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穆村「哈記傳統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切糕是津京一帶都有的小吃,但天穆的切糕卻有著“層次鮮明、光熒透亮、甜而不膩、粘而不糊”的獨特之處。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小編早晨8點鐘來到順義道天穆東苑小區門口,這時“哈記傳統小吃”車上的切糕已經不多了,只剩下一點“餡條子”和紅豆小棗餡兒的切糕。小吃車的主人叫哈川娜,今年38歲,是哈記傳統小吃的第二代傳人,從父親開始幹到她這輩已經有30多年了,5年前父親把小車交給女兒以後便“退隱江湖”了。

每天與凌晨3點相見

小吃車每天早晨6點出攤,為了確保準時出攤,當別人還都在睡夢中的時候,哈川娜凌晨3點就已經起床趕製切糕和糕乾了,9點收攤之後,10點半開始她又繼續趕製下午出攤要賣的切糕和糕乾,四種切糕和一種糕乾全由哈川娜一人制作。

下午3點鐘,她的小車又準時出現在順義道農貿市場裡,直到東西賣完才收攤回家。回家之後還不能休息,繼續準備轉天早晨的東西。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哈川娜的母親趙明芬十分心疼女兒。起初,趙明芬並不支持哈川娜幹這行,因為她深知這其中的辛酸。“太累了,我太知道這行有多累!”趙明芬說。趙明芬年輕時也是做切糕的一把好手,不僅會做切糕,包粽子、做糕乾全都會。

“您嘴上說著不支持,身體上卻很誠實嘛!”

“我希望她能去上個班,幹這行多累啊!我不希望她受苦。”趙明芬說。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母親幫著哈川娜將做好的糕乾裝袋)

哈川娜的愛人身體不好,每個月都需要吃藥,她還有一個即將上高三的女兒,全家都靠她的手藝營生。

“平時有休息的日子嗎?”

“我們這勤行哪有休息的日子,除非家裡有事,必須得我去,要不我真不樂意休息。”哈川娜說。

真材實料 童叟無欺

現在每天推車出去買的四種切糕分別是“餡條子”“糯米豆餡”“糯米紅棗”“紅豆小棗”。每天製作這四種切糕需要25斤面,10斤豆餡,5斤棗。所有的米和麵都是自己買來現磨,豆餡是由紅豆紅糖熬製成,不添加其他任何東西。所用的小棗,全都是無核紅棗,不用擔心咯牙。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滿滿兩層的紅棗)

“今天賣不完怎麼辦,會留到明天嗎?”

“絕對不可以!我從來不賣隔夜的東西。什麼時候賣完什麼時候收攤。如果當天剩的不多又準備回家,我就送給旁邊的商戶,或者拿回家自己吃。我賣東西從來不‘踹’,要是‘踹’人買,就說明你這東西不好。”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大塊的豆餡碼滿切糕)

糕乾的面和餡也都是哈川娜自己親手製作,為了製作糕乾時保持屋內溼度水汽夠足,無論多熱的天氣,屋裡都不能開空調開電扇,任由一顆一顆的汗珠從脖子後背流下。

1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2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3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4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5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6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7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8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9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10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一屜糕乾大概有10個步驟)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熱騰騰的糕乾出爐了)

早上出攤時,小編恰好碰上了前來買切糕的宋大娘。

您經常來買他們家的切糕嗎?

經常來買,有一陣他們不賣了,當時不知道啊,我滿處找就想吃這口兒。

那您吃他們家切糕有多少年了?

哎喲~這可真記不清了,怎麼也得有十幾二十年了。

他家切糕味道口感怎麼樣?

沒說的,就是好!乾淨還便宜,都是實在東西。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買切糕的宋大娘)

手藝傳承給誰?

哈川娜和哥哥從小就是看著父母幹這行長大的,在耳濡目染中也學會了這門手藝。哈川娜的父母、哥哥、姥爺、舅舅、舅媽全都會這門手藝,也都擺過攤兒,但現在還在乾的就只有哈川娜一人,偶爾母親過來給她幫幫忙。

哈川娜會做的切糕樣式不止這四種,還有“驢打滾”“豆齒糕”“盆糕”等等,但因為製作過程繁複,她一個人的精力遠遠達不到,所以只能賣這幾樣。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天穆村“哈记传统小吃”,叫醒你的味蕾~

“想過以後這門手藝傳給誰嗎?”

“還沒有,女兒馬上上高三了,希望她能考一個好大學。說實話,這行是真累,我父親幹這個,我幹這個,下一輩誰還幹這個,吃不了苦受不了累。”

後記

小編陸續採訪了一些民間手藝人,他們最大的痛點便是“後繼無人”,像哈川娜這個年齡的已經算是年輕的了,50多歲、70多歲的手藝人大有人在。他們既希望自己能夠長久地幹下去,同時也希望能把手藝傳承下去。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希望這些擁有“匠心精神”的手藝人能夠被大家認識熟知,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德才得以發揚和傳承。

點都點開了,

贊一個天穆村“哈記傳統小吃”,叫醒你的味蕾~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