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成爲首登《時代周刊》網際網路大佬,百度研究院再添三名大牛

現在看來,在中國AI領域的互聯網公司中,外媒最認可的是百度。

北京時間1月19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登上最新一期《時代週刊》(亞洲版)的封面,人物照片旁有一個赫然的標籤:“創新者”,特寫文章的標題為《百度李彥宏正幫助中國贏得 21 世紀》(《Baidu'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由此李彥宏成為第一位登上該雜誌封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家。

李彥宏成為首登《時代週刊》互聯網大佬,百度研究院再添三名大牛

時代週刊認為,曾經的中國是一個“廉價盜版”的土地,而如今中國企業的發展已經讓硅谷的眾多公司和巨頭坐立不安了。在簡單回顧了中國在互聯網時代取得的巨大成績後,時代週刊評論道,如今的中國,與美國前副總統Joe Biden嘲笑的那個不創新的中國已相去甚遠。

現在,中國把發展的目光瞄準了下一個技術前沿:人工智能。 而在中國,沒有人比李彥宏更重視這個挑戰。根據公佈的報告,2017年前三季度百度公司的90億美元收入中,約有12億美元被重新投入研發。面對時代週刊的採訪,李彥宏認為,百度可以利用中國最大的優勢——規模,來主導全球的人工智能市場。我們的公司將打造一個服務於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公司,這是顯而易見的。

自動駕駛的發展有可能會讓1600萬中國卡車司機失去工作,當被問及如何看待此類問題時,李彥宏表示,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做的是不斷創新,為人們創造更多的新工作。

時代週刊採訪李彥宏的特寫,AI科技大本營已作翻譯並附在文末,略有刪減。

另外一個好消息:百度研究院添三位大牛

除了李彥宏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昨天還有一個百度方面的好消息。

來自百度官方的消息稱,1月18日,三位世界級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家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加盟百度研究院。

李彥宏成為首登《時代週刊》互聯網大佬,百度研究院再添三名大牛

從左到右:熊輝、Kenneth Ward Church、王海峰、浣軍

三位科學家的簡單介紹如下:

  • Kenneth Ward Church 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是經驗主義方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曾先後在貝爾實驗室、微軟研究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IBM Watson Research Center 工作。

  • 浣軍曾任美國國家基金委項目主任,主管大數據, 此前任堪薩斯大學終身教授。

  • 熊輝是美國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終身正教授。

升級後,百度研究院由原來的三個實驗室增加為五個,分別是:

  • 深度學習實驗室(IDL)

  • 大數據實驗室(BDL)

  • 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

  • 商業智能實驗室(BIL)

  • 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

新成立的商業智能實驗室將聚焦用於新興數據密集型應用的高效數據分析技術;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則重點關注機器人技術,尤其是在自動駕駛領域夯實百度無人駕駛基礎技術。

時代週刊全文翻譯如下:

李彥宏現在回頭看這個問題,他會會心一笑。但是在1992年時候,情況卻大為不同。當時百度首席執行官是隻是一個英文還說不利索的中國學生,在美國申請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生課程。面試的教授問他:“在中國你有使用過電腦嗎?”這問題讓年輕人驚呆了。“我非常尷尬,”49歲的李先生在北京總部的閣樓辦公室裡咧嘴一笑地回憶道當時的情形。“我那時候就想,總有一天我會證明中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電腦產業。”

八年後,他做到了。 2000年,李先生創立了百度。如今,這個搜索引擎已經是全球範圍內是僅次於谷歌的第二大搜索引擎,在中國佔有8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四大熱門網站。百度這家公司的名字源於13世紀的中國詩歌,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600億美元市值的龐然大物,只有社交媒體巨頭騰訊和馬雲的網上購物帝國阿里巴巴能與之相提並論。百度地圖指導每個中國駕車者,百度搜索結果啟迪每一個學生。沒有人會再問李彥宏在中國是否有電腦的存在了。

事實上,曾經的中國是一個“廉價盜版”的土地,而如今中國企業的發展已經讓硅谷的眾多公司巨頭坐立不安了。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經培育了全球262家科技“獨角獸”,換句話說三分之一超10億美元價值的私人創業公司都在中國。2014年阿里巴巴的股票浮動價,仍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價值250億美元。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幾乎佔全球交易總額的一半,而在十多年前這個數字還不足1%。中國的大城市正在走向 “無現金的社會”,甚至可以用智能手機的二維碼來購買包子或人力車。如今的中國,與美國前副總統Joe Biden嘲笑的那個不創新的中國已相去甚遠。

李彥宏成為首登《時代週刊》互聯網大佬,百度研究院再添三名大牛

現在,中國把發展的目光瞄準了下一個技術前沿:人工智能。 7月20日,中國國務院發佈“下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30年成為“全球首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預計中國核心人工智能產業將達到1480億美元,人工智能帶動的相關領域規模達到1.48萬億美元。現在的中國已經可以與世界領先的發達國家相媲美,GDP 總額達到 11.2 萬億美元,其中 2.1% 是用於研發領域。在11月份的華盛頓人工智能與全球安全峰會上,Google Alphabet公司的執行主席Eric Schmidt預測到,中國的人工智能水平在十年內將超越美國。他說:“到2030年,他們將主宰人工智能行業。”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表示,掌握人工智能的人將成為未來“世界的統治者”。

在中國,沒有人比李彥宏更重視這個挑戰。根據公佈的報告,2017年前三季度百度公司的90億美元收入中,約有12億美元被重新投入研發。他認為,百度可以利用中國最大的優勢:規模來主導全球的人工智能市場。在基礎層面上,人工智能系統根據經驗數據複製人類學習:無論是駕駛模式,財務行為還是模糊語音命令背後的真實意圖,人工智能系統都能夠很好的理解掌握。數據越多,對算法的訓練就越好。我們的公司將打造一個服務於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公司,這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是一個非常龐大而統一的市場,”李說道。“每個人都講同一種語言,每個人都遵守同樣的法律。

《時代週刊》工作人員在百度科技園試駕了百度自動駕駛車輛,體驗還算不上十分舒適。當遇上垃圾桶或停放的汽車等潛在障礙時會導致車輛經常停下來。這輛自駕車遠沒有準備好:車頂上有一個笨拙的旋轉雷達,後備箱還有會發出呼呼聲的玩意。儘管如此,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平臺Apollo已經被130家獨立製造商所採用,證明了百度在該領域取得的成就。

此外,該公司已經推出了語音識別軟件DuerOS,它對於普通話的識別比人類更可靠。由人工智能驅動的面部識別軟件也是達到先進的水平,它正在被用來通過數字增齡和照片匹配使失蹤的孩子與父母重聚。1月8日,百度準備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推出能夠在簡單的城市道路上自主駕駛的Apollo2.0平臺。在活動中百度聲稱:“人工智能正在以中國的速度改變世界。”

“我們的願景是,人類可以使用人類語言與所有設備進行交互,”李說道。“人類和動物之間的區別在於人類可以使用工具。在過去十萬年裡,無論你發明什麼工具,你都必須學習如何使用這些工具。未來,你將不需要這樣做,工具將自主學習如何理解人類語言,人的意圖。這是未來的模式。

這個未來的設想,很難想象出身在陽泉的李先生提出的。在中國,這個以山西為中心的省份、擁有大約100萬人口的城市,以農業和採礦業著稱。李先生高中的學校只有五臺蘋果二代電腦,可供一千八百名學生使用,所以老師們將電腦使用的優先權與數學成績相掛鉤。他喜歡數學,因此也就“立即愛上了電腦”,他認為電腦是個神奇的東西。”

在北京大學學習信息管理獲得學位後,李在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學位。他最初在“華爾街日報”擔任軟件工程師,之後加入搜索引擎先驅Infoseek。後來在北京大學校園對面酒店的房間裡,李決定回中國建立自己的公司。他說:“我聘請了一位教授和五名即將畢業的畢業生一起研究百度搜索引擎的第一個版本。”

隨後,百度不斷增長市場份額。2005年Google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百度也沒有受到干擾。百度當時在中國的搜索流量超過了40%,而Google只有30%。在2010年穀歌撤出中國時,百度已經擁有了中國 75% 的搜索流量,而 Google 已經縮水至只有百分之十幾。

李說,該公司以政府幹預為藉口。他說:“Google的離開是因為百度獲得了足夠的市場份額。“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事情可能會很快發生變化,所以你真的需要很快做出決定,而問題在於美國公司的決策不是在中國做的。” Google中國的負責人李開復當時說,撤退的決定是“困難的”。你必須決定把你的產品分成兩個不同的產品。這非常痛苦,特別是對於硅谷的企業家來說。

中國14億人口,對於美國商業大佬們是誘人前景,但所遇到的障礙是顯著的。其中主要是遵守中國當地的規定,包括審查制度。例如,Skype在11月中旬從中國的應用程序商店被移除,原因就是沒有遵守新的規定。去年,中國推出了一項新型網絡安全法,在許多規定中,要求外國公司在國內開展業務,需要在本地存儲相關數據。這就是說,中國的法院可以輕易傳喚它。即便如此,也沒有阻止每一個美國的公司進軍中國市場的想法。1月10日,蘋果同意將本地iCloud服務外包給一家中國公司。

李彥宏成為首登《時代週刊》互聯網大佬,百度研究院再添三名大牛

人們對AI的恐懼不僅僅是想要反烏托邦的未來,該技術已經為人類提供給一些自動化工作。無人駕駛技術將被用於長途運輸,這將有可能導致1600萬中國卡車司機失去工作。對於李,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他說:“當技術改變世界時,就會失去很多工作機會,比如蒸汽機的出現。你無法改變這一點,你可以做的是不斷創新,為人們創造更多的新工作。

他建議,中國政府要對世界保持開放,而不是像美國總統特朗普那樣在發展面前開始退縮。白宮限制移民的提議“損害了美國的創新環境”,敦促中國採取另一種方式。我們應該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讓外國人在這裡成立公司,開始創新。但當下而言,李彥宏更關注的應該是他的使命:“讓複雜的世界變得簡單”。

李彥宏成為首登《時代週刊》互聯網大佬,百度研究院再添三名大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