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解決基層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遠程醫療體系建設毋庸置疑成為重要抓手。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又名“上海腫瘤醫院”,下文簡稱“腫瘤醫院”)攜手醫療信息產業領先企業京頤集團共同打造國內最早的專科分級診療平臺,覆蓋腫瘤醫院各分支機構、合作醫院、上海及周邊各區縣二三級醫療機構等,藉助該平臺逐步將腫瘤治療的先進理念推向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為更多的腫瘤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打造區域腫瘤專科醫聯體,提升醫療輻射力、影響力

作為國內腫瘤專科醫院的翹首,腫瘤醫院每年的門急診量在呈幾何數增長,2017年這一數字達到133.97萬人次,不僅增加了醫院門急診管理壓力,也提高了患者的就醫成本。因此,醫院亟需通過分級診療的方式分流患者,讓患者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就醫。本著服務更多腫瘤患者的原則,腫瘤醫院建設了由其主導的醫聯體遠程醫療平臺,實現醫聯體內診療信息互聯互通,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會診、MDT會診等服務,方便患者看病就醫,提高醫學科研技術水平。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截至2017年底,已有上海市五區11家江蘇4家醫院加入了腫瘤醫院醫聯體,江都人民醫院是首批接入醫聯體的醫院之一,應用成效顯著。

江都人民醫院接入遠程醫療平臺,實現“隔空千里”遠程會診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江都人民醫院於2017年底正式加入腫瘤醫院醫聯體,藉助遠程會診平臺,江都人民醫院醫生與腫瘤醫院專家實現了“面對面”無縫交流,探討患者病情,進行影像傳輸、報告實時共享和解讀等。江都人民醫院相關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判斷,如有遠程會診需求,經過申請,可以從腫瘤醫院專家庫裡,安排單個專家會診,或者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權威專家的醫療服務;對於遠程醫療需要轉診的患者,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轉入腫瘤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腫瘤醫院攜手江都人民醫院成立了腫瘤醫院揚州分中心,設立腫瘤特約門診,腫瘤醫院知名專家定期來這裡坐診、查房、手術、教學,加強了醫生與醫生間的協作交流,提升了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揚州分中心特約門診

遠程會診惠民生,提升患者獲得感

隨著腫瘤發病率的升高,腫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長,腫瘤治療已經成為了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成因。根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其中有270多萬人是農村患者。曾經這些農村患者的80%都是地市級腫瘤醫院的服務對象。

在腫瘤面前,患者迫切期望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斷和治療。然而,患者自身身體情況不佳、家庭經濟困難以及“大醫院”掛號難、找專家難等等諸多因素都成為了患者和家屬不可承受之重。

遠程醫療給腫瘤患者帶來福音。近日,江都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實時連線腫瘤醫院遠程會診中心,進行了一場遠程MDT(多學科協作診療)。

今年56歲的X女士曾是乳腺癌患者,5年前在江都人民醫院進行“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後經過化療等一系列治療,並進行門診隨診,恢復尚可。

今年1月中旬患者檢查PET-CT顯示全身多處轉移,並在其他醫院住院治療,但因化療反應大,未完成化療,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形成腹水,轉入該院腫瘤中心。

為了更好地救治該患者,提供權威、可靠的治療方案,在江都人民醫院遠程診療中心,放療科、腫瘤科、普外科、甲乳科、病理科等十多位專家與腫瘤醫院乳腺多學科專家團隊隔空展開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共同商討明確患者下一步的診療方案。經過20分鐘的遠程會診,在腫瘤醫院專家建議下,目前,該名患者正在江都人民醫院進行下一步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派出強大的會診專家陣容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進“隔空診療”惠及百姓健康

腫瘤醫院攜手江都人民醫院開展的MDT遠程醫療大大降低了患者舟車勞頓之苦,實現了其會診的病例數據納入專門的數據庫,同時,多學科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對病例進行分析討論,給出診斷和治療方案,使患者在原地、原醫院即可接受知名專家的會診及在其指導下的治療與護理,從而節約患者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支出,解決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真正做到惠及民生。據初步計算,與專程去上海就診相比,患者藉助腫瘤醫院遠程會診平臺可節省近三分之二費用。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打造的遠程會診、MDT會診、診療信息共享服務等多種服務於一體的醫聯體信息化平臺,為分級診療制度尤其是專科分級診療在全國的推廣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優化醫院醫療資源,加強了醫聯體內成員之間的交流協作,提高了醫聯體專業實力,為更多腫瘤患者帶來福利,減輕他們的醫療費用負擔,構建了“大病不出縣、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