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氣青春」的文化面孔:雷鋒爲何不需要逆襲

張慧瑜

就在《致青春》落下帷幕之際,一部講述90年代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電影《中國合夥人》上映,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其英文標題“American dreams in China(美國夢在中國)”。如果說1993年熱播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講述了中國人在紐約實現美國夢的故事,那麼20年之後《中國合夥人》則講述了中國人在北京實現美國夢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所提到的新夢想學校是一家以培訓英語、幫助青年人出國發家的公司,也就是說通過出售美國夢來實現美國夢,正如學校的著名口號“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這種競爭者文化、這種通過殘酷的“PK”比賽決定勝負的遊戲,成為叢林法則和“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最佳寫照。當比賽變成一場只有少數人能夠倖存下來的“飢餓遊戲”之時,這就是當下年輕人“暮氣青春”的社會緣由。

“暮氣青春”的文化面孔:雷鋒為何不需要逆襲

“暮氣青春”的文化面孔:雷鋒為何不需要逆襲

近些年,在流行文化中不斷地講述著關於狼與羊、獅子與羊的故事,如果羊被吃掉,人們不會責怪狼和獅子的殘忍和殘暴,反而會怪羊太懦弱、被吃掉是應該的,只有從羊也變成狼、變成獅子,才能在“優勝劣汰”的大自然食物鏈中生存下去。這種弱肉強食的食物鏈就是《狼圖騰》、狼性精神的真諦所在,也是《星光大道》、《中國好聲音》、《中國最強音》等選秀節目不厭其煩地講述草根實現美國夢的神話。近兩年,“屌絲的逆襲”成為流行語,之所以需要“逆襲”是因為無法“正面進攻”,也就是說年輕人的上升空間變得越來越艱難,只好劍走偏鋒、選擇成功率更小的“逆襲”。其實值得追問的不是如何提升年輕人的成功機率,而是為何年輕人必須要逆襲,必須往上爬才能有出路,否則就是失敗者(Loser),這顯然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成功者文化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之後的產物。在這裡,可以舉雷鋒的例子作為參照。

“暮氣青春”的文化面孔:雷鋒為何不需要逆襲

雷鋒作為一個60年代的共產主義戰士,在此後的歷史變遷中不斷被改寫和挪用,至今依然是主流文化試圖重塑的英雄典範。人們更多地強調雷鋒做好事、做志願者的一面,而很少提到雷鋒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這就是雷鋒甘心做一個螺絲釘。這種螺絲釘的想象本身建立在把社會看成是一架自動化的機器,每個人就是這架偌大的社會機器運行之中的螺絲釘。這種個人與社會的比喻是現代社會、機械時代的典型想象,一方面可以引申出個人是社會機器中無差別的、永不停歇的零件,另一方面每一個螺絲釘又是不可或缺的部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50-70年代充滿了對現代社會、機械文明的浪漫化想象。作為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有兩個涵義,一個就是雷鋒所做的事情都是普通人可以實現和完成的,不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超人、鋼鐵俠、美國隊長等個人主義的超級英雄,雷鋒不需要變身、不需要蒙上臉,更不需要穿上鋼鐵服,雷鋒是一個人人都可以成為的平民英雄;第二雷鋒即使是一顆普通的螺絲釘也具有生命和生存的崇高價值,因此,雷鋒沒有逆襲的焦慮,也不需要參加PK比賽和飢餓遊戲,也就是說普通人/螺絲釘也擁有不可替代的意義,這是與競爭者文化、優勝者文化不同的價值理念。在這個意義上,“莫讓青春染暮氣”的關鍵在於改變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和只崇拜少數成功者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