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是2.0T的好還是2.5升自然吸氣的好?

藍夜818


看了很多的回覆,主要是被頭條推薦的回覆,回答得很好的很少,極個別的回答幾符合邏輯也適應現實,這就是正確的答案,好的答案,但是太少啦,極個別而已。最多的是羅列一堆條目對比,結論粗糙地得出自吸優點比渦輪多,貌似應該選擇自吸。但是現實和這些人的結論完全不同,歐系、美系兩大銷量集團中高檔次的車已經難見自吸,連國產都難見,只有日系,目前也僅僅剩下豐田和馬自達在中高級車上保護自吸,換句話說中高級車一大半的銷量是裝備渦輪增壓的,純自吸車所佔比例極小。字面分析和現實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什麼原因呢?

存在即合理,不可能批評現實,只能從分析的文章上找原因,那就是沒有考慮需求,也就是沒有站在消費者需求進行人性化分析,僅僅羅列幾個指標,錯誤的結論由此而來。

一般來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用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中高級車的需求也就逐步提高,動力、油耗、耐用、省事、性價比這是不變的主流。舉個我自己選車的例子,我要換車一定是要跑起來有勁,動力比較好的,一來是效率高,二來是安全性好,三是適合我這個20多年老司機的胃口。如果自然吸氣的車至少需要3.0V6起步,過去買過一輛2.7V6開了17萬公里,感覺駕駛樂趣依然貧乏,高速不敢超過120公里,否則油耗太嚇人,自然吸氣車要是再選一定是動力優秀的3.0V6以上到4.0排量,但是使用經濟性代價太大,從車價開始,關稅、車船使用稅、油耗都是一大筆開銷,非常不現實更沒有那個必要,並且選擇餘地太小,柴油車中國又不推廣,實際可能性極小。而渦輪車即便是2.0T就能在各大品牌中任意選擇,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大眾幾乎全面渦輪化,動力需求的滿足極其容易,你要選車根本回避不了這個現實。

而大量的車企,大量的車型在售,而且銷量巨大,你還在考慮耐用性可靠性是不是有點滑稽,根本這是汽車製造商考慮的事情,他不怕砸了自己的牌子,不怕大量召回經濟上的損失,不怕大量的客戶流失,我擔心啥?我個人和他們巨型航母般的經濟體相比,微不足道實在太渺小啦,難道他們不考慮還要我來考慮?這不是杞人憂天嗎?

所以,所謂耐用性、穩定性只能是理論上與自吸發動機極端情況下的比較,現實裡40、50萬公里的使用壽命週期內,根本可以劃等號,事實上豐田汽車在中國發動機出現嚴重故障的案例貌似比大眾渦輪車更多(不指滲油這種小缺陷),爆缸卡羅拉有、漢蘭達有,而且不少,大眾有幾例連桿擊穿發動機外殼的?

至於保養費用也是不成立的,1萬公里一保養,之所以大眾邁騰比凱美瑞貴,是因為4S收費標準不同,並不是材料本身貴。如果都用同樣的機油,差別僅僅在大眾車更適合高粘度豐田適合低粘度機油這一丁點差別,10萬公里的價差不超過500元。

至於汽油標號更是扯淡,渦輪車大量都可能使用92號油,並不是所有渦輪車都必須高標號汽油,使用高標號汽油的車性能也更好,這就是任何享受都需要代價的道理。

理論上說NA發動機壽命長那是建立在發動機製造工藝、材質、和設計標準NA和渦輪一致的條件下的結果,比如同樣的標準選取的材質、加工工藝、強度標準等等都一樣,那自然出力小的耐用,但是你怎麼知道渦輪車的發動機設計上不加強呢?你怎麼知道NA車不偷工減料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大眾EA888發動機使用鑄鋼材質,其耐用性、可改裝性都要優於所謂的全鋁發動機,這怎麼解釋呢?事實工業設計,都是以壽命週期為目標設計的,不管你帶不帶渦輪,你的設計使用週期都一樣,別意淫NA發動機怎麼耐用啦,這是不懂設計原理造成的偏見。

至於經濟性,豐田的2.5號稱40%熱效率世界第一,但是來和我大眾邁騰比比誰油耗低試試呢?可以說你會一敗塗地,為啥?發動機效率到今天,微弱的效率差距並不能帶來整車顯著的降低油耗,更何況極高效率的情況也只能在極苛刻條件下獲得,與現實使用沒有太大關係。

總之,要考慮人類的需求再來談兩者的優缺點可能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渦輪增壓發動機是電動驅動成熟前的一個必然裝備,抗拒他早晚都會自食其果。依靠羸弱的動力換來的耐用性、低油耗那是阿Q的自欺欺人,自我解嘲或者自我安慰,本田搞出來一個性能一般的8秒渦輪死魚,本田粉就大呼小叫拽到不要不要的,立馬收起動力加速無用論就是真實的用戶心裡寫照,只不過要求還不高,有點坐進觀天的味道而已,你嘴上說不想要動力,可是動力好的車錢少人家也不給你,嘴殼子硬有用嗎?


joshen1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有個人問過這樣的問題――馬自達阿特茲2.5和福特蒙迪歐2.0T到底該選誰?

如果要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在問2.5L和2.0T該選誰。

先讓我們拿這兩款車來說說

外觀內飾自不必多說,都是主打運動風格,所以各有千秋,說不上誰更勝一籌。

那就主要來看看發動機的數據

蒙迪歐這款2.0T選的150kw的,也就是低功率版本的,各項數據明顯強於馬自達的2.5L。再來看看高功率版本的2.0T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蒙迪歐不管是高功率的2.0T,還是低功率的2.0T,動力和爆發力都要優於阿特茲的2.5L。數據雖然是冰冷的,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




要是單從動力爆發力這方面比較的話,那渦輪完勝!2.0T完勝2.5L!

要是加上後期保養維護成本的話,可能自吸的會相對經濟實用一點(論油耗的話,2.0T不如2.5L好)。

渦輪增壓技術的出現,畢竟是為了應付日趨嚴格的排放標準,所以嚴格來說,渦輪增加技術是各大車企對於排放標準妥協的產物。理論上來說,還是自燃吸氣好。但是,開車要結合實際情況,實踐才能出真知!

現在可以說是搭載渦輪的汽車越來越多,自吸反而越發勢弱,也許未來渦輪會大行其道,但是決不可能獨步天下,自吸不會消失,而且新能源技術也會越來越成為主流!


啟名星



2.0T發動機與2.5L自然吸氣發動機誰更好,這個更好包含了很多維度,但是如果只從性能參數數據上看,目前的2.0T發動機無論是在功率方面還是扭矩方面(尤其是低轉速扭矩的釋放程度)都完全可以徹底的壓制住2.5L自然吸氣發動機。

我們不否定各別企業的確有生產過一些“高轉速性能”版本的自然吸氣機頭,比方說日產配備在英菲尼迪上的VQ25VHR 2.5L NA(注意不是以DE結尾的低轉速機頭),利用超高的轉速可以輕鬆拉到7600轉可爆發出240P左右的馬力,以及本田的紅頭神機K20A,2.0L自然吸氣機頭,轉速可以達到接近9千轉,同樣也可以釋放出240P左右的馬力,單從功率上看這兩款性能NA的確有撼動T的實力,但不要忽視了扭矩的差距,我是開3.7L Q50的,如果拼01我可以輕鬆幹掉2T的邁騰,但我開當年的G25(VQ25VHR)拼同樣240匹的邁騰,卻根本跑不過,這裡就要引入一個扭矩的概念了。


K20A與VQ25HR都可以通過拉高轉速來獲得媲美渦輪機頭的功率,但這個“高轉速”是重點,3000轉以下的VQ25HR軟綿綿,5000轉以下的K20A更是鬆鬆垮垮,兩款神機都一樣的沒勁,可一旦VQ25突破3000轉、K20A達到5000轉,那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尤其是K20A完全是賽道的調教,時刻保持高轉速,永遠保持在5000轉以上(賽道跑法),試問這樣的發動機適合家用、民用麼?誰能在擁堵的馬路上把轉速拉到5000轉以上並保持?誰都做不到,可上不到5000轉,K20A就一點勁都沒有,肉死你,這就是平常總有人說NA肉,其實NA並不肉,只是路太擁堵,轉速上不去,由於NA普遍低扭差,轉速低,就沒勁,車也就自然肉了,況且這樣的高轉速性能NA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了,目前2.5L甚至3.0L的自吸哪個採用這麼高的轉速?VQ25與K20A都是時代的產物,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今是渦輪的時代,高性能NA幾乎絕跡,即使有,也不再適合擁堵的路況去開,路太堵一走一停的沒那麼長的距離讓您拉高轉速,總不能一起步就上5000轉吧?很簡單的道理。而渦輪機頭則不然,1千多轉,扭矩就開始釋放了,2千轉出頭扭矩峰值了,這樣所帶來的好處就是,油門輕輕一帶,轉速還不高,車就能跑起來,既有勁、還適當的省了一些油,走走停停的很輕鬆。。渦輪是大勢所趨,說白了這個大勢就是日益嚴酷的排放與日益擁堵的出行環境,在擁堵的路況下NA註定被限制住自身絕大的能量,而渦輪卻遊刃有餘。。

理論上渦輪遲滯永遠不可能消除,但通過更低的介入轉速與更好的變速箱可以將遲滯感降至最低,說實話現在的渦輪介入轉速都低(犧牲功率換低鈕)遲滯感存在,但幾乎感覺不出來的,別把自己當成“試車員”。

而渦輪機頭的耐用度更沒必要擔心,隨著渦輪技術的不斷完善、材質的升級等一系列變革,如今的渦輪機頭即使把發動機用廢,渦輪也不會壞,用個7、8年最多也就是換個“洩壓閥以及其它的一些傳感器”之類的,而至於渦輪的主題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至於渦輪發動機的油耗嘛,我覺得可以這麼理解:功率相同,渦輪比自吸要省油。排量相同的話,渦輪比自吸要費油。。。

綜上所述,這是個渦輪的時代,是大勢所趨,渦輪註定逐漸的取代NA,無論NA曾經有多麼經典、平順,但這不是屬於NA的時代,所以2.0T比2.5L自然吸氣好。


非專業車評


為了能更清楚的瞭解2.0T(渦輪增壓)和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到底誰更好,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1、價格方面。

帶T的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價格高1萬元左右。

2、維護費用。

帶T的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的發動機每次維護費用高300—500元左右。

3、油耗方面。

同等功率下,帶T發動機更省油,每100公里油耗低1—2個油。(參考附圖油耗對比)

4、功率和扭矩方面。

帶T發動機在功率和扭矩上都具明顯的優勢。(參考附圖功率&扭矩對比)

5、舒適度方面。

帶T發動機由於存在渦輪增壓的切換過程,發動機運行波動較大,震動較大,整車舒適性略差於自然吸氣發動機。

6、技術成熟度方面。

傳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故障率極低,本田可達到2.9%。

帶T的渦輪增加發動機故障率平均在10%以上。顯然傳動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具優勢。

7、發展前景方面。

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油耗和動力,功率方面與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都具有絕對的優勢,更環保,更節能。雖然目前的故障率還有點偏高,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內燃機市場所佔的比例必然越來越大,更有發展前景。

從以上對比分析來看,目前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各有優劣,但,隨著渦輪增壓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渦輪增壓發動機必然成為市場的主流。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瞭解更多汽車常識請加我關注!


祥光008


首先要明確你的更好是哪個方面?是動力更好?還是可靠性更好?目前困擾大家的無疑就是這二個問題!首先明確的告訴2.0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肯定要比2.5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更猛,更直接!目前市面上很多車商都把2.0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功率調教的比較高,已經達到270匹左右了!這已經遠超出了2.5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了!


但是綜合性能考慮,以及油耗,經濟性,還有就是後期可靠性,那麼肯定是2.5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好,首先開起來很舒服,2.5的已經有v6的發動機,比如銳志的v6,以及英菲尼迪的2.5v6,技術都是很成熟,動力調教都不錯,所以開起來的感覺也很棒,最重要的是後期的可靠性,渦輪車無法和自然吸氣比,比較自然吸氣發動機技術相當成熟,再者就是渦輪運行轉速高,溫度高,自然可靠性有點缺少!所以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憤怒的改裝車


自吸還是增壓,其實這兩種發動機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不可以單純理解為排量高低,因為缸數不同、動力輸出模式不同,所以得到的感受也就不同。

就如同一個70公斤體重的人和一個100公斤體重的人,都可以舉起50公斤的槓鈴,但是他們作用的力矩、方法都會有些不同。而且後續能力也會有些不同。

2.5的自吸一般會採用6缸,而2.0t一般會採用4缸,這樣佈局實際就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發動機模式。

同樣是100平方,三室兩廳和兩室兩廳功能劃分就已經完全不同,您能說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呢?只能說您的需求決定功能不同。

好,言歸正傳。這兩種發動機哪一個更適合您呢?

現在的主流是2.0t增壓發動機,為什麼?三個關鍵詞:省油、提速快、重量輕。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相當於2.6-2.8自吸發動機,但在低速行駛的時候,油耗基本相當於2.0的量,渦輪增壓提升的動力並不會增加油耗。

瞬時提速,它又可以達到2.6-2.8發動機的爆發力。

2.0t發動機比2.5自吸6缸發動機重量會輕一些,這對於常年行駛的車輛來說,也會降低油耗。

不足之處:增加了一個渦輪增壓器,將來維修費用會高。

提速會有衝擊感,特別是渦輪增壓器起作用的時候,會有頓挫感,不夠平順。剛開始開增壓的車,會有一些不適應。

4缸車噪音相對於6缸車,會大一些。而且抖動會大一些。

以上是2.0t的發動機的優劣之處,反之就是2.5升6缸車的優劣。

6缸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平順,過去銷售顧問最喜歡的銷售技巧就是打開引擎蓋,在發動機上立一支菸,然後點火,煙不倒。這一招,不知演繹了多少次,也成功了很多次。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我所講的2.5是6缸車,也有很多2.4升發動機是4缸車,那就沒有可比性了,肯定是增壓的好。

現在6缸車已經很少了,主流就是4缸2.0t。所以我建議還是隨大流,2.0t吧。

以上是我的理解供參考,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人甲君。


汽車人甲君


題主的問題也可以看作是:發動機是帶T的好還是自然吸氣的好,只不過,題目把問題進行了限制。實際上,針對這一問題,業內已經爭論很久了,至今也沒有答案,可想而知,估計爭下去也不會有答案,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可以說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從流行的趨勢上來看,近年來,顯然是帶T的發動機逐漸佔據了主流,而自然吸氣發動機正在逐漸被邊緣化,因此,很多喜歡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用戶也只能望T興嘆了。

實際上,針對這一問題,並不需要問別人,而只需要問自己,自己覺得什麼好就是什麼好,沒有必要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

但是問題既然擺在這裡,我們就可以進行一番探討,當然討論是不帶任何偏向性的。首先,我們先拋出幾個事實:

油耗方面:同馬力渦輪省油,同排量自吸省油。

保養方面:渦輪增壓發動機自然比自然吸氣發動機費用高,這點不必爭論了。

使用壽命:由於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供參考,不能妄下斷言,但本質上,渦輪進氣量及進氣壓力高於自吸,氣缸內燃燒溫度更高,理論上壽命低於自吸,這也僅僅是理論上。

技術成熟:毫無疑問,當然是自吸發動機,技術不成熟帶來的諸多保養問題已經成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困然消費者最大的毛病,不過好地科技在發展,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已不再像以前那麼嬌貴了,但是要說技術成熟還是比不過自吸的。

舒適程度:在這個問題上也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佔優,因於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渦輪介入,動力輸出上不是很線性,介入瞬間會有突破加速的問題,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則不存在這一點。


汽車觀察家


其實表面上我們來看,汽車的渦輪增壓是有助於動力的提升,一般情況下1.5T的馬力可以達到1.8L的馬力效果,而且會更節油一些,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情況,實際的路況、車速和調校還有很大的差異!

一、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是在不通過任何增壓器的情況下,大氣壓將空氣壓入燃燒室的一種形式,空氣靠活塞的抽吸作用進入氣缸內。其工作方式最簡單。

自然吸氣的加速很平順,線性感很強,也就是說給油就有力,在加速過程中十分平順,油門反應很及時,現在大多數汽車使用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二、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渦輪增壓是利用發動機的廢氣帶動渦輪來壓縮進氣,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使車更有勁。

主要是通過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衝擊渦輪高速運轉,從而帶動同軸的壓縮機高速轉動,強制地將增壓後的空氣壓送到氣缸中。

渦輪增壓主要是利用發動機廢氣的能量帶動壓縮機來實現對進氣的增壓,整個過程中基本不會消耗發動機的動力,擁有良好的加速持續性,但是在低速時渦輪不能及時介入,帶有一定的滯後性。

那麼問題來了,渦輪增壓式發動機到底怎麼樣?

(1)渦輪增壓的優點: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的時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經過增壓之後,動力可以達到2.5L發動機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卻比2.5L發動機並不高多少,在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降低尾氣排放。

(2)渦輪增壓的缺點:渦輪增壓的確能夠提升發動機的動力,但它也有一些缺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動力輸出反應滯後。一般經過改良的渦輪增壓也要至少2秒左右來增加或者減少發動機動力輸出。如果突然加速,瞬間會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覺( 當然了,這也要看購買車型的調校參數)。

綜合以下的比較可以看看:

價格,

2.5L和2.0T在價格行相比,至少要便宜2萬,如果加兩萬買1.6T的車。後期使用、保養維修上渦輪增壓也要比自然吸氣的貴很多。所以購買2.5L的更省錢。

舒適性,渦輪的功效只有在汽車廢氣量排放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體現出來,汽車行駛速度慢和剛啟動的時候並未使用渦輪,這樣動力輸出反而會落後於自然吸氣式。所以不管是開還是做2.0L的都會感到更加舒服。

節油對比,2.5L足夠保證能在高速上安全行駛,不用帶T的也可以,帶T並未真正節省多少油。而且要得到很大的動力之後渦輪才會開始工作,其實跟自然吸氣式的油耗差不多。

節能,渦輪增壓的排量更小,而且對尾氣加以利用,這點很符合現在節能減排的趨勢,這也是渦輪增壓的一個很大的優點

其實也在於發動機廠家的調校,像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就是自然吸氣,但調校和排量馬力都很好,2.0L和2.5L這兩種發動機各自都有優缺點,出於不同的考慮,選擇自己需要的那種!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你,僅供參考,更多汽車知識和資訊,歡迎關注【傑美車品改裝】,致力於SUV輕改裝!


傑美車品改裝


不知道你說的好是那方面的好,自然吸氣,渦輪增壓都有優點,都有缺點

可以確定的是,同排量的情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是費油的,應為渦輪增壓的作用就是進更多的氣燒更多的油

理論上來說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是不環保的,道理有三,第一製造成本,第二增加了重量,第三維護成本,平均10年看情況了

通過以下這幾點你應該知道答案了,還有一點,在同樣車重的情況下,2.0T和2.5升自然吸氣,在同樣工況下油耗上是差不多的。

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你們,記得留個關注再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關注,關注,關注


汽車營養


2.5自然吸氣最大功率和扭矩跟1.8t差不多,2.5自吸沒有渦輪增壓那種突兀的感覺,加速線性;2.5自吸一般比2.0T起步要快,但是上高速還是渦輪增壓動力好。自然吸氣發動機技術更成熟,故障率要小於渦輪增壓,如果車身不是很重的話(1.6噸以下)2.5自然吸氣無論操控、油耗、故障率,都要比1.8t和2.0t好,維修和保養費用也要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