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台有多難嗎?

貸款坑很多,經常網貸的總免不了一些糾紛,這時該怎麼辦呢?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有借友說:“如今現金貸馬甲包橫行,一些貸款APP或公眾號上,連客服或聯繫方式也沒有,別說糾紛了,就連遇到點問題也聯繫不到人。”

於是上週就有借友來問掌櫃: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其實不止投訴麻煩,糾紛處理也很麻煩,因為即使是在聚投訴上,投訴量-解決量-解決率也是及不對等的。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點擊放大查看)

在聚投訴的投訴排行榜(周榜)中,馬上消費金融、閃銀、貸上錢位列投訴量前三,但是解決量前三中只有閃銀和馬上消費金融,而就連排行第一的閃銀的解決量也只有45,在解決率排行榜中根本排不上號。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如果投訴也投了,糾紛又沒解決,這時該怎麼辦?

也許就只剩告上法院了。

這不,最近就有個借款人把網貸平臺告上法院的案件廣受熱議,案件源於證券時報的一篇報道: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說的是:

為了還掉四年前做生意虧光的14萬,沒有收入來源的王素芬總共開了8道“口子”——用借貸行業的行話,就是向8個平臺借了錢,以貸養貸,累計借了76萬元,累計應還本息109萬元,滋息33萬,如今還剩下50萬元左右沒有還完。

去年12月網貸整治以來,最新監管要求綜合貸款利息不得超過36%。王素芬發現,手上的合同有不少都超過了36%。

近期,在家人幫助下,她向各家小貸公司和網貸平臺提出以月息三分為條件,結清欠款,並通過法律途徑拿回自己此前多付的利息。

文章從6月14日刊發到截至目前,只有4家網貸接受談判,同意提前還款,並按照36%的利率結清欠款。

不過在溝通中網貸公司普遍態度強硬,寸步不讓,對於返還高於36%的利率一律否決。

另外,多名業內律師也表示,能討回此前多付的利息微乎其微。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從投訴到解決糾紛再到法律訴訟,為什麼網貸糾紛這麼難處理呢?

原來這是因為:

1、網絡借貸也屬於民間借貸

你可能不知道,在司法部門的歸類中網絡借貸其實也屬於民間借貸,因為P2P網貸平臺、小貸公司並非國務院下屬金融監管部門發牌的金融機構,而是受地方金融辦和工商部門管理,所以業務本質是民間借貸。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就決定了合同中對貸款本息的確定。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2、本息算法不同

這個大家都知道了,網貸時要扣除管理費、信息費、諮詢費、手續費、保險費、中介費等非“利息”名目的費用,這就導致了實際借款金額和到賬金額相差很大,最後導致利率的不同。

目前網貸平臺和小貸公司常用的算法是“每期還款=(貸款本金×貸款月利率×貸款期數+貸款本金)÷貸款期數”,也就是“等本等息”。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這一算法沒有減掉已還本金,以剩餘本金為基數計算利息,如果是分期還款的情形下,將使得實際利率要比名義利率高得多,這也是網貸最受詬病的地方。

而在民間借貸案件中是要遵循“用多少本金則收多少利息”,計算利息時要扣除已經歸還的本金。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3、這些區別的後果

後果就是現有的民間借貸法律法規並不完全適用於網絡借貸,因此在網絡借貸糾紛中仍然存在著司法的侷限和監管的無奈,在36%的規定紅線上,網貸公司的一些做法可能是違規,但不一定違法。

因此,在法庭上,法官通常會將債務拆開,利率在24%~36%區間的,法院處於中立地位,即如果當事人自願支付,支付完後悔想要回去的,法院不會支持;相反如果出借人想索要這部分利息,法院也不會支持。但是,利率一經測算超過36%,借款人想討回去,法院將支持。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4、網絡借貸糾紛案件的現狀

掌櫃在最高人民法院旗下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民間借貸”為關鍵詞,搜索到的案件數量超過200萬件。在近10年中,前5年每年判決不到1萬件,但從2013年起,案件數量突然上升,當年超過了2萬件,2017年更是達到58萬件。

而2013年正是互聯網金融興起的元年,隨後P2P網貸平臺也開始遍地開花。因此,可見網絡借貸糾紛案件之多!

但是你知道嗎,在這類案件中卻大都是貸款公司或者放貸人起訴借款人不還錢的情形,因為借款人害怕或跑路而常常不到庭,結果往往是貸款公司或放貸人勝訴。

你知道告一家網貸平臺有多難嗎?

因此,你還以為網貸糾紛處理難是因為網貸平臺太霸道了,店大欺客嗎?

其實除了法律法規上的原因,還與借款人的逃避和不作為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以後碰到糾紛了,一定要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權利。


* 網貸糾紛時你都是怎麼處理的? *

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