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工跳槽記

這是WeWrite發佈的第306篇用戶投稿

By 中讀用戶@ZYMYM

張工高中畢業被分配進了一家制藥企業,那年19歲還是小張。進廠後就拜技高師傅為師,從事冷作工工作。小張上中學時曾在一家機械廠學過工,對機械工作有過初步認知,如今從事此項工作滿心歡喜。於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不懼苦累,同時還悄悄地向相關工種的師傅學技術,好在那時候對這種私下跨工種的學習沒有嚴格的限制,只是強調要注意安全而已。在不長的時間裡就參加過多次會戰、搶修及對外技術服務工作,也算是有了不少見識。

正當小張對自己的工作越發喜歡時,兩年後就因工作表現好,加之文化程度相對較高被推薦上了大學,學化學制藥專業。專業理論學習對一般人而言是抽象而難記的,而小張卻能在學習中聯想起在藥廠工作的所見,使學習變得有趣味,更專心致志。那時他的課堂筆記做得很好,幾乎能把老師講的全部記下來。老師板書前念一下,而小張先於老師前就寫好,課後經常有同學抄他的筆記。而在實習中的動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與就學前兩年多的工作經歷有關。

張工跳槽記

畢業後小張回到原先工作的藥廠,當然工作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先後從事過新品研試、老產品工藝技術改造及生產技術管理工作。還做過科技情報、檔案資料及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也做過許多與各專業相關的臨時性工作。小張是個心輕容易滿足的人,當前輩們對他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讚許時,當同行們找他探討專業技術問題時,當有人遇到難題向他請教時,他就會感到很滿足。

時間一年年地過去了,許多同專業前輩紛紛退休了,領導更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小張變成老張了,大家對他的稱呼逐步轉成張工,年輕的新廠長甚至人前人後稱其張老師。他易滿足的的心態經常保持飽滿,這時他的老朋們中出現跳槽出去的,新朋友中也有跳槽進來的。他對處境艱難欲換個環境以求正常發展的人很理解同情,但對稍有不如意者就跳槽不支持不鼓勵。退了休的同仁在下面的一些小企業裡乾得很歡快,不時地找到張工,拉其入夥,他婉拒之,說當週末工程師可以,跳槽不可以。他總認為廠裡待自己不錯,不應做對不起良心的事。

改革中,曾一度許多企業面臨生死存亡之危,大量職工下崗,他所在企業也是舉步維艱。雖經百般努力但仍朝不保夕,遂採用退二進三之策,將工廠遷至郊外,把原址出讓作城市建設用。同時大幅裁減人員,搞竟聘上崗,落聘者符合一定年齡則按內退處置,許多未到內退年齡的人惶恐不安。此時有朋友勸張工說,他有可靠的朋友需請有能力的人幫忙,已將你之情詳細介紹於他,他很賞識並很想請你去。張工動心了,心想頗時走對不起廠子,此時走為廠分憂,何樂而不為?

因此不參與競聘,而爭取內退,為此倆廠級領導問怎不見競聘材料,希續聘,他說我老了,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吧。

做好了必要的交接工作後,隻身來到省城,工作地點在城裡,曾在這裡念過幾年書,算是熟悉的地方。來之日,正值酷暑炎熱時,張工心想將面對全新的工作夥伴,全新的工作環境,心情也難免有一絲絲緊張,不淨氣的汗珠從額頭上滴了下來。走進辦公區,老總迎了上來,寒宣幾句便領他參觀各處並介紹工作與人員,迎接規格不低。辦公、工作區位於一座寫字樓的五樓上,工作人員是一群年輕的姑娘、小夥兒,只有數名歲數較大些,且大多為外地人。見狀,他的心情頓時放鬆了許多,等待迎接全新的工作吧。

他除上大學幾年離家在外,一直和家人在一起,過慣了與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想不到在離退休沒幾年時,又離鄉背井,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重要性不亞於工作。公司安排與兩個小夥子同住郊外的一套出租房內,下班時倆小夥子帶張工前往住處,走一段路到車站,再轉車,再走一段路才能到小區。路可真不少,比在家去遷到郊外的新廠區只遠不近,他心想,這捨近求遠到底值不值?同室者對他十分熱情,也很尊重,其中一名為部門負責人,多次對他說,老總數次對他們說,張工很有能力,你們要好好向他學習,並更細緻地介紹公司及人員情況。這一說使他的自信心大增,很快與這位新同事、室友交上了朋友。

他與室友相處很融冾,上下班同來同往,下班後途經一個萊場,仨人一起逛一逛,商量著買些萊回去自已做飯做菜。他的生活經驗較倆小夥兒多得多,這做飯事都唯他的主意是從,那經濟結算方法卻是很簡單,每次不論購何物,都由其中任意一人出資,然後記錄在一個公用賬本上,不定期地彙總一次,仨人均攤,出錢少者補給多者就完事兒,無任何糾紛與不快。大家爭先幹著活兒,待做好飯、吃好、收拾完再幹自己的活兒,比一家人還和睦,生活過得挺好的。那位剛與他相處不久就交上朋友的小夥兒,和老家同在較遠農村的女孩戀愛了,其間碰到過一些問題。小夥兒多次主動將詳情告知張工,不僅把他當知心朋友,還把他當長輩。他也把這小夥當自己的孩子,非常誠心地與其商討對策,出了不少主意,後來姑娘、小夥終於成婚,他們高興,張工也很高興。

第一天正式上班就開始了新工作,老總直接安排寫材料,這對不少人來說是有點難的,對張工來說並不是太難的。問題是不熟悉的東西寫起來還是有點難,那個時候電腦很少,寫材料還是在紙上完成。他坐在寬大多人的辦公室裡,雖有一臺一頭在一隻窗內,另一頭在窗外的窗式空調,但效果很差,室內還是熱氣騰騰。他心想,好嘛,一開始就讓幹這,好像是考試呢!其實也難怪,人傢什麼事都有人在正常進行著,就差人做這事,不叫你做叫誰做,誰叫你的朋友為你在人家那兒誇下海口了呢。

幾篇文章寫罷,便參與產品報批工作中的材料工作,有了與多部門人員接觸機會。其實許多工作張工以前多做過,還是熟知的,只不過又看到了其中許多關門過節的巧事。老總挺威嚴,說一不二,員工們沒有不聽話的。老總很會調動人的積極性,經常利用班後時間組織年輕人幹一些突擊性的工作,張工次次不落,且比他人做得更好。老總善攏絡員工感情,每次完成臨時工作任務後都要請參與者吃飯,有時一高興沒有什麼特殊任務也請一些人搓一頓,最喜歡點的兩個萊是鴉片魚和帶魚。

張工從初來時有孤獨感,到經常參加公司的各種活動並未有多少時間,就感覺還是挺容易融合於這個團體的,於是有些拘謹的心情完會放開。同時各種擔子也紛紛壓了上來,其中有些應是領導對很信任的下屬安排的工作。他是個喜歡做事的人,有時甚至攬事,他認為領導願意交事給你說明信任你,同事喜歡請你做事說明看重你。新單位連交要事說明對你的試用期進入考察期,所接受的任務有簡有繁,有難有易,都做得不錯,該進入正式使用期了。當然這期那期都是不言而喻的,他也是事後回想起這一段才意識到的。

要做什麼更重要的事呢?答案終於浮出水面,組建新公司,創辦製藥廠。張工聞之,又驚又喜,曾聽幾個認為被埋沒而不得志的朋友說過,跳槽是為體現自我價值。這從頭開始的工作可是體現自我價值的極好機會,真想不到竟能有這麼好的機會,人言機會可遇不可求還真不假。驚的是這段工作雖大部分與自己的專業實踐相關,但其中也有隻是知曉並未有實踐。且這些工作在較大單位是由幾個部門組成一個班子來做的,自已能行嗎?老總有言,你儘量放開手做,有我們作後盾不要擔心,大大地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張工心善,別人若對他好,必倍還之,暗下決心,定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努力做好工作,以報知遇之情。

建廠之事前期工作已在進行中,只是秘而未宣而已。廠址選在離城較遠的開發區,老總帶他去看過幾次,到了開發區管委會就不太遠了。只見那不太寬闊的瀝青路將大片的土地網格化,其中有的已蓋上了廠房,嶄新整齊劃一的挺漂亮。有的空著,長著一人多高的雜草,整體平整,局部坑窪,還有鄰家建廠時拋棄的較大型建築廢棄物。土質為黃粘土,幹後很堅硬,高高的草叢中常有野雞,受驚動會從草叢中跳起,一聲長鳴在低空中飛行數十米,然後又落於又一個草叢。有的地方有大量的野赤豆、綠豆,其大小也有普通者之一半,或許有良好的食用價值,但無人採集,方圓很大一塊居民全都遷走了。整個地塊面積大,明河溝相對較少,雨季如遇超強度降水可能會排水不暢。

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工程設計已委託醫工院,去看過兩次交流了意見,不日完稿。新建企業註冊登記,跑工商跑主管局也都順利,股權人向公司注資也完成。為項目提供必要的補充材料及新公司的相關材料俱已辦妥。下一步工作就是工程建設,聯繫地質勘探,招工程施工隊,聘監理,簽訂各種合同。再跑與建設工程相關的機構部門,各種手續也在不太長的時間裡辦完。此時張工的身份是甲方(建設方)工程師,負責工程管理及各方的協調。剛融入新團體不久又被派遺遠征建築工地,將面對一批可能有利益衝突的人群,這對他是個挑戰,更是一次考驗。

公司為他配備了手機、照像機和電動車,在那個時候也算是高配了。起初住開發區鎮上的招待所裡,早上騎著車去工地,晚上再回招待所,這樣跑來跑去很煩很無趣。目前乙方及乙方衍生出來的丙方剛向工地運送器材,尚未開工,一旦開工可能不分晝夜連續操作,再住在鎮上的招待所裡就難以顧及。為工作方便張工騎著車在工地四周尋找可借住處,民房都被拆完了,只有廠房那是不可能借住的。範圍再大些,就是大山及山下的河,小樹林及其後面寬闊的公路,還就真找不到。

突然看到有處山腳下有座頗大的山門,它旁邊有些房屋,看上去不像民居。管它是什麼房呢,不妨上前打聽一番,他推著車走近山門,一條大黃狗急吼吼地跑了出來,朝他汪汪直叫喚。不一會兒主人走了出來,喝退黃狗,張工說明來意,房主沉吟半晌不語。張工心想,有門兒了,可能是對方疑惑自己的身份,不敢貿然接納,這裡也算是荒郊野外了,要住進一個人來不可不察。明白了對方的心思遂拿出隨身帶的工程建設文件,合同上的名字與身份證相符,這才放心地租了一間房。

這裡往著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個上小學的男孩,早年從蘇北農村來此地做建材生意,此前接待過像他這樣身份的房客。這裡是個泵站,從山這邊的河裡提水到山上,用以灌溉山那邊的農田,據說土地承包制後就不使用了,這些房子就是這提水站的。泵站廢了,旁邊農田農舍都被徵收了,這點房屋尤如懸在孤島上,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故而以看守泵站的名義給他們住下了。房屋緊靠山腳,到處是大小不等的樹,晚上漆黑一團,起個夜都駭絲絲的,好像山邊樹中藏著什麼,越是害怕還越想多看幾眼。

房東家的大男孩文靜靜的,挺惹人喜歡,其爸媽叫他管張工叫爺爺,他就認真地、大大方方地叫爺爺,而且此後碰到就叫爺爺。張工倒是被叫得有些不好意思,後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真心喜歡這孩子,看著他想起自己的孩子,明年就要畢業了。空閒時和小孩玩兒,給他解答學習上的問題,爺孫倆有緣,關係處得挺好。有一次孩子犯了點小錯,粗暴的爸爸不容分說,抓住孩子就打,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張工見狀一把拉住其父,歷聲喝道,孩子有點錯罵幾聲就可以了,不至於要這麼打。張工這樣護著鄰家小孩,就像對自己的孩子,就真那麼有感情?其實也不盡然,他就是心軟,最見不得孩子捱打。房東深知他的善意,便處處關心照顧他,說這麼大歲數了,孤身一人在外不容易。後來這房東小老闆還和他交上了朋友,經常拉著張工和他喝一杯。

自張工獨赴遠離市區的工地後,公司老總十分關心他的生活與工作,每次來工地都要帶吃的用的,還要帶他到鎮上店裡吃一頓,而且特意多點些萊,說給他帶回去明天吃。有一次公司有事,老總把他接了回去,吃飯前點萊時,老總對眾人說,張工一個人在工地很辛苦,多點些萊,讓他帶點兒回去,他聽了很感動。沒有工作的時候,老總經常給他打電話,往往是他彙報工作的時間少,老總談事情的時間長,主要是說工作方面的各種設想及計劃,有些話講得很知心。領導這麼關心、信任自己,張工在工作生活中再苦再累也不覺苦和累,只是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不辜負領導的信任。老話說得不錯,人心換人心,來工地他沒有向公司提任何要求,若換作別人還不知有多少要求呢。

工程開工了,所建主廠房為藥物製劑車間,按GMP要求設計、建造,輕鋼結構,單層。先做基礎工程,打灌注樁,施工隊由乙方招聘,連續作業法。張工揹著個包,隨身帶著施工圖、合同文件及相機,成天盯在工地上。他常說對此有興趣,學習,學習,怕造成反感。碰到問題就指出,但很注重提出問題的方法,首先是放下身段,說自己不是學此專業的,有點兒懂又不太懂。這樣一來,萬一提出的問題不專業,非但不會讓對方恥笑而不把你當回事,反而會認為你歷害,不敢輕視。這種方法效果良好,發現的問題指出後能及時糾正,準備拍下存在問題不糾正情況的相機,在前期工程中就沒用得上。

建築設計為保證安全必需留有足夠的保險係數,搞建築的人盡皆知,為了經濟效益在施工中做假的事多的是。比方說工程中要澆鑄鋼筋混凝土立柱,設計要求用直徑18mm螺紋鋼12根作主筋,8mm盤元作副筋。這樣的佈筋就實際上就超過強度要求了,換言之佈筋細一些少一點也未必不符合強度要求。正因此類原因,建築施工者才敢做各種文章以降低成本。還是此原因,國家規定施工工程必須聘請有資質的監理公司及監理人進行專職監理。儘管如此還是有漏洞,監理不嚴格按設計要求把控,有的甚至收受乙方的賄賂。也有的還收甲方的好處,這是何故?其實很好理解,有的甲方無合適的人員管理,有的無精力管,想託監理替自己管好,這一行本就有吃了乙方吃甲方之說。張工深知其中的奧妙,心想此工程對投資人是第一次,很重要,對自己也是第一次,很可能是最後一次,決不能出問題,否則誰也對不起。

自從張工負責建廠工程後,各方面的人紛紛找他,為謀取得到建設項目之機會。進駐工地後承建在建工程的施工隊也有人多次找他,爭取承建附屬工程。有的甚至明言不會讓你白忙的,他早就聽說過這裡有許多貓膩,自已決不能沾。首先他覺得領導對自己很信任,不能做對不起良心的事,再說沾上了一點點以後的事就不好做了。對於這些情況,都以自己是被請來臨時幫忙的為由,請直接找公司領導談而拒之,幾次一來就知道在他身上沒什麼文章可做了。他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與這些可能有利益關係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碰到工作的問題敢果斷指出,剛正不阿有底氣。

主體工程開建前,為節省經費未按公開招投標方式進行,選的工程隊行事不太上規矩。因經費、材料、標準、工期等方面的問題,發生的磕磕碰碰不少,給工作增加了許多難度。欲敷衍過去又過不了張工這一關,好不容易進入地坪工程這一段。原設計最上層鋪鋼筋網,瓜子片混凝土澆鑄,鋼筋網離上表面3公分,使用防水材料。甲方認為防水效果不可靠,一個高潔淨度的製藥車間在梅雨返潮季,如控制不住返潮會有大問題,要求將原設計變更為在原有基礎上加一層油毛氈,在油毛氈層之上再澆一層混凝土。甲方按實際要求變更當然是可以的,問題是因變更多產生的人工及材料費用就需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或許因協商結果不如乙方意,在此環節出現馬虎,張工密切注視著並提出問題,可乙方我行我素,不那麼好說話了,認為他們吃虧了。他把這些情況通過相機鏡頭記錄了下來,向公司領導彙報時似乎也沒引起多少注意,大概是自己的要求達到了,不虧。張工認為這千平以上的大地坪施工馬虎不得,若以後開裂也很麻煩且無法彌補。

張工跳槽記

主體工程尚未結束,配電房、危險品庫、汚水池、圍牆等附屬工程相繼展開,張工很忙,顧了這頭顧那頭。施工的人多了,而且沒有以前那麼好管了,明明做得不對,說了他還不服不聽,張工氣得幾次與他們激烈爭吵,而且吵過之後盾還不為他做主,這使他氣餒也不理解。直至事後很長時間才想明白過來,隨著建廠工程的深入,關注的人多了起來,怎知哪一夥後面有什麼背景。工廠是一群人的,並非老總一個人的,他們是生意上的合夥人,都要照顧彼此的相關利益。你為公司的利益與他們爭吵,也不知得罪了誰,你叫後盾怎麼為你做主?說到底正如自己定位的,只不過是被請來臨時幫忙的,老總知你之為人,旁人可不一定知。你還在這兒認真效忠呢,別人還不知怎麼想呢,是不是真有點傻?

其實張工為公司的事真是極盡全力,處處為其長遠利益著想的。主廠房蓋頂後需確定其正負零,以決定地坪塊石下基礎高度,確定取出土還是填入土。按事先定的正負零算要取出土約20公分,施工方問他怎麼辦,張工當機立斷,將正負零提高20公分,不取出土也不填入土,事後得到老總的肯定。一千幾百平米取20公分就是幾百個立方,而且飽含建築拉圾和硬黃粘土,要多少人工,這種渣土放在廠區內又非長久之計還要再運走又要花多少費用,這些有誰知?這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張工早就察看了四周的地形,明溝河離得遠,雨季遇大暴雨可能排水不暢,這正負零提高點後可大大減少被淹的可能,以後又有誰知是他之功。

張工累了,真的累了,唯有回到那相對安靜的“家",和小老闆喝一杯,聊聊天才輕鬆一點。房東家的大黃狗也早就認老張為友了,回來時它迎到門外,出去送一程,他和它的主人聊天時它趴在旁邊看著他,尾巴不停地搖晃著,似乎在說,別怪那次我對你很兇,那時我不認識你。他輕輕地用手拍拍它的腦袋說,不怪你,我們是好朋友,它跳來跳去,高興得尾巴搖得更歡了。難怪有許多人養狗當寵物,它確實通人性。幸好有這麼一個小港灣,否則會更辛苦,能聊上天的人都難找,獨自長時間出門在外真不是什麼好事。

細細地回想著跳槽來此幾年的工作歷程,他覺得總的說來是美好而愉快的。體現和展示自我價值之目的達到了,很感謝老總對自已的信任,給予這麼好的展示和煅煉機會。在原單位的幾十年工作,雖從事過多種,而能力並不侷限於此。說明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可充分發揮,需看有沒有機遇。還說明個人能力與從事工作經歷多少有關,有興趣地工作著和僅為安生立命而工作著是不一樣的。實踐也證明自己不善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非帥才之人,不要試圖努力去跨這個坎兒,當激流勇退。早就聽說過,歲數大者跳槽善始難善終,有了經歷後想想很有道理。需要你時求賢若渴,水倒完了就不是賢了,誰還再求你。所以老道世故者留一手,儘量使自我價值長一些,像老張這麼實誠的人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