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其實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手繪/陸冰)

清明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從節日淵源與傳統民俗的角度來說,古代的清明節確實是一個充滿歡笑聲的節日,古人過清明,是很快樂的。

這得從春季的三大傳統節日說起:上巳、寒食、清明。我們現在所繼承的清明節,實際上是融合了上巳節、寒食節與清明節而來。歷史上,這三個節日的時間非常接近,上巳是農曆三月初三;寒食節按歷陽計算,為冬至後第一百零四日至一百零六日,連續三天;而寒食節一結束,即是清明節。也因此,古人基本上將上巳、寒食、清明連著過。

因為時間靠得太近,使得三個節日的民俗相互融合。不過,若要溯源,它們的節日內涵還是不同的:

01

上巳節

主要習俗是在水邊飲宴遊樂,所以杜甫有詩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著名的“曲水流觴”便是上巳節的傳統節目。

02

寒食節

一個傷感的日子,節日期間要禁火三天,只能吃冷食,故名“寒食”,相傳是為了紀念先秦時被火燒死的名士介子推。紀念逝者、吃冷食,決定了這個節日的冷色調,民間也漸漸形成了“寒食上墳”的習俗。

03

清明節

是開始新生活的日子,因為此時寒食剛剛結束,從皇室到民間,要重新生火,取得新火種,開始正常的生活。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從節氣來看,曆書說,“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時節正是萬物滋長、生命萌動的好時節,所以,古人也習慣在清明時節出遊踏青,不負春光。古人過清明,哪裡有一絲一毫的憂傷?不必奇怪,因為唐宋時期,清明本來就是歡快的日子。

在舊時蘇州,這個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踏青郊遊的時間。雖然舊時城中人家的女子不輕易出門,清明踏青活動卻提供了“士女”野外活動的機會,踏青除南北園外,虎丘、山塘最多,邵長蘅《冶遊》詩云:“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紅,新柳山塘短”,講的就是虎丘山塘踏青,遠一點的也去天平山、觀音山、上方山石湖等。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清明習俗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看菜花

在舊時蘇州,清明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踏青郊遊的時間。踏青除了城內的南北園外,虎丘、山塘最多。不過舊時,蘇州人看的花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他們在清明節,主要看的就是油菜花。

舊時蘇州城內有南園、北園,多農田,以種油菜的為多,清明時節,正好是菜花開放時,“南北園看菜花”是蘇州市民清明節踏青的一大內容。桃花塢的“後板廠”(今市四中學及其西一帶)一帶也是看油菜花的熱門景點。而出外踏青,往往是一家人男女老少或朋友聯袂而行,沿途有點心店,不免暢飲,有時甚至會自帶炊飲小吃。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戴楊柳球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蘇州人還有“戴楊柳球”的習俗。所謂楊柳球,是把非常細軟的柳枝折下後,從斷裂處,把柳枝皮四下剝開,手捏樹皮,順枝條往另一端捋去,長滿嫩葉的柳樹皮捋至枝條的另一端,卷作一團,就像一隻翠球。把楊柳球摘下,插在鬢邊,就叫“戴楊柳球”,簡稱戴柳球。舊時蘇州的少女、少婦,都喜歡戴楊柳球。據說在蘇州,這個習俗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保存。而如今,偶爾在蘇州郊野,也能零星見到。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清明

小食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清明茶

清明茶是清明時節採製的茶葉嫩芽,新春的第一齣茶。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澤綠翠,葉質柔軟;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汙染,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優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清明螺

民間向來有“清明螺,肥似鵝”的說法。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此時的螺螄最為豐滿肥美。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肥美的螺螄搭配蔥薑辣椒煮熟,也能抵得上鵝肉的鮮美。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的習俗。是用漿麥草汁液製作的,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配,跟水餃那種一樣~ 也是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饊子

古時也叫寒具,香脆精美。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更為繁多,風味各異。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END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唐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科普蘇州

ID: kepusuzhou

蘇式生活,因科學更品質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學解答的問題

動動手,加我們!

科普蘇州QQ群:540895836

留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kepusuzhou

清明,其实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