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2017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简称《公报》),众多的数据与图表展现了过去一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新动态。

未经解读的数据呈现的只是冰冷的表象,今天,医信邦将与您携手探索数据背后的隐秘,解析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轨迹。

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与健康大国仍有差距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从2010年到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76.7岁,婴儿死亡率从13.1‰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从30/10万下降到19.6/10万,居民健康水平三大指标均出现长足进步。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医信邦解码

卫健委对此的解读是“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只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但并非全部指标,不能据此认定我国居民总体健康指标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居民卫生服务能力增加 大医院虹吸情况依然严重

《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增长3.2%),居民平均就诊由2016年的5.8次增加到2017年的5.9次。全国住院总量比上年增加1708万人(增长7.5%),年住院率由2016年的16.5%增加到2017年的17.6%。

从数据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居民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加。

医信邦解码

过去三年间,我国公立医院从13069个变为12297个,减少了772个;民营医院从14518个变为18759个,增加了4241个,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总算有点起色了。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从诊疗人次观察,2017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9.5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5.8%),民营医院4.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4.2%),公立医疗提供的诊疗服务占我国诊疗服务的绝对上风。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2015年到2017年,三级医院的床位数从205万增加到236万,三级医院诊疗人次从15亿人次猛增到17.3亿人次,一级医院2015年的诊疗人次2.1亿,2016年与2017年均为2.2亿人次,几乎没有变化。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三年时间过去了,三级医院的数量虽然在减少,床位数与诊疗人数却不减反增,一级医院的诊疗人数几乎没有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国家明确要求三级医院参加医联体建设,并划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但现实的情况是三级医院的虹吸患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国家希望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美好愿景不知何时能够实现。

中医初现蓬勃发展势头 人均服务水平不高

《公报》数据显示:在中医药服务方面,从2015年至今,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从46541个增加;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从957523 张增长到1135615张;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66.4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8.3%);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2亿人次。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不难看出,在国家重点支持中医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正以迅猛的势态进入高速发展期。

医信邦解码

中医药事业虽然发展迅猛,但短板也非常明显——直达2017年末,在我国54243个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中医类诊所的数量为47214个,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7%。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全国66.4万中医药卫生人员,为10.2亿人次提供了中医诊疗服务,人均服务1536人次,远超全国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人数。

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医机构虽然绝对数量少,但大部分都是个体诊所,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诊疗服务,而且中医人员少,人均服务患者数量极多,平均医疗水平也难以获得保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的发展之路只是刚刚开始,依然任重而道远。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加 基层健康“守门人”暗藏危机

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国家正加大力度培养全科医生、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等逐步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不断增加。

《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44.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涨幅(1.4%)较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4450万人(占18.2%),比上年增加285万人,涨幅(6.8%)较去年增加3.6个百分点。

医信邦解码

随着医改的推进,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作为基层健康“守门人”的村卫生室,正处于快速消失的状态。2015年2016年期间,村卫生室减少了1773个;2016年2017年期间,村卫生室减少了6706个,减少的绝对数量与比例都呈现加速趋势。

公立医院三年消失772家,依然碾压民营医院

村卫生室的消失,不仅与基层医疗政策有关,也与中国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有关系,不少乡镇、村庄的人口锐减,辐射半径与服务人群扩大,减少也是自然趋势。

最近,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要纠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度偏重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倾向,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所处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