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上身,我们来谈学习!别逃,文末有惊喜!

班主任上身,我们来谈学习!别逃,文末有惊喜!

落甜视频开播后,有人就“挑事”:那么,是去上培训班好,还是看视频学习更好?

如果“好”是指学习效果,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去培训班!越贵越好,时间越长越好,考试越严格越好。

班主任上身,我们来谈学习!别逃,文末有惊喜!

什么情况下,人会努力学习?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想做成一件事儿,处于自觉自发,求知若渴的状态,他就真心要专研了。然而,大家心知肚明,不存在的(极少)。

一、面对考试。考试合格后,我们可以拥有某些资格,进入某个门槛,比如高考。

二、监督严格。一旦偷懒,立马有后果,比如考驾驶证,你打卡时间不够,还不能考试。

三、学费昂贵。对待一个相对贵的东西,我们通常别样珍惜。哪怕没有考试,好歹也把课上完。

四、充满危机。没有新东西,真的要被淘汰了,开除了,倒闭了……

五、学习氛围。周围的人都发奋努力,你未避免被孤立,不得不融入了“羊群”。

当然了,哪怕以上的条件同时存在,只要你够懒,一样可以半途而废。

班主任上身,我们来谈学习!别逃,文末有惊喜!

线上视频:得来太容易,打开太轻松,练习太自由,分分钟懒癌上身

有些同学购买了落甜的课程,没打开看;有些看了却没练;有些倒是练了一次,再也没有继续;个别同学抱怨课程太难,却连个具体问题都没有。大家处于一种极其散漫的边缘学习状态中。学甜品变成了看剧,因此有人抱怨“视频里没有小猫咪和小姐姐”,这令我们非常尴尬。

大家有很多不去练习的理由:

这个甜品里面有菠萝,我不爱吃;

这个甜品的装饰,我不喜欢;

这个甜品以前吃过了;

这个甜品做起来太麻烦了;

这个甜品有一个物料,我没有;

……

这样,你可以做一个家庭烘焙爱好者,并不能“奔着专业,做甜品职人”。真正的甜品学习就是要练习!要练习!要练习!不断尝试新物料、新方法,才是积累,不是?

班主任上身,我们来谈学习!别逃,文末有惊喜!

稀罕配方,不屑练习——这是游戏的反馈机制种下的毒;还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大环境对个体的逼迫?

被落甜选为课件的产品,它的技术和知识点都比较典型,属于学甜品“必须会”系列。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基础,多做多得。

正规的乐器训练,从音阶开始,从练习曲开始。比如《卡农》系列,它很动听吗?是名曲吗?可以拿来演出吗?当然不。钢琴家们却每天在练。同理,作为教材的基础甜品,真不在于它有多好吃,多漂亮,是否值得投入市场。它是一种技法。

某些幼儿画画培训班,老师统一画好轮廓,让孩子勾勒再填色。每一次下课,家长都能拿到“成功”的作品,沉迷于“我儿天才”的幻觉中自觉交钱。成人钢琴班号称零基础学员也可在一个月内实现两首曲子的双手弹奏。我去试了,确实可以。这是学钢琴吗? 这就是拿钱买乐。

诚然,玩也刚需,学也刚需。但夸大短时成果,是个泛滥的销售手段。

班主任上身,我们来谈学习!别逃,文末有惊喜!

学一个甜品,甜品和配方本身并不是成果,有用的是配方中含有的技术、知识,只要你反复做了,这些就是你的。总有些粉丝专注于来落甜搜罗配方,还不转发,怕别人也知道。以为有了配方,就能做出好吃的甜品,就能大卖。如果卖得不好,便是配方不好。你醒醒!

如果有一个甜品配方,只要做出来就保证大火大卖。放心,别人一定不会让你知道。

做甜品和做甜品生意那是两回事,此处省略两千字吧。

于落甜来说,既然开了课,就要做好班主任。不方便惩罚,那就好好奖励爱学习的小伙伴,一起管束我们内心躁动的懒惰,共同成长。

***

开始打卡,挑战自我吧~

看21个视频,做21次甜品,你至少掌握100多个技术点和知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