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領導對員工如此漠不關心?

有房的窮鬼


現在社會比較浮躁,壓力也比較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冷漠了,不僅僅是職場。想起職前菌小時候,整個院子裡的人幾乎都認識,大人們也經常在一起聊天,很有人情味,現在即使是住同層樓,甚至是鄰居,也有可能沒說過幾句話。


回到題主所說的職場,職前菌認為:

不要以偏概全,不是所有領導都對員工漠不關心。

領導的風格有許多種,至少職前菌的職場經歷中,歷任領導們都還是很有人情味的(希望現任領導能力看到~哈哈)。企業文化不同,領導風格有差異,員工們的體驗都會不太一樣。

從企業性質來說,政府事業單位、國企等在員工關懷上普遍做的比民企要好一些。這種單位裡工作,大多數人可能是要工作一輩子的,還有工會組織在專門處理些員工關係的事務,人情味會更濃一些。

而在有些企業不同,人員流失率很高,工作壓力也很大,加之沒有好的企業文化,員工歸屬感不強,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會比較冷漠。


領導有可能精力有限,沒有考慮太多員工感受。

人們總是習慣從自己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在職場中更是如此。老闆要考慮公司的運營發展、業務情況等;部門領導要考慮團隊的業績,老闆的要求,升職的機會等;員工會考慮自己辛苦付出後,公司給自己的是否達到預期。

職場中,人們很現實,對於領導的上級,是可以給他升職加薪的,而對於下級,領導需要大家以業績說話,這樣才能有自己向上的砝碼。

因此,有些領導可能只顧業績而忽略了員工關懷,精力有限,考慮不周。作為員工,有時我們也沒必要太玻璃心。


沒有什麼是應該和必須的,學會換位思考

作為員工,家中出了事,的確是很傷痛的,從人道主義來講,肯定是以家事為先。

但站在公司、老闆、領導的角度,如果你沒有事先請假,勢必影響你負責的相關工作,耽誤一些進度,他們催交請假條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職場人,也要考慮公司的制度、流程,而不是自認為出了大事,就不理會公司了,如果自己沒有精力,可以讓同事代辦,或提前跟公司做口頭請假,假期結束後再補辦請假手續。


對於企業來說,好的員工關係,會加速企業的發展

員工為公司創造了價值帶來了財富,公司除了支付相應的報酬和獎勵外,而更多的應該是慰問和關懷員工的精心、勞累付出。企業要留住人才,除了薪水職位、發展空間的吸引力,還有企業文化、工作氛圍等。把員工當作企業的“家人”,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員工的工作動力也會更強,團隊也會更有戰鬥力。

作為領導,要學習領導的藝術,給予員工更多的幫助與關心,業績的好與壞與基層員工的工作有直接關係,良好的氛圍、人際關係,可以讓員工更自然,工作起來更事半功倍。特別是對於一些情感型的員工,領導對他們的態度、團隊的人際關係等有時比工資更為重要。


更多有趣、好玩、求職乾貨

老司機職前菌等你來喲~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應屆生求職網


為什麼現在的領導對員工如此的漠不關心?

領導對員工漠不關心的原因嘛?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領導對員工漠不關心,但對上級特別是決定他們升遷的領導卻是事事關心,生怕得罪了他們。這些都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社會上一切向錢看,有錢有權有勢拼了命的巴結討好,希望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好處。單位領導其所以對員工漠不關心,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那一畝三分地的土皇帝,所有人都有求於他。員工們決定不了領導的升遷。而且現在的領導好處佔盡,根本不是以前的領導(特別是560年代的領導)了,吃苦之前享受在後,現在是享受在前,吃苦全無,所以大家會在網上看到一種情況,有時候某個領導出事(出意外了)了,大家沒有絲毫的憐愛之情,大都是幸災樂禍。為什麼會這樣呢?正如人們常說的“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心不是一天涼的,樹葉不是一天黃的。那種溫馨有愛的領導和同志關係,早已煙消雲散,不復存在了!


一定會如願的


準確客觀看待社會關係才會讓我們過得更好

我是一箇中層管理者,對您所提的問題很有體會,因為我也會漠不關心……

第一,人有差別,有好領導,也有壞領導

不是每一個領導都是像雷鋒或者焦裕祿一樣的好同志,有些領導責任心強,崗位職責意識濃,但也有些領導只關心自己,只關心上級。更何況,好領導也沒有義務去關心你的一切,就像有一句話說的一樣:撇開工作,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第二,領導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考慮每一個員工個事情

我自己是小領導,我關心最多的,一是基本的工作完成沒有,二是跟領導的關係處理好了沒有,三是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沒有,四是考慮一些生活上的事情,領導跟員工是因為工作關係才有聯繫的,我們每個人考慮最多的也都是自己,比如,你有經常考慮領導的工作好開展不?何況員工那麼多,每個人都用心,那領導豈不是要累死。

第三,不是每一個員工都值得用心對待

事實上是有太多的員工知恩不圖報,很多時候領導是出於情分去幫忙和照顧,時間久了,很多員工覺得領導幫助自己是應該的,是領導的本分,這讓很多領導傷了心,不願再用心對待每一個員工,我也是這樣。

所以說,這種種原因使得領導變得漠不關心,領導也不是鐵石心腸,領導也不是不願意幫助他人。

做人很難,很多東西都是相互的,光想著讓領導對自己好,而自己又不去體諒別人,大家說可能嗎?


滇客哲思


老闆總是說:“公司不是福利院!”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員工付出勞動,公司給錢,這是很純潔的關係。至於誰家裡有什麼事,基本上屬於彼此無關。


01.老闆觀點:員工家事與我無關

老闆只會看員工還能否為公司創造價值,行就幹,不行趕快遣散。至於員工家裡出了狀況,老闆考慮的重點在於——是不是會影響工作效率。如果影響了,那麼就要扣工資,沒有假條就補,補不上就按曠工記錄。

“你一天不在,很多工作沒有人做的。公司不需要給你發工資嗎?”老闆總是很委屈的。


02.員工觀點:你怎麼就沒點兒人性?

員工與老闆觀點總是有些不同,他們會想:“我每天為公司付出這麼多,今天家裡有事兒。你這個沒人性的老闆居然讓我補假條,你太沒人性了!我之前加班你還沒給加班費呢?這個怎麼算!”
其實,
老闆更慘,公司倒閉他不止是失業這麼簡單,還得陪錢,從房租到上家的欠款,再到拖欠員工的工資,都不能少。可是此時,公司多半已經拿不出錢了。
所以,
為了持續正常運營,員工眼裡的老闆都是很無情的。

沒錯!公司倒了你可以再找份工作,老闆可是得傾家蕩產,現在不狠些,就沒有以後了。


03.認知升級:看清基本面很重要

每件事情都有基本面,看清基本面很關鍵,此事的根本點在哪裡,是否與對方有關。
人都是從自己利益出發考慮問題的,老闆和員工都是如此 。員工覺得老闆不關心自己,老闆還覺得員工不好好工作呢!
對於工作這件事的基本面就是:員工出力、老闆出錢,合則聚,不合則趕快找工作。
老闆的人性和人情是留給他家人的,不會給員工。
祝好!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406個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冷漠!現實的社會情況導致人與人之間缺乏相應的關愛與互助。工作單位中,朝夕相處的同事、上級每天共事的時間比家人還多,本應該更加親密卻因為工作的原因越走越遠。領導與員工之間僅僅是利益的互通體,領導沒有必要和義務關心員工個人,更關心業績產出及達成情況。一切以最終結果為管理的大前提,反倒忽略了完成業績人的本身情況。領導給予員工額外的關心是人情並不是本份也絕非義務,領導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精力關注每個人的狀況。漠不關心的做法可以幫助領導在管理的路上一碗水端平。

員工本是基層人物,沒有話語權,領導無需顧及其個人感受。去與留在員工的一念之間,無須多慮;領導都喜歡向上管理,為了確保自己位置穩固,這份心思不如給到自己上面的管理者,從中獲取更好的待遇、發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企業中人員流動性非常大,作為領導無法分出更多的時間給予員工。績效、利益為最高標準的時候,領導眼中很難再容下其他事情。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情況,企業中缺乏一定的歸屬感,每個人都自顧自忙著自己的事情,人與人之間也會存在溝通的隔閡與界限。員工覺得企業不關心自己,企業還覺得員工不能好好工作。互相之間的立場不同,所考慮的問題,處理方式自然不同。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工會的做法不到位。如果單位有工會,那麼工會的做法是欠妥的。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於2017年印發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基層工會是有經費的,包括工會會員繳納工資收入的0.5%做為會費收入,單位還要拿出2%做為工會經費的留成部分,還有各種其他收入。這些錢,是都要用在職工身上的,在第八項第四條中有明確規定:工會會員或其直系親屬去世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金。

二、要看之前的事情是怎麼處理的。但如果單位和工會沒有去探望,並不違法。如果單位沒有明確相關規定,之前單位有職工出現類似問題,單位並未進行探望慰問,那麼前有車後有轍,一視同仁,不會對你進行破例。

三、請假是必須要履行手續的。每個單位都有考勤制度,特別是像醫院這樣時間要求比較嚴格的單位,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也是員工的義務。在考勤制度中,同時會對婚喪嫁娶這樣的假期有明確的規定,督促你履行手續,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四、主管領導和部門領導應該給以慰問。一般來說,醫院人多,領導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做為你的主管領導和部門的領導,應該到家裡進行慰問和探望,在職工家裡發生不幸時,小範圍內安慰一下,能增進感情,更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五、不必太過於糾結這樣的事。其實探望不探望都代表不了什麼,如果你在單位是業務骨幹,探望不探望你還是業務骨幹,如果你是個被邊緣化的老員工,就算領導探望一下,也改變不了你的處境。所以不要太糾結,以免影響心情。


錦瑟的華年


說到領導對員工冷漠更多的時候指的是某個領導對自己的下屬員工漠不關心。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疲於奔命,所以不是每個領導都能保持自己對員工的關心。

題主描述的醫院領導對員工家屬故去沒有表示慰問就是冷漠無情。那麼這世界冷漠無情的人就太多了。醫院的從業人員具有本身的特殊性—見慣了生死別離。多數人可能無法想象醫生在工作時的心裡狀態,對於很多非醫療從業人員來說,很多關於醫療的現象或者行為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但是作為一名醫生,見慣了各種光彩照人背後的不可描述。所以每一名資深的醫療人員面對生老病死都會有一種很容易接受的感覺。話說回來,員工是出來工作的,沒有權利要求單位以及單位的人員對員工個人問題保持關心,現在大家都這麼忙,自己的事情都關心不過來,誰還有多餘的精力去關心你,尤其是你和領導的關係還不好,雖然描述中沒有提出員工和領導的關係如何,但是多年的職場經驗練就的直覺是這樣判斷的。

不排除有的領導確實對下屬員工的個人生活漠不關心,但是更多的是領導為了得到下屬的支持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員工的關懷,但是這種關懷是否出於真心就只有自己本人才會知道了。

職場中領導和員工之間並不一定就是和諧關係,在這個鬥爭無處不在的時代,很多領導和員工之間一直有著明爭暗鬥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也有很多員工非常的有自我意識,對於領導的安排也有著自己的意見,所以很多年輕的員工和上年紀的領導之間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年輕人的離職率偏高也側面反應了這一點。

作為員工,最好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領導不欠員工關懷,只要不拖欠工資就可以,至於關懷,員工又對領導保持了多少關懷呢,玻璃心可不是職場中的好現象。


職場蛙


現在的領導對員工漠不關心,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做人要修身,做領導更要修身的這個道理。

修身的重要性

大家一定都聽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

這話出自於儒家經典《大學》當中,裡面記載了古時候想要當領導,入仕為官的人,必須要先修身,才能去當官治國。

而且,不僅當官的人需要修身,《大學》中還記載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這話的意思是,古時候上至君王,下至老百姓,人人都以修身為根本,以修身為人生的目標。

2000年之後的你,可能無法想象這種人人修身的場景。其實,你去西藏走一走就能看到了。在西藏,修行是人生的目的,是一件人人都要做的事情,吃喝拉撒的同時都在修行。

修身的意義

古時候要求老百姓去修身,特別是做官的人一定要修身,是有其根本道理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追求的是天地萬物為一體,追求的是天下大同。在這樣的大同世界裡,人與人之間,沒有遠近內外之分。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而是如同和樂融融的一家人那樣,讓所有老人能得到善終,讓青壯年能展示才能,讓兒童能夠快樂的成長,大家相親相愛的生活在一起。不僅人與人相互關愛,人也關愛草木鳥獸、大地山川這些有生命的生物。

然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慾,無法完全做到視天下萬物為一體,將別人的父母孩子兄弟,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孩子兄弟。

因此,我們才要去修身,特別是做官的,當領導的人,尤其要修身。因為這些人在單位裡身居高位,一旦受到私慾物慾的矇蔽,不僅會影響到自己,還會影響到更多的人。事實上,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領導不是去管人的,而是去照顧人的,否則就不會有“父母官”這種親切的稱呼了。

小結

你的問題描述中寫道,某醫院一名員工的母親在該院去世,這名員工的領導、醫院辦公室、工會等始終不管不問,冷漠無情。

他們之所以這樣冷漠,是因為沒有將員工的母親視為自己的母親那樣去疼愛,也沒有將這個員工當作自己的兄弟那樣去關心。

他們心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而這種漠不關心,就是由於不去“修身”造成的。


呵呵兩下


很多人都認為在同一個公司或者是環境裡上班,就等於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則要相親相愛,互相扶持。但職場如戰場,職場中並沒有感情可言,而且太過於重感情也不一定適合職場的生存。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領導對員工漠不關心呢?

首先,領導做老好人容易吃力不討好。有個朋友是一個公司的中層管理,性格屬於比較和善的類型,與員工相處的很好。員工結婚、生孩子、家裡有人去世都一定會封紅包。員工平時有點什麼難處啥的,也會特殊照顧。

有次公司要發年終獎,年終獎是公司按照平時的績效考核而定的比例,因為有兩個同事剛工作沒多久,就沒有份額。本來這個事情沒啥毛病,但是他為了讓大家不那麼不平衡,就挪了一些自己的那部分給他們,然後就跟那兩個員工解釋說幫他們爭取了一部分的獎金。結果兩個員工卻情緒很激動,認為他們本來應該拿年終獎,怎麼搞得好像他們是被施捨了一樣,最後鬧得很不愉快。

朋友當時覺得很委屈,為什麼自己明明是為他們好,反而還會被吐槽。原因很簡單,在不牽扯到利益的時候,一切都不會是問題,但一旦牽扯到利益,親兄弟也是明算賬。

其次,領導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在公司的結構裡,是分員工、中層管理、高層管理和董事的,所謂的領導其實是屬於在夾縫中生存的人。如果領導過於關心下屬,而忽略了本就應該履行的公司程序,那麼雖然在下屬這裡得了分,但是在上級那裡又會失了分。

雖然很多人會說,得到了下屬的擁護,領導的位子才能做的更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領導如果想要在公司立足,首先要取悅的人依然是他的上級。一來是上級決定他的晉升和待遇。二來他如果為了給下屬出頭而失了業,下屬未必肯跟他同進退,一起離職去找新工作。

最後,人性所向,要接受這個社會的冷漠面。在現在社會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的很遠,情感也比較疏離。也許在有的人的眼裡,領導是他的朋友,是有存在感情的。但是在領導的眼裡,他們可能也就只是他很多個工作夥伴中的其中一個,不想花太多的精力去關注。

雖然題目里老員工所屬部門的人確實是冷漠無情,但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說,同事的家人畢竟不是自己的家人,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安慰,只能公事公辦。


湯帥


職場潘多拉觀點:關心員工,是一個公司應該具備的最基本文化底線,尤其是涉及到生老病死等方面。每一個員工都有一顆滾燙的心,心寒了,人也該散了。

題中所描述的情況,我覺得非常理解不了,這是怎樣的一家公司,才能做到如此的冷漠和絕情呢?連最起碼的關心和溫情都沒有的公司,很難走的很遠。人和人相處,都是相互的,只有以心交心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在關心員工這方面,我特別佩服老公的國企。這裡,我也特別想說,沒進過體制內,就不要人云亦云的說體制內的種種不好,什麼“浪費生命”、什麼“苟延殘喘”,你們在那呼哧呼哧加班加到吐血的時候,他們卻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就是時間的性價比,不佔用員工的休息時間,何嘗不是對員工的關心?

國企的家庭氛圍做的特別好,過年會把家屬叫來,吃個團圓飯,“一大家子”就感覺有長輩的關心、有晚輩的祝福,真的不一樣,超級溫馨。

上次我生小孩的時候,他們部門四個人包了1000元的紅包表達心意,還全部打電話恭喜;去年家裡有急事,他請假20多天,領導不但沒催他回公司,還打了好幾個電話關心。

他父親來他的城市看他,領導知道後配車去機場接機,然後帶著去吃了當地很有特色的火鍋,還看了夜景。

這樣的企業文化,怎麼不讓人“流連忘返”?他提出辭職,我和他父親第一個站出來不同意,這麼好的公司哪裡去找?他怎麼會不努力讓自己為公司做更多貢獻呢?

職場中,雖然我們和同事都是“合作”關係,但如果人人都能多一份溫情,最起碼能讓我們做事更順心吧,畢竟每天陪伴彼此的時間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呢。

歡迎關注職場潘多拉,更多精彩職場乾貨期待與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