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全球矚目,這些風險你需要知道!

2017年12月29日,中國銀監會對涉及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件的13家機構開出罰單,共罰沒13.41億元。

之前的12月8日,廣發銀行因在廣東惠州僑興集團私募債發行過程中的違規擔保行為,被銀監會處以7.22億元的鉅額罰款。這是銀監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對單家機構開出的最大罰單。

“招財寶”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6年12月底,“招財寶”平臺發佈公告稱,其平臺發佈的“僑興電訊”和“僑興電信” 第一期至第七期私募債出現逾期,原因為融資企業資金週轉困難無法按時還款。

從表面上看,每個環節有保險機構增信,資金週轉困難時還能“變現”,產品設計堪稱完美。但表象之下隱藏著多種風險隱患和違規行為:

一是私自拆分私募債務,規避政策限制。

二是未履行好准入管理和風險控制職責。

三是風險提示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充分。

四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缺失。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摘選自2018年2月5日《財經》雜誌

互聯網金融全球矚目,這些風險你需要知道!

傳統金融風險是金融機構廣為關注的,風險大多來自金融機構對借貸人的信用信息掌握不足。而對存款人而言,由於有國家和政府信用做背書,基本不需要擔心資金安全。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企業對數據、信息、技術的掌握使其可以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瞭解用戶信息,風險大大降低,而對用戶來說,互聯網在解決信息不對稱方面的作用效果並非如此明顯,反而由於技術的複雜化、模式的多元化、主體的分散化,用戶瞭解互聯網金融企業本身及其運作模式、資金流向、信用狀況等信息可能反而增加了難度,風險可能相應增加。

互聯網金融全球矚目,這些風險你需要知道!

互聯網金融風險主要包括政策法律風險、監管風險、交易風險、技術風險、認知風險等類型。除了對互聯網金融企業或客戶本身產生直接影響,其風險也可能傳導至傳統金融行業及實體經濟。

互聯網金融全球矚目,這些風險你需要知道!

互聯網金融突破傳統金融形式,在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其產品存在複雜多變性,增加了交易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消費者對產品認知存在偏差,同時企業內部一些部門也不能做到信息共享,這容易導致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管控不足。此外,

從眾心理帶來“羊群效應”易產生道德危機。在監管不利前提下,互聯網金融企業違規現像逐漸被視為正常存在,這種行業違規能為金融機構帶來利益,導致互聯網金融機構明知違規也不願意放棄。這種從眾心理造成的“羊群效應”對整個互聯網金融體制的破壞是長遠的,也加重了互聯網金融風險。

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加強監管是無疑的。要注重功能管理,有效解決“誰歸誰管”問題,能從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業務中查找資金來源,將整個銷售運作環節進行管理鏈接,理清經營實質,使各個環節都能接受行為準則和監管要求。

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產品治理干預力度。這需要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對金融企業推廣商品進行干預,從互聯網金融商品整個流通過程進行全程干預監管,消除金融商品在整個流程過程中給金融消費者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使產品質量更透明,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最大化保障。

—— 劉東教授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興保在第一財經《中國經濟論壇》中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明確新金融的金融本質屬性,建立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制度。二、理順監管機構,賦予地方監管的職權。三、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和退出機制。四、從法律上明確新形勢下非法集資的特徵和邊界問題。五、加強監管的公開、透明度建設。

互聯網金融全球矚目,這些風險你需要知道!

互聯網金融全球矚目,這些風險你需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