信用分处于割接状态。而各个第三方平台之间作为竞争对手,显然不会大公无私。例如,微信的社交数据不会提供给阿里,而淘宝的电商数据腾讯也得不到,平台之间各自为战,相互开撕,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杠杆越翘起越好,风险越来越大。

而此次信联的落地可以说是数据大融合,有人说这是半路打劫,利用垄断地位强势压人。而在零度看来,这是一次漂亮的弯道超车!人行的征信系统上线以来,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这种便利就源于信息整合。假如没有征信系统的存在,A银行要为客户贷款,客户已经在B银行产生了逾期,由于信息不共享,A银行对此一无所知,由此所产生的风险可想而知。

意料之中!“信联”正式落地,“老赖”最后的温床也将不复存在!

目前,央行征信管理部门收录的自然人数据约有9亿多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为4亿人左右。从这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数据量级,原有征信体系对非信贷数据和非信贷人群的覆盖度很差,央行如果要另起炉灶,不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短期内难以见效。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央行以类似并购的方式完成了资源整合,无论怎么说,这波操作都必须给满分!

现有征信体系+信联,在数据方面基本可以做到信贷+非信贷,可以说个人的资产状况和资金往来完全透明化,短时间内的冲击在所难免。此前,由于信息的半透明或者不透明化,个人贷款业务存在很多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很多网贷平台为了占据市场份额,不顾风险,盲目做大,从而导致平台跑路、逾期、停业等现象屡禁不止。

信联的落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现状,有心做事的平台将会得到可靠的数据支撑,而劣质平台将会失去违规经营的借口,行业洗牌将会更加彻底,这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今后好的网贷平台会变的更加靠谱。此外,老赖将彻底失去最后一块滋生的土壤。我们都知道,很多老赖懂得商业银行有严格的监管体系,所以会把个人信用记录“养”的很好,打造一个光灿灿的外表。实则在第三方平台早已是劣迹斑斑,但由于之前信息未能共享,导致很多老赖得以隐身,常年借新还旧,摘东墙补西墙,损害投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催生了很多暴力催收事件。

意料之中!“信联”正式落地,“老赖”最后的温床也将不复存在!

信用体系的完善就是为全面信用社会的建立打基础,未来“信用分”将是每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会渗透到“衣食住行玩”等所有方面。

有信者,畅行天下;无信者,寸步难行!

各位会惊奇的发现,有信用真的能当饭吃!

-end-

零度三道杠,专注经济金融领域,纵览天下财经。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让我们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