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企下崗後自己繳納社保和醫保,退休時工資和在單位退休是一樣嗎?

人面桃花20305


從國企下崗後,如果沒有找專業的社保代理公司參加職工五險,而是自己到戶籍所屬的社保經辦機構或者地稅部門繳納社保,代表著參保身份不再是職工,而是居民或者靈活就業人員,因此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肯定跟在單位退休不一樣。

① 自己以居民身份參加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一年一繳,繳費低,領到的養老金也少。

② 自己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每月一繳,部分地市按檔繳費,檔次越高,退休時能領取的養老金也越高。

③ 找代理公司參加職工五險:每月一繳,享受五險福利,養老保險待遇較高。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或下載【家+社保APP】,更多社保問題找保叔準沒錯。

下崗職工自己繳社保

下崗後的職工自己如何慘叫社保?可以繼續參加社保,一般來說有兩種選擇:

1、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年一繳,這種方式一般來說繳費相對較低,但是老了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少,和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2、以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繼續參加職工社保

我們都知道,退休時能領取的養老金主要由個人參加職工社保的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退休時當地的“社平工資“等因素決定。

雖然都是職工社保,對於下崗職工來說,以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參加職工社保,和以在職職工參加職工社保在繳費基數方面

卻會有一定的不同。

都是職工社保,福利待遇上有哪些區別?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在職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都是參加的職工社保,但是不同的參保身份,享受的福利待遇有哪些不同呢?在職職工以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基數則根據參保地的規定參保。以福建省為例,

2018年1月1日起,無僱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月繳費基數按不低於3100元執行。而在部分其他的省市,靈活就業人員則按檔繳費,檔次越高,則繳費基數越高,退休時能領取的養老金也越高。

因此由於靈活就業人員與在職職工的繳費基數不同,退休時能領取的養老金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代理公司代繳:可參加居住地的職工五險

相比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找專業的社保代理公司代繳,可以職工身份參加職工五險,享受五險的福利待遇。

另外,自己繳和找代理公司代繳,在繳費金額上略有區別。

以廈門為例,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每月需繳費一千多元,而找代理公司代繳只需按照廈門最低標準繳納649.17元,費用還是相差挺多的。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社保相關問題,歡迎關注保叔的頭條號【家加社保】,或者下載【家+社保APP】找保叔哦。

家加社保


從國企下崗後自己繳納社保醫保,退休時工資和在單位退休一樣嗎?

肯定不一樣的,

一個繳的是城鄉居民社保,一個是職工社保。

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雖然屬於社保,但是不屬於一個體系,兩者差別很大。居民社保主要是為本地戶籍無業人員或自由職業者設計的;職工社保是企業為職工共同的五險一金。

職工社保作用

目前積分房子、買車子上牌照、積分落戶、子女上學等都要求有職工社保。

什麼是居民社保?

居民社保主要針對的是本地戶籍無業人員或自由職業者,居民社保只能繳納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其他的險種都是不可以參加的,城鄉居民社保是需要自己全額繳存保費的,而且城鄉居民社保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本地戶籍,所以門檻相對較高。

什麼是職工社保?

職工社保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職工到企業上班後企業與職工共同繳納的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與住房公積金。針對的人群是社會就業人員繳存費用由企業與個人共同承擔。

第一,性質不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性的繳費,必須參加,最低繳費要滿15年,並且要繳納到退休年齡,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屬於自願的參加,對於距離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不足15年的,可以不必繳納到15年

第二,繳費不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按月繳費,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受到社會平均工資300%和60%的限制,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並且繳費是規定的固定數額

第三,計算養老金的辦法不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按照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的,而居民養老保險是根據繳費總額和補貼計算的

第四,領取的年齡不同,城鎮職工養老險,男60,女工50,女幹部55週歲領取,居民養老保險不分男女,都是60週歲領取

第五,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到年齡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不稱為退休,只是領取養老金,

第六,因為兩個保險性質不同,調整養老金不同屬一個文件執行,分別對待調整

第七,居民養老保險,可以根據地方規定,給予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國家補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統一在省市文件規定下執行,沒有政府補貼和集體補貼。

視頻講解: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b9b0008de52cc648715\

社保分析師


從國企下崗後自己繳社保、醫保,退休時工資和在單位退休一樣嗎?!


答:不一樣

以前未實行‘’職工社保‘’,工人到齡在原單位辦理退休手續;拿退休工資,工資是在原單位造“退休工資表”領取的。退休工資主要以這三大要素組成:

①:你的退休時的級別工資是多少級別,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工資級別高低不同,將影響你的退休工資。

②:你的個人身份是幹部還要職員(國企、集體、新辦集體),這裡面學問大了,退休報造遞到上級主管局勞資科;按模式給你套算,將影響你的退休工資。

③:你的工齡長短將你的退休工資打折,以20年、25、30、35、40年及以上,一般為70%、75%、80%、85%、90%……沒有100%的

④:其它各項補貼,地區差一類的補貼。

而社保養老金是以你個人參加的檔次、繳費年限、和退休時當地的“社平”工資,決定你的最終養老金高低。其主要因素有:

①:你初始選擇的檔次,如圖:

②:你的繳費年限,以最低為連續為十五年限計;有20、30、35、40年以上年限越長,計算的養老金越高。

③:你的“個人賬戶”餘額越高,計算的養老金越高。


④:你退休時的年齡也將影響你初始的養老金核算;例如50歲退時除195,55歲退時除175,60歲退時除139;當然了你雖先拿的少,你已少繳多少年費,你先退已先享受多少年養老金。

社保養老金政策是遵循:多繳費多拿養老金,少繳費少拿養老金,不繳費就不享受養老金;公平原則!

供參考!


樹下酒仙


國企的工作人員,只要不是事業編制,繳納的社保和醫保跟其他企業繳納的是完全一樣的。

職工繳納的一般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職工失業後,可以通過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自己交納這兩種養老和醫療保險。

繳費年限是完全可以接續的。唯一的不同就是繳費基數,或者說繳費指數。

以前在國企工作的時候會按照我們的應發工資,以及各種福利待遇甚至會額外提升一部分。所以繳費基數會很高。

而靈活就業人員保險,最高繳費基數也不過百分之百。

由於繳費基數降低,會導致我們繳費年限內的平均繳費指數降低,到時候退休領取的待遇也會降低一些。

這就是主要差距。

另外,如果原先是在單位工作,是有單位拿著本人檔案去辦理退休。

失業之後,一般是有社區幫忙辦理退休手續。所以,個人最好把檔案託管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放心,2015年1月1日起,檔案已經取消託管收費了。

萬一丟失是無法退休的。


暖心人社


謝謝《今日頭條問答、悟空小秘書老師》邀請。

關於"從國企下崗後自已繳納社保醫保,退休時工資和在單位退休一樣嗎″的問題?如果繳費基數一樣,退休工資一樣。

但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最高基數300%繳費,也可以按最低基數60%繳費。因此,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時的工資可以高於、也可以低於與單位在職職工退休工資。

但是,國企職工下崗按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身邊始終伴隨一條下崗失業人員"4050優惠政策"。

即女40週歲男50週年享受"兩大險(養老險包括失業、工傷險,醫保險包括大額險、生育險)"政府直補和報銷60.7%的優惠政策。

前三年政府直補,個人只繳39.3%,之後直到退休,個人先全額繳,政府憑地稅大票直接報銷60.7%,打入本人社會保障卡。

這裡的規律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醫保的最低檔,等於國企職工在崗時工資的60%。如果國企職工在崗時企業不景氣,經批准就是按工資的60%繳費。下崗失業後選擇靈活就業人員的最低檔(60%)繳費,退休後工資基本一樣。

管見了。


世好3


一名下崗國企職工會有檔案在冊,其職工身份不變,在崗其間的工齡包括視同繳費年限都正常有,所繳的社保費正常保留,所不同的是下崗後需自費繳社保了。在崗時單位一般按當地社平工資6o%辦理也就是最低那擋,現在你可以60%,70%80%9o%100%自選,要知道這包括單位應繳部分與個人帳戶部分合而為一由你繳,如果你選了6o%那麼你那年繳費指數就是o.6,若選/Oo%那就是1,相對普通國企下崗職工這是個最高槓,目前每年約1萬多,(繳費額佔繳費基數的2O%各地可能不同)社保局會把你繳費基數的8%計入你個人帳戶,其餘12%叫統籌部分也就是你替單位繳的,一直繳到退休,405o人員會有一些補帖,但會嚴格核實身份和相關手續,應及時辦理,有些地方過期不補。希望對大家所有幫助,謝謝。


楓葉正紅76554837


下崗職工自費社保,到法定退休年齡和在單位正常退休養老金是一樣的!因為下崗職工的視同工齡和在職職工視同工齡同等被承認。也就是說,在社會養老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這兩項上,不分下崗或在職。之前的視同年限與繳費年限並不作廢,不斷檔續繳依然可以合併。不影響退休待遇。

有區別的是,下崗後被視為靈活就業社保。但,靈活就業社保和社會職工社保同類。在職職工享受單位社保福利,而下崗職工則是自費社保。

有網友認為下崗職工的繳費基數比在職職工基數低。這個要分兩方面去說,有繳費檔案的,繳費基數一樣,因為這個是根據原繳費基礎續繳。在未執行養老保險制度之前下崗的,有可能存在繳費基數差異。但單位為職工購買社保大多數是以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0%,而自費繳費是以社會年平均工資的60%為基礎。百分比不往上提,相差不大。企業工資本來就不高。我們這樣想,企業都能給職工發高工資了,還用下崗嗎?下崗職工大多數是企業倒閉。

另外,下崗職工享受下崗特殊優惠政策,也就是4050政策。這個政策就是對符合條件的下崗職工進行社保繳費補貼。前提條件是,必須取得靈活就業證明。這個證明由社區或街道辦出具。補貼最高不超過三年。補貼比例各地方存在高低不同,多數都在年繳費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就是說,符合社保補貼的下崗職工,2016年所繳社保,大概一半左右,(有些地方略高,有些地方略低)進2017年2月份以後可以申請領回。但符合條件的很少,條件很苛刻。有的地方是以吃低保為條件或家庭無就業者。謝謝!


文字已輸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b010004a65a65330f67\

免費解答社保小專家


下崗後自己繳納社保,那就是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參保。你的繳費不像在單位時有單位代扣代繳,需要自己每年去交,交的時候也是自己選擇高中低三檔次的繳費基數,繳費費率也比單位職工要高,因為自己需要同時繳納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而如果有單位的話單位給你交統籌賬戶部分,所以繳費肯定要比企業職工高。

再看待遇,由於自由職業者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一般低於企業職工,所以計算的養老金要比企業職工退休時低一些。


胡觀世事


個人認為交社保分高中低三檔個人和企業交的社保都是最低那檔,退體時工資和在單位退體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