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农村不能,也不敢回去!”

第180篇推文 正文:1434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90后:“农村不能,也不敢回去!”

王一小发文专属福利

25了,还单身!你初中同学张三的小孩都上幼儿园了,在大城市飘着干嘛,快回老家!

28了,还一事无成!你高中同学李四都买车买房了,谈什么狗屁理想,快回老家!

当在城市混得不如意时,亲人口中或你的内心是否出现过这样的声音?

但是,来自农村,90后的小年轻,还能回去吗?

90后:“农村不能,也不敢回去!”

【1】

前不久回老家时,听邻居讲到一件事。

Q是我们队的一个男青年,25岁左右,职业不详。

他在去年结婚,今年3月份却离了婚。

婚姻的开始与结束,都与房、车沾上了关系。

结婚前,为了满足女方有车有房的要求,他家向亲戚朋友借钱,勉强付了房、车的首付。

但房、车、结婚三件事凑在一起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无异于“经济破产”。

婚后不久,还贷、还债的压力随之而来;Q的工作不稳定,他的父母也只是普通的农民工,家庭危机很快出现……

Q在离婚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他很少出门,和大家坐在一起也沉默寡言,一副婚姻失败者模样;走路垂丧着头,没了年轻人的朝气。

在我的印象里,Q只读过职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

受制于教育程度与家庭条件的限制,我无法去猜想:他何时能走出这一段婚姻的阴影?他的家庭何时再能支持他结婚?

婚姻背后指向的是男人能给到女人的安全感,虽然婚姻与房车之间并不能划等号,但房车却已成为了促成农村结婚的重要经济条件。

90后:“农村不能,也不敢回去!”

【2】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为什么农村多光棍,城市产剩女”的帖子。

主要观点如下:

没能进入城市,没有稳定工作的农村男性,经济条件差,缺乏经营婚姻的能力。

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男性,因为先天经济基础薄弱,买房、结婚等人生大事一般较同龄人偏晚。

没见过世面的女性,婚姻大事听从父母。而农村越贫穷的地方,越是希望通过嫁女赚上一笔,农村男性买不了单!

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女性,希望摆脱农村,更愿意留在城市寻找自己的归属。

出生在城市的女性,经济独立,偏向去匹配社会价值更高的城市男性。

不同群体原因虽有不同,却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因素——经济条件。

以普世的价值观来衡量,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是人生价值所在,特别是对于男人。

90后的小年轻,正面临买房、结婚等人生重大事项,更需要经济条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90后:“农村不能,也不敢回去!”

【3】

回农村,能创造必需的经济条件吗?

抛开极少数有资源与条件去农村创业的群体,大多数的我们或只能靠打工去积累原始资本;相对于城市,大多数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工作机会少

越是小的地方,越是关系社会;在大城市,只要踏实努力,创造的市场价值越高,就有越多的公司愿意聘用你。

而在小地方,可能为了两三千块的普通工作也得托人找关系,甚至请客送礼。

发展潜力小

农村的发展相对城市缓慢很多,多年几乎没什么变化,无论是接触的人,还是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极其有限。

而在城市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是在一个大公司工作,每天除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外,还能接触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资讯和信息,视野也不断开阔,这些都是农村给不了的。

人生追求降低

知乎上有一个“回农村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的最高赞答案——废了的自己!

每天都赖床到中午,电脑里的学习视频再也没有点开过,有时候放弃洗脸刷牙,衣服也成了大妈款,没有特殊情况不想出门.....

农村相对闭塞的环境,造就的小农思想,大抵也是如此了。

回农村工作,无论是公平性、人生机遇、奋斗意志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对生活已经竭尽全力的我们,是否还有余力来应对?

对大多数普通的农村子弟而言,留在城市,积蓄力量,赢得人生价值的可能性或许会更大。

农村,90后不能也不敢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