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面還是呈現出了「短板」有待加強!!

科技的發展是一個時代進步的象徵。戰機發展到現在的第五代機歷經了多少的磨難。一款好的戰機不僅僅體現在它優良的性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動力方面。說到了動力大家能想到的肯定是發動機的配置。其實不然,再好的發動機如果沒有油在背後支撐也是不能起飛的。那麼戰機的載油量就決定了發動機的航行速度,在戰時就有可能決定一架戰機的“生命”。那麼如何解決這個載油量的問題,方法很多,比如給戰機油箱足夠的空間,但是這樣做的無形中就增大了戰機的“負重”,要知道增加戰機的“負重”,在起飛等的很多方面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更甚者會由於戰機自身重量過重,而無法起飛!

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面還是呈現出了“短板”有待加強!!

那麼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通過自己的“智慧”解決了這一難題,那就是空中加油機的誕生。說道空中加油機,那麼就來講一講我國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我國首次接觸空中加油技術是在越戰中,在美軍戰機的殘骸中發現的不明金屬管,這讓我國的科研人員產生了“興趣”,後期經過仔細研究發現這個金屬管的特定用途。於是在20世界70年代便開始了對空中加油技術的基礎研究,後期由於種種原因被迫中斷,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諸多的空戰中,看到了空中加油機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中國才又拾起了對空中加油機技術的研究,起初我國決定從英國購進組件改裝運-8加油機,但是由於運-8速度比較慢,所以最終選擇了轟-6作為最終的培養對象。到1990年才完成首架轟-6空中加油機的改裝,命名為“轟油-6”,1991年12月31日轟油-6與殲-8型戰鬥機首次對接成功,並且與1995年開始服役。

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面還是呈現出了“短板”有待加強!!

轟油-6裝有一種新穎的戰術導航系統,它是一種雙向採測儀,可以在200公里內自動準確計算出加油機和受油機之間的方位角和距離。這種系統無形當中就提高了戰機在空中加油的成功率。該機在翼下加裝兩個軟式加油吊艙,採用軟管加油方式為殲-8和殲-10空中加油型戰鬥機進行加油。全機可載油37噸,輸油18.5噸,約夠6架殲-8D型機使用。雖然說轟油-6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產加油機的問題,並且為空軍提供了寶貴的空中加油經驗。但是在跟國外的一些空中加油機相比還是存在著一些“短板”,就比如它能為殲-8、殲-10等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這就在對需要空中加油戰機的機型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在比如在輸油量方面等等,與其說這麼多,不如讓我們一起來看下美國的KC-135空中加油機,讓我們來看下我們國產的空中加油機到底欠缺在什麼地方!

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面還是呈現出了“短板”有待加強!!

KC-135空中加油機是美國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出的C-135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這一點倒是都一樣都是改進而來的。那麼重點來了,KC-135加油機可以給各種性能不同的飛機加油,就僅憑這一點就在技術上面高出我國轟油-6許多了,畢竟在戰場上面的情況是複雜多變的,這種對於機型不限制的空中加油機才能很好地適應未來的作戰環境。還有更厲害的,KC-135空中加油機採用伸縮套管式空中加油系統,加油作業的調節距離在5.8米,可以在上下54度、橫向30度的空間範圍內活動,更讓人驚奇的是,它可以同時給幾架戰鬥機加油。當它僅用一個油箱加油時,每分鐘可以加油400加侖,兩個油箱同時使用時,每分鐘可以加油800加侖。該機的輸油濾很高,每分鐘達到975-1690升。它共有10個機身油箱,還有一箇中央翼油箱,除此之外,機翼兩方各有一個主油箱和一個備用油箱。看來這款KC-135空中加油機真是“有備而來”呀!

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面還是呈現出了“短板”有待加強!!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科技也在不斷的發展,從殲-20、殲-31在到002航母到055大型驅逐艦等等的這些發展,令我國處在了各國備受關注的最前端。雖然在這一路走來我們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辛苦,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完美的。風雨過後,就是彩虹。我們在欣賞“彩虹”帶給我們的美麗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很多“短板”,我們要秣馬厲兵,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