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布,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南京江北新區212億打造超級地下城,項目面積超過新街口10倍多,擁有4條地鐵交匯,超大商業綜合體、綜合管廊全都有……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佩戴5G網絡VR頭盔,身臨其境感受預設環境;在電腦頁面展示16路高清視頻,體驗5G網絡的快速;通過5G網絡與機器人打冰球……在南京江北新區很快也能感受這些高科技的體驗。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今年3月,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項目正式落戶江北新區,這是劍橋大學創辦800年來在中國唯一以大學冠名的科技創新中心。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聯合德國弗勞恩霍夫IPK研究所、與瑞典WINNOC集團合作建設中歐迷你硅谷……

江北新區發展速度顯著加快

延續了創新活躍、增長穩健的態勢

國家級新區效應日益顯現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今天上午,南京江北新區和紫金傳媒智庫再次攜手,共同發佈《2018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報告》。研究顯示,2017年的江北新區綜合創新活力指數達到120.77,相比2016年增長11.48%。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創新活力指數怎麼來的?從創新資源潛力(固有投入)、創新資源建設和集聚能力(動態投入)、創新組織效率(過程組織)、創新驅動成效(產出成效)4個過程維度,創新主體資源、地區經濟基礎、技術資源基礎、人力資源集聚、資金集聚、技術集聚等10個二級測度指標和37個觀察指標。

這麼多指標和大數據的參考,就是為了更為全面地描述江北新區創新活力的內涵。現場,專家笑稱,未來也許會把有多少人嫁到江北新區也作為指數標準。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具體來看有以下亮點↓↓↓

1、江北新區創新資源潛力指數年平均增長約9%,直管區每平方公里創造GDP(畝均產值)是南京市平均水平1.6倍

  • 區域經濟高速增長,直管區集聚效應加快增長極出現

2017年,直管區統計口徑的江北新區GDP達到1068.96億元,佔到南京市GDP的9.12%,每平方公里創造GDP約2.77億元,是南京市平均水平1.6倍;同時,相對2016年,直管區GDP名義增長率達到15.63%,高出南京市GDP增長6個百分點以上。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 加快新型研發機構聚集,配套出臺和落地相應優惠政策

江北新區僅2017年就制定和發佈重大的優惠政策26件。2017年以來,江北新區簽約新型研發機構項目25家,孵化企業數量位居南京市首位。一些新型研發機構已經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可觀的經濟效益,如膜產業科技研究院成功孵化久吾高科、九天高科、久朗高科、久盈膜科技等20多家“膜公司”,其中久吾高科、九天高科已成功上市。

2、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集聚高端人才資源”位居江北新區創新新政之首

位於浦濱路207號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內,揚子菁英專家公寓擁有284間專家公寓,10種戶型,按照酒店標準精裝,可隨時拎包入住,月租金不超過2000元,是目前國內性價比最高的國際化人才公寓;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緊鄰大潤發超市和南京工業大學,距離地鐵站僅約一公里的東南青年匯同心店,不僅提供長租公寓和健身、食堂等功能區,還有1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活動區,滿足青年人才生活、交友、創業等需求。

《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重點推動南京江北新區的海綿城市建設,未來10年江北新區的人口從170萬提升到260萬,城市化率從60%提升到80%以上

  • 形成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集聚效應

2017年,新區人力資源總量超過10萬人,累計集聚培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69名,入選江蘇省“雙創”、“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計劃人才161名,入選市級各類人才計劃630餘人,僅2017年市級以上人才計劃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江北新區新創辦企業172家……形成了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的集聚效應。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 創新資源集聚能力指數增長,呈現廣聚頂尖人才圖景

2017江北新區創新資源集聚能力指數比上年增長7.77%,呈現出廣聚頂尖人才的圖景。2017年,江北新區創新資源建設與集聚能力指數相對2016年增長7.77%,相對批覆前的2014年則增長了15.16%,創新資源建設與集聚能力正在逐漸增強。

從就業機會指數和就業保障指數來看,隨著新興產業的聚集和大量創新創業企業的出現,僅2017年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企業就提供了1萬多個工作崗位,吸收應屆畢業生1401人。

此外,隨著江北新區聚焦主導產業體系,不斷加大“百名頂尖專家領創行動”、海外人才“345”引進計劃以及“創業江北”等人才政策落實力度,江北新區已經呈現出廣聚頂尖人才的圖景。2017年僅江北新區直管區就吸納新增就業人員22319人,與本地戶籍人口的比值達到3.16%,呈現較高的就業吸附和增長速度。

3、江北新區創新產業組織指數年增長率近10%,創新產業主體以基礎產業創新為主,有助於促進江北創新產業的厚積薄發

從2015年至2017年連續兩年增長率保持將近10%的高速增長速度,體現了江北新區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的產業群體規模日益增大,在江北新區產業格局中發揮作用日益重要,區域產業格局不斷優化。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 高新技術企業隊伍不斷壯大

截至2017年末,江北新區全域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54家,其中直管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73家,佔比近80%。智能製造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是江北高新技術企業目前的主要集中領域。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發佈,未來十年這裡將有260萬人口

  • 新型研發機構的區域佔位是另一亮點

為促進企業創新鏈向上延伸,江北新區狠抓知識產權轉化和高新技術人才引進,積極引入和搭建高新技術研發平臺,深入推進“兩落地一融合”,與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對接優質基礎研究資源轉移,逐漸形成江北新區創新創業帶。

4、2017江北新區創新驅動成效指數為125.9,創新驅動成效增長顯著

  • 知識產權大保護的工作格局已經形成

作為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先行區,江北新區已經形成了知識產權大保護的工作格局。專利申請量指標由2016年123.83提升至130.67,發明專利申請量指標持平;專利授權量指標提升尤為顯著,從86.3提升至116.66,整體提升率達到35%以上,發明專利授權量也從106.38提升到124.18,增速顯著高於前期均值;技術合同成交額指標也出現爆發式增長,從108.77提升至135.28,增速遠超前期均值。

  • 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增速顯著加快,處於歷史最高位

2017年新區技術合同成交額44.70億元,相比2016年的35.94億元有大幅提升;經濟產出效益也呈現出高速增長、高質轉化的特點,2017年,包括企業淨利潤率指數、第三產業指數等觀察指標代表在內的經濟產出效益指數也大幅提升,呈現出厚積薄發之勢。

(內容來源/南京發佈 編輯/姚遐琛 實習生/張紫瑞 江北新區融媒體發展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