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建筑的变化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革命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冲击着整个世界,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已导致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反过来,生产的发展、经济的上升,又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革命。这种互相反馈、互相促进、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现象已在加速进行。建筑领域毫无例外地也在变革,它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前进。这种变革自然首先出现在工业化生产与科学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因此,认识这种建筑变革的规律,分析其变革的趋势,对于预测未来建筑的前景,考虑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看看20世纪60年代前后,建筑上的变革。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

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形势如火如荼,形成了包括大约14个国家,约10亿人口的一个工业化带,虽然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及意识形态,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强调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和大型化。这些原则在建筑领域中的表现也是十分明显的。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1. 标准化

标准化的特点反映为大量性建筑的标准设计,构配件的标准设计,门窗的定型设计,设备的定型产品,结构和施工的定型模式等。甚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建筑理论也都一致趋向于现代主义。

2. 同步化

同步化的特点则在大型建筑公司与建筑师事务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工程的复杂性,他们必须共同工作,互相配合,随时交换意见,改进工作。在施工单位,为了高效率地取得成果,他们必须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安排流水作业,同步前进。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3. 集中化

集中化的特点在大城市中反映最为明显,分散的住宅有许多已逐渐改建为大型公寓和集中的街坊。为了适应城市人口集中的趋势,在建筑组合时也尽可能地把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于是集中的超级市场与商业中心,以及各种集中的文娱、体育类建筑都得到了发展。

4. 大型化

大型化的特点则表现为工厂要求越大越好,以便于缩短生产流程和便于管理,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百层建筑已不稀奇,大空间建筑的跨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社会需要与技术进步结合的产物。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二、20世纪末

虽然工业化进程仍在继续,但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几乎都出现了危机,对于自己的生存前景发生忧虑。于是,就在这种危机时刻,世界上新技术革命的号角吹响了,它给人们输入了新的价值观与对世界建筑发展规律的新认识。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了信息社会,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世界的工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建筑领域中则表现为趋向人情化、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这种新的趋势已对世界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1.人情化

首先,在世界上旧城市与旧街坊的改造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他们对传统的建筑有深厚的思想感情但又不满足于现有的设施,因此,保留原有的建筑外观而改造建筑内部环境,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已成为当代的趋向。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人们对自己的故乡城镇情深意长,对旧城的改造与新区的开辟应是十分慎重的。这反映了先进技术与高度人情化的结合,反映了精神功能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建筑都趋向不同的特点,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气候、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各有不同,自然对建筑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尽管美国、英国、日本都是工业化发达的国家,但是他们对新建筑的创作都在探讨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传统,甚至再次兴起了某种复古思潮,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早已为人们所唾弃。高科技与高情感的结合已是时代的需要。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2.多样化

这一趋势表现为建筑类型、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正朝着多样化、不定型化的方向发展。城市中心区新建的高层建筑与公共建筑更是标新立异,充分发挥了建筑师的创作才能。服务性建筑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商店的日益增加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各种服务性建筑的增加。建筑的多样化势在必行。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3.分散化

分散化的特点表现为城市人口趋向分散到小城镇与郊区,原有大城市趋向地下发展。由于许多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日益恶化,已有不少企业与居民逐渐向郊区与小城镇迁移,希望回归自然,这种现象在美国东部较为明显。如纽约城市人口近年来已有下降趋势,这是和私人汽车增多相联系的。同时,为了改善原有大城市的环境,又不使城市发展无限制扩大,有的大城市已开始发展地下街或地下城,这种情况以东京较为典型。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的结果,农业人口渐渐减少,村庄将逐渐消失,新的小城镇正在大量出现。

4.个性化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20世纪建筑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