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內容比較多,可以先收藏。

詩句: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一篇:

2、《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一:

3、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4、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髮,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5、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6、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7、寒食-【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8、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9、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裡,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10、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11、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12、《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13、《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14、《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5、《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16、《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四

17、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8、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9、《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好句:

1、清明節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祭祀的節日裡,我的淚水又一次“氾濫成災”;親人的離去,讓我倍感思念。因為思念,我常常在夢中驚醒;因為思念,我的枕巾常被淚水浸溼……

2、今天清明節,又是一個思念親人的日子,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幾個親人。帶著這種思念,我和姐、妹、弟一行5人去了城區公募,在父親母親、親人的墓前靜靜地守候著,陪伴著,小聲唸叨著:“我們看你們來了!”鼻子酸酸的,酸酸的……

3、清明的天,是陰的;清明的雨,是澀的。在今天這個不平凡的日子裡,讓我們用心請來緬懷先烈與親人。

4、走在陵園的小道間,一切彷彿都如此耀眼,似乎他們也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烈士之所以被稱為烈士,是因為他活著為人們作貢獻,即使他死了,人們也會記住他。他的路比我們所走的更陡更險,他的事比我們更難更高!

5、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離開母親已經19年了,在19年裡,不知道用多少滴眼淚對母親的懷念、思念、想念之情。有時不得不去相信命運,有時不得不相信宿命,有時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這就是事實和現實!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6、清明到來,獨在異鄉的星空下,久遠的深情如潮而至,點點,都是故鄉的回憶,滴滴,都是思念親人的淚水。路遠,雙腳踏不上歸鄉的路途,一顆心卻早已飛到父母雙親墳頭的旁邊,多想在父母的身旁哭訴多年的悲傷。

7、清明節到了,每每看見一束束鮮花插在墳頭,就知道又有一個生命永遠離我們遠去,而他們且可以遠離這充滿險惡的人世間,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唉,人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時生死並不能由你自己。

8、清明節,我來到媽媽的墳墓,思念之情越發沉重;深呼吸,放鬆;也禁不住黯然淚下!想將淚水吞到肚子裡,比什麼都難;難道是對母親想念的一種方法嗎?難道是對母親思念的一種表達嗎?

9、清明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清明這一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祭奠已故的先烈與親人。在這一天往往下雨,故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之說。

10、清明節是緬懷故人的日子,是充滿悲傷之日,這一天連老天爺都與我們這些失去至親的人們一同哀傷,一起落下思親之淚!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好段:

1、馬上又到清明節了,突然有一種想要盡情宣洩的感覺,積攢了許久的思念突然被一種強烈的念想驅動著,靈魂深處隱忍的痛處,還有那總會不由在夢境中出現的回憶,似乎終於可以在某一個日子裡,獨自默守著一座刻著親人名字的石碑訴說了。

2、清明再一次帶著哀傷靜悄悄地向我們走來,那一天紛飛的細雨打溼了祭奠亡靈的鮮花。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讓我們忍不住潸然淚下,雨與淚連在一起,流向了我們九泉之下那安睡的親人。

3、清明節到了,人們紛紛到去世的祖先或親人墳前祭掃,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開始用各式各樣的儀式懷念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飲水思源,我們在清明這一天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懷念,追思祖先的艱辛。

4、清明時節讓我倍感淒涼和酸楚,本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我,每逢佳節倍思親;近日聽母親突然離世,頓覺有些心痛和驚訝,有些不敢相信,因為在春節我帶著孩子去看過他老人家,當時的他是那麼的精神和力量,真難想象今天他離開了我們。

5、記得聽過一首詩:有的人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活著是為了別人更好的活!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名字比屍首爛的更早,他活著是為了別人更好活的人,人們將永遠記住他!我願做一個幫別人更好活的人用我的行動來報答人民。想到這,心頭驟然感到輕鬆。烈士,一個多麼莊嚴的字眼,我們要用無限崇敬的心來讀他!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6、清明時節思親人,從墓地回來,一點食慾都沒有,滿腦子都是逝去的親人們的影子,他們一個個在我腦海裡浮現。我想起了慈祥的爺爺;想起了快樂的姥爺;想起了疼愛我的姥姥和奶奶;想起了最愛我的爸爸和媽媽;想起了愛開玩笑的叔叔;想起了勤勞一生的婆婆;還想起了早逝的大嫂……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紛紛細雨也許是上天的眼淚,也許是碰巧了才下雨,而縈繞心頭的思緒卻總是相同的。通往墓地的村路上人來人往,這條路連接的是過去和現在,也連接著生命和死亡。

8、在清明節時,到父母親的墓前,給他們燒一注香、掛一組親、放一掛鞭炮,也是對父母親懷念的一種釋放。

9、每逢清明倍加思念親人,親人已去三年有餘,今年的清明更是心沉重,親愛的老媽媽已離兒而去七十多個日夜。好想念媽媽,希望夢中見到您老人家,多想再聽見您教誨,我為做媽媽您的兒子而自豪,下輩子還做您的兒子。

10、每年的清明節來臨之際,就註定是人鬼殊途蒼茫無言的日子,也是活著的人對逝去的親人傷感而懷念的日子。因此,越是臨近清明節,我的心情越是糾結,總想寫點什麼以此懷念逝去的雙親,然而幾次在敲擊鍵盤的同時,又怕敲出了滿篇的悲切,怕不爭氣的淚水模糊了雙眼,更怕心緒大亂,汙染了這滿眼的春光……

11、原本認為清明與我無關,可是今年的清明不同了,總是思念親人,想念家人,總覺得愧對父母,父母的年齡大了,自己卻隻身遠離他鄉,那份無名的痛苦和無奈時刻縈繞著自己,讓自己難以從痛苦中自拔,自己一次次的從噩夢中驚醒,父母是我永遠的牽掛。

描寫“清明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寫作少不了,快收藏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