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來了,江南春穩了:分衆傳媒老股東退場

江南春在滬浙商幫中是實力不錯的小兄弟,滬浙大佬也格外喜歡入股江南春的分眾傳媒:前有郭廣昌,現在有馬雲。

馬雲來了,江南春穩了:分眾傳媒老股東退場

分眾傳媒今晚公告宣佈,阿里巴巴通過收購四個老股東的股權以及增資江南春的個人公司,以約150億元人民幣的代價獲得分眾傳媒10.334%股權,成為分眾傳媒第二大股東。

阿里巴巴這次入股分眾傳媒,實際共有五筆交易,分別對應的是分眾傳媒私有化回A時的前五大股東:

1、增資方式認購江南春個人控股公司即分眾傳媒第一大股東MMHL的10%股權,對應分眾傳媒2.334%股權,對價為5.11億美元;

2、收購中信資本旗下Power Star持有的分眾傳媒2.77%股權,對價為40.32億;

3、收購復星國際旗下Glossy City持有的2.51%股權,對價為36.47億

4、收購凱雷旗下Giovanna Investment HK持有的1.03%股權,對價為2.25億美元;

5、收購方源資本旗下Gio2(HK)持有的1.68%股權,對價為3.69億美元。

截至今年5月10日,分眾傳媒上述股東的最新持股分別為江南春(MMHL)23.34%、復星國際(Glossy City)3.57%、中信資本(Power Star)3.48%、凱雷(Giovanna)1.47%(1季度末數據)、方源資本(Gio2)1.88%。目前復星、中信、凱雷、方源四家的持股均為解禁狀態,江南春的股權要到2018年12月31日才能解禁,因此這部分股權的交割要到明年。

馬雲來了,江南春穩了:分眾傳媒老股東退場

阿里巴巴入股後,上述股東中的四家投資機構股東僅保留了少數股權,將退出分眾傳媒主要股東行列:復星國際仍持有1.06%、中信資本0.71%、凱雷0.44%、方源資本0.2%。

分眾傳媒最新主要股東的股權比例為:江南春持股21.01%,為第一大股東、阿里巴巴10.33%,為第二大股東。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通過珠海融悟持有分眾傳媒3.27%股權,將躍升為第三大股東;財通基金通過上海箏菁持有2.18%%股權,躍升為第四大股東,琨玉資本通過珠海晉匯創富持有1.96%股權,躍升為第五大股東。

馬雲來了,江南春穩了:分眾傳媒老股東退場

阿里巴巴進入後無疑優化了分眾傳媒的股權結構。要知道,分眾傳媒過去十年的股權結構一直不太穩定,也成為了江南春的心病。

分眾傳媒於2005年在美國上市,2008年底復星國際通過二級市場收購“一不小心”成為分眾的第一大股東,此後,隨著分眾股價上漲賺翻了的復星國際陸續減持,江南春則不斷增持,到2012年分眾傳媒從美國私有化退市時,江南春持有18.48%股權,復星國際持有17.33%,兩者差距不大,這也讓人猜測江南春推動分眾傳媒退市回A是為了進一步增加股權掌控公司方向。

中信資本、凱雷和方源資本是當時幫助分眾私有化的主要機構。2015年底分眾傳媒借殼七喜在A股上市時,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江南春(MMHL)24.77%、中信資本9.13%、復星國際8.09%、凱雷7.85%、方源資本7.85%。復星國際的持股至此已減至比較合理的程度,但後四家合計持有分眾傳媒32.92%股權,超過第一大股東江南春。

馬雲來了,江南春穩了:分眾傳媒老股東退場

分眾傳媒私有化時市值僅36億美元即200多億人民幣,借殼時估值在450億人民幣左右,借殼後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獲利豐富的幾家股東從2017年開始陸續減持,特別是去年6月之後進入密集堅持階段,這給分眾傳媒的股價帶來很大壓力。

受益於中國新經濟的增長,以及互聯網客戶爭奪線下流量,分眾傳媒近幾年業績增長良好:2017年營收120億,淨利59.7億;2016年營收102億,淨利44.5億;2015年營收86億,淨利33.8億,年均營收增長在18%左右,年均淨利增長超過30%。

馬雲來了,江南春穩了:分眾傳媒老股東退場

分眾傳媒和阿里巴巴的戰略協同作用明顯。作為稀缺且重要的線下流量入口,分眾的戰略價值極為重要,阿里巴巴這次入股分眾傳媒,也主要通過其戰略投資和新零售體系,無疑是希望將分眾傳媒的流量渠道和其新零售業務結合。分眾傳媒則看重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和雲計算。

但更重要的是,這次阿里巴巴通過購買老股方式讓私有化股東以及復星退出,幫了江南春大忙:既優化了股東結構,又避免了老股東二級市場拋售帶來的股價壓力。至此,分眾的股權結構算是相對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