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的今天,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蔣民華與世長辭

七年前的今天,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蔣民華與世長辭

圖為蔣民華

蔣民華生於1935年(中華民國二十四年)8月16日,浙江臨海人,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功能晶體研究和開發的先驅者和帶頭人之一。2011年5月6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與世長辭,享年76歲。

七年前的今天,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蔣民華與世長辭

中間為將明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蔣民華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2年,畢業於臨海回浦中學高中部,蔣民華的父親便變賣家當,送他到杭州參加考試。蔣民華嚮往北方,考上了還在青島的山東大學化學系。20世紀50年代,到蘇聯去留學是中國國內萬千學子的最大心願,蔣民華也不例外。層層選拔考腳頂利通過,到北京參加俄語培訓也已經達標。然而,僅僅因為一個“莫須有”的原因(蔣民華有一個遠在臺灣的素未謀面的姑父),年僅18歲的蔣民華未能通過政審,只好帶著失望和惆悵歸來。1956年2月,蔣民華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因成績突出,蔣民華獲准提前畢業,並留校任教。學校也對這位追求上進的年輕人格外器重,決定派他去廈門大學向著名的化學家盧嘉錫教授學習晶體學。1956年至1964年,蔣民華任山東大學化學系助教、講師。
1964年至1978年,蔣民華擔任山東大學晶體生長研究室主任、副教授。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十年動亂開始,山東大學晶體生長研究受到很大的打擊。蔣民華被扣上走資產階級白專道路的帽子,白天挨批鬥,但他晚上仍不間斷的搞晶體實驗。1977年10月至1979年12月,蔣民華留學於前聯邦德國科隆大學結晶學研究所,並於1980年作為訪問學者。1978年至1993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所長、教授。1987年至1998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1989年至1996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1990年,蔣民華應蘇聯科學院的邀請,先後在蘇聯科學院結晶學研究所和哈爾科夫全蘇單晶研究所訪問和講學。199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七年前的今天,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蔣民華與世長辭

圖為蔣民華院士跟同事討論

蔣民華長期從事人工晶體的研製工作,1958年以來曾主持、直接參加和指導了20多種高新技術單晶的研究工作。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蔣民華和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從生長水聲用的水溶性壓電晶體人手,成功地培養出酒石酸鉀鈉(KNT)大晶體,在此基礎上他主持了生長難度更大的磷酸二氫銨(ADP)單晶生長規律和生長技術的研究,解決了ADP均一大單晶的生長問題,研製出ADP大單晶被海軍科研部門用於“聲納”,該晶體獲得國家三委(計委、經委、科委)的工業新產品二等獎。

七年前的今天,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蔣民華與世長辭

蔣民華

20世紀70年代末,蔣民華指導他的第一個研究生從研究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基團和性能的關係入手,以尋找透紫外較好的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為目標,在大量篩選工作的基礎上,集中在具有手性結構的天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中探索,根據合理的材料設計思想,較好地解決了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探索中存在的共軛基團非線性效應和紫外透光特性互相制約而產生的困難,終於找到了一種新的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L精氨酸磷酸鹽(LAP)。該晶體不僅具有較大的非線性極化率和短的吸收邊,而且還具有高的抗光傷閾值和易從溶液中生長出大尺寸晶體的優點,LAP的發現引起了國際上的重視,1986年美國由48名著名非線性光學專家參加的馬里蘭會議紀要認為LAP是目前最重要的六種非線性光學晶體之一。1988年該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發明一等獎。

七年前的今天,我國著名晶體材料學家蔣民華與世長辭

圖為蔣民華院士的葬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