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最近小編髮現,身邊很多年輕的家長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明明吃得好,喝的也不錯,體質卻一點也沒增強,經常生病。小編覺得,現在的家長們應該是忽略了孩子的體質的問題,與營養的吸收沒有什麼關係。現在的孩子積食的情況容易多發,很容易把孩子的體質給傷害了。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積食引起腹瀉,止瀉藥治標不治本

積食後的孩子在消化上有很多方面的問題,腹瀉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營養無法吸收,生長髮育上就會出現問題。積食之所以能夠產生腹瀉,是因為孩子脾胃積食後產生臟腑熱燥,胃內過熱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會受到影響,食物會以腹瀉或者痢疾等形式排出。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積食影響免疫力,恢復調理會很慢

孩子積食後,睡眠不安,會出現驚醒、夜哭、磨牙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孩子睡眠質量,從而導致了孩子的抵抗力下降。積食的直接危害是能夠讓孩子躁動不安,所以睡眠不安,食慾變差,嚴重的積食會難受到哭鬧並存,自然體質也不會好到哪去。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積食引發咳嗽,長時間造成肺炎

孩子積食留在體內日久熱化,當胃熱走到肺部時,會引發孩子的咳嗽、哮喘。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有肺炎的情況。這些都是因為胃熱襲肺,肺氣得不到良好的宣降所導致的。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積食後會出現,面色不良、頭髮枯黃、身體消瘦、多汗寒冬、感冒咳嗽等都是問題,都是積食造成的脾胃不和,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孩子積食後,醫生總會建議家長,先給孩子調理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先祛積食,在強脾胃。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1.飲食在於均衡,不在於“高端”

孩子的飲食要均衡,不在於有多豐盛,大魚大肉豐盛的食物,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腸胃上的負擔。同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定多餐,專心吃飯不分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餵飯的情況。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2.家中零食要控制,主角飲料要換掉

孩子喜歡吃零食,不僅會造成孩子瘦小和肥胖兩種極端,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積食。將家中的飲料換成加入雙低聚乳清的牛奶,補充鈣元素的同時,還能夠利用雙低聚乳清幫助孩子調節腸道,促進脾胃動力,更好的消化積食,調節脾胃。

孩子總是生病,源頭在積食,養好“後天之本”,媽媽不要再做錯了

3.跑跑跳跳,對付積食的省力法則

脾胃好就得多活動,適量的活動能夠幫助孩子消化積食,搭配飲食能夠更好的排出積食。但是運動要有節制,並不是運動量越大越好,同時要選擇適合孩子的運動。

如果大家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收藏。(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