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爲這事爭了起來……

 18歲的吳建智在求助信裡稱,14年前,大他兩歲的哥哥吳建早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觸電,導致雙臂截肢。“但哥哥很堅強,生活的不幸沒有讓他放棄。”為了讀書,吳建早學會了用腳寫字,可是因為生活無法自理,他不能去學校。

2006年,吳建早在家等了兩年,與弟弟吳建智一起上學。從此,弟弟成了無臂哥哥的雙手,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哥哥上學的重擔。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哥哥吳建早用腳寫字。巧家縣第三中學老師供圖  

憑著12年的堅持,兄弟倆今年參加高考,分別考出404分、480分的成績,一個過了專科錄取線、離二本線僅差26分,一個超了二本線50分,即將邁入盼望已久的大學校園。可讓他們煩惱和兩難的是,二人的分數高低不同,被同一所學校錄取的機會渺茫。

“哥哥如果沒有我的照顧,就無法繼續上學,我不想哥哥大學夢因此破滅。”弟弟吳建智堅持要帶著無臂哥哥一起上大學。

哥哥吳建早卻不想為了自己,犧牲弟弟的前途。“寧願棄學,也要成全弟弟。”

因意見不同,兄弟倆遲遲未能填報志願。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兄弟倆和父母合影。巧家縣第三中學老師供圖  

“命運讓我失去了一些東西,又讓我得到一些東西,比如世界上最珍貴的兄弟情。”吳建早說,“弟弟是一個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特別懂事的男孩”,12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照顧他,令他很感動,他不想拖累弟弟。“於我而言,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再讓弟弟擔心。”吳建早說。

吳建早告訴記者,從2006年起,弟弟為照顧他上學,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起床,自己洗漱完畢後,又忙著扶哥哥起床,幫哥哥穿衣服、穿鞋子、洗臉、刷牙;放學後,又要端來飯菜照顧哥哥吃完,再清洗餐具;晚上,照料哥哥複習完功課,又幫著洗澡、蓋被子,然後才忙自己的事,總是最後一個睡下……

在他看來,“弟弟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兄弟倆在親戚家中合影。巧家縣第三中學老師供圖

儘管哥哥的生活常常需要弟弟照顧,但在弟弟眼裡,哥哥吳建早是個從不向困難低頭的人,“樂觀積極,待人真誠友好”。

吳建智說,哥哥的人生信念是,“儘管生活給我不幸,但我不能沒有夢想,不能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如果自己能為家庭和社會做力所能及的事,將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從哥哥身上,他體會到強烈的人生意義。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哥哥吳建早用腳寫道:一個人不可以沒有追求,更不能沒有夢想!巧家縣第三中學老師供圖

“哥哥在高考前一個月洗澡時不慎摔了一跤,摔斷了鎖骨。但上完鋼板,他又堅持回來上學。”吳建智告訴記者,哥哥平時比其他人更勤奮、努力,因為他知道別人一分鐘完成的任務,他差不多要兩倍甚至三倍四倍的時間。在考場上也面臨很多常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因為用腳書寫,速度會慢一些,字跡也不是很工整;考試時也比別人更為緊張,分數比平時少了不少。

“我不想哥哥的夢想破滅,不想一個有追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放棄他的追求和夢想。”吳建智說,“希望能和哥哥在同一所學校,既方便照顧他,也不會影響自己。”

事實上,兄弟倆的深厚感情,也一直被學校師生和老鄉們稱讚。在兄弟倆的高中班主任萬太姣和學校音樂老師林琪心中,兄弟倆學習刻苦、感情和睦,給全校師生提供了滿滿的正能量。

萬太姣介紹,哥哥考了404分,離二本線僅差26分,但這對他來說已是非常不易。“況且這個成績也超越學校許多學生”。

林琪告訴記者,兄弟倆家住巧家縣老店鎮法土南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務農為生。爸爸患有糖尿病和股骨頭壞死,行走都存在困難;媽媽半年前還被毒蛇咬傷,才出院沒多久。

“兄弟倆非常懂事,讓人心疼。弟弟因為長期照顧哥哥上學,還獲得雲南省和昭通市的‘美德少年’榮譽稱號。”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弟弟照顧無臂哥哥12年,高考後兄弟倆卻為這事爭了起來……

弟弟吳建智的榮譽證書。巧家縣第三中學老師供圖

萬老師和林老師都表示,儘管兄弟倆上同一所大學面臨著一定難度,但老師們會盡力幫助他們。也希望兄弟倆能被一個好學校錄取,這樣大學畢業後才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如今,隨著填報志願截止時間的臨近,兩兄弟愈加焦慮。他們想找所合適的學校,既有本科也有專科,這樣就能實現兄弟倆的大學夢。

談及對大學的憧憬,哥哥吳建早說,因為身體原因,他想上一個合適的專業。未來也希望能讀研。弟弟吳建智喜歡水利水電、機械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盼望能早日學有所成,為家庭分擔重擔。

記者也向兄弟倆瞭解到,得知他們的故事後,雲南當地一所工商學院找到他們,表示願意接收,並且還會提供單獨的宿舍。目前,兄弟倆還在考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