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今天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曹操戰貂蟬發了一個關於校園暴力的視頻。題目為校園暴力終於有逆轉了。

視頻裡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群七八歲的女孩子在舞蹈室練舞,其中一個比較彪悍的女孩甲毫不客氣的把乙推倒在地。

老師並沒有發現甲這一舉動,並認為乙不好好練習,而責備她。但這些恰好被乙的爸爸看在眼裡。

放學後,乙跟爸爸展開了這樣一段對話:

乙的爸爸:“跟我說說那個推你的女孩吧!”

乙:“那是妮可萊德,實際上她老推我。”

乙的爸爸:“她老推你?你為什麼不反抗呢?!”

乙:“呃......因為你不讓反抗。”

乙的爸爸:“什麼?我不讓?”

乙:“你說我應該跟她和平解決。”

乙的爸爸:“我有時候就是.....我怎麼能......去他媽的和平解決吧,聽著,你得把她狠狠地摔倒,然後揍一頓!”

於是乙在甲又一次欺負她的時候,把她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從此,甲再也不敢欺負乙了。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類似的事件,網上流傳的這個故事更為大快人心!

在重症室工作的媽媽,接到學校的緊急電話,說自己的女兒把同班的男同學打了,事情有點嚴重。於是這位媽媽匆匆趕到學校。

校長:“您終於來了!”然後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這位媽媽說了一遍。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這個男生彈了她女兒的內衣。然後她女兒就朝那個男生的臉上打了兩拳。在他們的描述中重點突出了是她女兒太過分!

這位媽媽頓時覺得三觀被顛覆,反問道:“所以你們叫我過來,是想要知道我是否以性騷擾的罪名起訴這個男同學嗎,並且以管理失當的原因起訴學校嗎?”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當這位媽媽提到性騷擾時,在坐的所有人都可惶恐不安了。

男來師說:“這位家長,沒那麼嚴重”

教導主任:“您反應過激了”

校長:“我覺得您理解錯了重點”

這個時候她 又仔細詢問了女兒,重新得到了新的信息。這個男孩一直在彈她的內衣,女兒讓他停止,但他不,女兒就告訴了這位男老師。

但是男老師覺得有趣,讓她不用理,結果那個男孩又開始彈,還把釦子和內衣都彈開了。直到女兒打了他,他才不彈了。

這時媽媽氣壞了轉向男老師:“你過來,讓我摸一下!”

男老師立馬拒絕。

這位媽媽說:“看來你是覺得不合適,那你現在去彈一下教導主任的內衣,看看她會怎麼樣,或者你來彈一下我的內衣。難道是孩子,這事就成有趣了?”

校長聽完媽媽的話,馬上說到:“女士,問題的重點是您女兒打傷了另一個孩子。”

這位媽媽:“她打人是出於自衛,因為那個孩子對他進行了性騷擾,她已經求助了,但是老師並沒有幫她,她只能靠自己還擊,你們還想讓她怎麼辦!”

媽媽把女兒帶回了家,並把這件事情報告了董事會,他們保證會嚴肅處理這件事。她同時也報告了負責監管學校的政府機構,他們會聯繫學校進行調查。她的女兒也被調到別的班級。

一時之間,這位媽媽成就了一段佳話,網友紛紛為她點贊。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當今社會校園暴力不斷頻發,“一名女生被多名同學掌摑”、“一群女生聚眾輪流毆打一個女生,逼迫她下跪,用腳揣,扇耳光”、“一名患有小兒麻痺症的男生被辱罵,勒索錢財”像這樣的的新聞,我們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洗腦一次。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就會想起我初中的時候的經歷。

初中的時候,學校裡條件不好。尤其到了冬天,晚自習後,天又黑又冷,我跟同村的幾個同學就在校外的工廠裡,租了一間大房子。一星期回家一次。

大概是初二的時候,學校裡,流行起了一種“大姐和大哥”的叫法。一幫女混混還有一幫男混混會堵住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同學要錢。不給就打一頓。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麼兇殘。但我也是對那些人唯恐避之不及。

到現在我都想不起來我是怎麼招惹了那個稱為“大姐”的人,我只聽說她要到我的宿舍找我算賬。

於是大冬天,晚上7點半,我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往家趕。父母甚至不會好奇,我為什麼住的好好的就回了家。我也從未像他們提起。但是內心的恐懼和無助,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以至於後來有人對我大聲說話,我就害怕。

第二天,我回到宿舍,我看到被子上撒了水,還有腳踩的泥印。從那一天我再也沒回到過宿舍。直到初中畢業。

所以每每看到校園暴力,我就會擔憂我的孩子。

可在當時我為什麼不向父母求助呢?大概在我的潛意識裡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父母沒有正確引導,反而責怪我膽小怕事,或者是埋怨我先招惹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讓他們平添很多的麻煩!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我們從以上的幾個故事可以看出孩子在學校受到暴力的時候,來自父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做法直接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的受氣相都是從家裡帶出來的,一切的根源都在父母那裡!記住,每一個孩子和自己的家長都是完全平等的,是各自獨立的人。

心理治療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魏琪潔也說:“被欺凌者往往是跟那些不夠自立,讓人感覺很軟弱很窩囊的孩子,還有單親家庭,以及不愛學習,或者外貌、身材跟別人不太一樣的,有些胖胖的小女孩,小男孩受欺負的概率會更高一點。”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讓孩子獨立,自信,同時還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其次平常多關注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行為,最早的覺察到孩子的異常。

孩子被欺負了,比打回去更有效的是父母的態度!

如果孩子真的遭受了學校的暴力,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和安慰孩子,幫孩子度過難關,千萬不要說:“你怎麼那麼窩囊,你太膽小了,”這樣的語言去刺激孩子。

我們要告訴孩子,遇到困難一定要找到老師,尋求老師的幫助。如果老師也不幫忙,那就做一個有力的還擊!如果自己真的被打了,實在不行就打回去!

這就像一個人皮膚受傷感染潰爛,如果不狠心把創口剜去,而只是忍著痛,會發生全身感染,會要命。這樣算來,雖然落個難看的疤痕,至少能保命。不要認為自己膽小,要開始變得勇敢。

當然這份勇敢應該只針對那些明目張膽欺負你的人。而且要注意下手的分寸和位置,不要打要命的地方。

校園暴力對孩子的危害非常的嚴重,會導致孩子身心損傷,發育障礙,厭學,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死亡,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尋求法律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