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巴基斯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關於巴基斯坦,許多回答者都是關注國情條件,以及它和中國的關係。我講講巴基斯坦的歷史。考察歷史,往往能看到一個國家的發展脈絡。

巴基斯坦不是“自古以來”的國家,它的歷史很短。從古代到近代,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印度,小部分地區屬於阿富汗。印度河不在今天的印度,而在巴基斯坦。這個國家的建國史不到七十年,有建國思想也不過一百多年。巴基斯坦是清真之國,穆斯林佔全國人口的95%以上。考察巴基斯坦,可以從印度半伊斯蘭化說起。

印度和阿拉伯半島之間,隔著並不太寬闊的印度洋,兼有季風氣候便利,阿拉伯航船很早就抵達印度。兩地交流一直很密切。阿拉伯數字原本是印度人的發明,阿拉伯人將其傳到歐洲,才通行世界。

公元7世紀初,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起,開始有穆斯林抵達印度,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印度的宗教自古就很發達,本地人民信奉多神的印度教。從來是他們向阿拉伯文化輸出,現在反過來傳教,算怎麼回事呢?伊斯蘭教興起前一百年,在印度次大陸基本沒有影響力。

宗教傳播通常伴隨著刀劍。將近一百年後,穆斯林軍隊席捲中西亞,印度暴露在穆斯林面前。這一回,他們面對的可不是和平的傳教士,而是精悍的穆斯林騎兵。首當其衝的,正是印度西北地區,即今天巴基斯坦。

印度西北山區並不陡峭,沙漠也不廣闊,這和中國邊疆形成鮮明對比。兩千多年來,北方的軍隊從開伯爾山口源源不斷打進來,穆斯林如法炮製,循著這條路線發動聖戰。印度的西北地區全盤伊斯蘭化,包括古文明遺址的印度河流域。當然,印度從來不是統一國家,穆斯林在北方獲得統治地位之後,征服的腳步也基本停止下來。

近代以前,印度西北有雅利安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還有阿富汗的普什圖族。民族很複雜,宗教卻很單一,他們都信奉伊斯蘭教。在印度中南部,本土宗教還是根深葉茂的存在。穆斯林王朝更迭了好幾個,格局基本沒有改變。國王皇帝信仰伊斯蘭教,封建主、商販、手工業者和底層民眾,他們還是信印度教。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混雜居住,這就是英國人到來之前的情形。

順便說一下孟加拉,即原來的東巴基斯坦。孟加拉位於恆河入海口,也是南亞穆斯林的聚集地。阿拉伯人有經商優勢,從很早開始,他們就在這裡經商傳教,生息繁衍。穆斯林的人口增加很快,皈依者越來越多。當印度西北全盤伊斯蘭化時,孟加拉也出現吧獨立的蘇丹國。16世紀後期,孟加拉蘇丹國被莫臥爾帝國吞併,印度北方的穆斯林地區連成一片。

穆斯林在南亞次大陸取得巨大成功,公道說一句,除軍事征服以外,還有其他優勢。印度教種姓壓迫很嚴重,伊斯蘭教具有更多平等主義色彩,他們對民眾日常更為友好,人身束縛也輕一些。印度教已歷兩千多年,老邁腐朽,伊斯蘭教的組織形式則相對簡單。信仰伊斯蘭教,沒有苛刻繁瑣的宗教儀軌,徵稅額度也比較低。上層統治者採取了較寬容的宗教政策,很多底層人民甘為驅馳。這些也是莫臥爾帝國取得印度文明頂峰的原因。

英國人殖民印度期間,採取比莫臥爾皇帝更嚴格的宗教寬容政策。一方面,印度宗教大格局沒什麼改變,印度西北和孟加拉依然是穆斯林集中區;另一方面,不同宗教民眾的混雜居住更為普遍,並且習以為常。極端宗教徒當然存在,卻被英國人牢牢壓住。大部分時間裡,英國殖民當局的本國士兵不足萬人,他們控制著數十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混編的本土聯軍。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英國文官就能控制多個土邦王公,沒有正確原則和高超的統治術,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19世紀後期,反殖民的民族情緒在印度醞釀。印度民眾渴望獨立,穆斯林知識分子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提出“兩個民族理論”,即信奉印度教的是一個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則是另一個民族。既然要脫英獨立,就沒有必要再捆綁在一起。1906年,“全印穆斯林聯盟”成立,這個組織表面代表全印度穆斯林的利益,它的最高目標是建立穆斯林國家。

巴基斯坦的國父穆罕默德·真納,他是“全印穆斯林聯盟”領導者。一開始,真納也是印度國大黨成員,他一直在勸說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團結,以便於從英國人手裡爭取到獨立。1920年代,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印度教徒主導了獨立運動,將真納領導的“穆盟”排斥在外。心理受到傷害的真納退出國大黨,全身心投入“全印穆斯林聯盟”的活動中。

巴基斯坦是人造的國家,知識分子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真納本人是知識分子,還有許多人不為外界所知。

比如說,巴基斯坦的“文學之父”伊克巴爾,此人是著名詩人和哲學家,當過全印穆斯林聯盟主席。伊克巴爾用文學表達穆斯林的建國渴望,影響很大,不僅上層視其為精神偶象,底層民眾也深受感染。英國人搞印巴分治前,伊克巴爾已在全印度灑下了獨立的種子。因此,很多人把他視為巴基斯坦的“第二國父”,僅次於真納。

再比如說,拉赫馬特·阿里,此人出身在英印旁遮普邦,家境優越,曾在英國留學,並獲得律師資格(這一點倒是和甘地相似)。拉赫馬特·阿里虔誠信仰伊斯蘭教,他主張全印分散的穆斯林民族聯合起來,成為統一國家。他連這個新國家的名字都想好了,叫巴基斯坦(Pakstan)。Pak在波斯語和烏爾都語中,都有“聖潔”之意,stan通常指穆斯林“…之地”。合起來就是“聖潔之地”,很美好。Pakstan 還是五個穆斯林地區的首字母縮寫:旁遮普(Punjab)、西北邊境省(阿富汗/Afghan)、克什米爾(Kashmir)、信德(Sind)和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後來加上i,以便於發音。

1947年,大英帝國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巴基斯坦和印度於8月14日和15日分別發生獨立。這兩個國家的對立從獨立那一天就已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