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早在先秦時期,

傳說有位住在山上的神仙叫武夷君,

而他所在的這座山,

便得名為武夷山。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武夷”一名來歷也有另一說法,相傳上古堯帝時期,彭祖率領族人移居到閩北一帶。當時此地洪水氾濫,到處汪洋一片。彭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帶領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後人為了紀念武、夷兩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脈叫做“武夷”。

公元1143年,14歲的朱熹隨母親來到武夷山,發奮苦讀,19歲便考中了進士,24歲踏上了仕途。7年後,他辭去了官職,開始了貫穿他一生的治學之路。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1183年,54歲的朱熹在九曲溪畔創辦了武夷精舍,對儒家的倫理道德和生活理想進行了完整而深刻的闡釋,構建起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人文

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朱熹曾寫詩“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來稱讚武夷山的無盡風光。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由於朱熹精舍論道,武夷山一度成為中國南方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自然

作為一座綿延500多千米的山脈,武夷山在山水懷抱中孕育了多種多樣的豐富物種,被中外生物學家稱為“世界生物之窗”。也正是武夷山優秀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武夷巖茶獨特的“巖韻”風味,傳遞著武夷山的巖骨花香。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山與水的完美結合,人文與自然的有機相融,使武夷山成為了一個承載天地靈氣的遺世傑作。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1999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武夷山作為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夷山:千年儒風,萬古山水情

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遊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後繼,你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 熹、遊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