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彩!「非遺」曲藝周在天穆綻放~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藝術司及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承辦的“全國非遺曲藝周走進基層”演出在天穆鎮文化站二樓劇場精彩上演。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非遺曲藝周

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匯聚一堂,老中青少幾代演員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非遺曲藝演出,充分展示了近年來我國曲藝類非遺保護成果,南詞北曲匯聚津門,演出現場各類節目異彩紛呈,讓觀眾們充分感受到了曲藝類非遺的魅力。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赫哲族伊瑪堪《木都力莫日根》)

來自赫哲族的曲藝形式伊瑪堪對大多數觀眾來講看起來顯得十分陌生,赫哲族人在長期的漁獵生活中,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學藝術,其中以說唱藝術——伊瑪堪,流傳最廣、最受歡迎。

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黑龍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區。表演形式為一個人說唱結合地進行徒口敘述,無樂器伴奏,採用叶韻和散文體的語言,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傳承赫哲族語言、信仰、民俗和習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被譽為“北部亞洲原始語言藝術的活化石”。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內蒙古烏力格爾《飛奪瀘定橋》)

內蒙古自治區的非遺傳承人達布白拉演出了一段烏力格爾《飛奪瀘定橋》。烏力格爾,蒙語意為“說書”,俗稱“蒙古書”“蒙古說書”“蒙古琴書”,是集蒙古說唱藝術發展之大成的一種曲藝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及相鄰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蒙古族聚居區。與草原上的蒙古族群眾生活習性一致,這種藝術具有浪漫開闊的氣息。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山東落子《小兩口爭燈》)

來自山東省單縣文化館的齊林華和劉霞兩位老師表演的山東落子《小兩口爭燈》,用純正的山東話配合竹板和大鈸的獨特伴奏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满堂彩!“非遗”曲艺周在天穆绽放~

(京東大鼓表演藝術家崔繼昌先生現場精彩表演)

當晚演出最為精彩的當屬著名京東大鼓表演藝術家崔繼昌老師帶來的原創作品《新勸人方》,熟悉的旋律、詼諧幽默的表演以及精彩的鼓板弦一人演奏的絕活讓現場觀眾們掌聲笑聲不斷,也把本次演出推向了高潮。

非遺曲藝周

本次全國非遺曲藝周天穆鎮專場演出成功舉辦,體現了天穆鎮對群眾文化和非遺傳承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天穆鎮文化重地的重要地位,充分展現了天穆鎮“文化惠民”的理念。

點都點開了,

贊一個滿堂彩!“非遺”曲藝周在天穆綻放~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