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套路的年代,壯家人拿什麼談戀愛?

在如今“做什麼都很便捷”的時代

人們談戀愛

那可是花招百出啊

不出門一個電話就能談情

話費不足蹭個WiFi就能微信QQ開撩

抱著99朵玫瑰當眾下跪表白的套路那更是玩得66的……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但在以前的年代

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套路的年代

咱扶綏壯家人是如何談情的呢?



唱山歌

能歌善舞的壯家人,常常“以歌會友,以歌交情,依歌擇配,賽歌賞歌”,由此就衍生了“歌圩”。歷史上,壯家的青年男女一直通過公開聚唱來選擇婚配。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們便盛裝豔服,三五成群地來到歌圩場,通過歌唱顯示才能,披露心聲,交流思想,找尋自己的意中人。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歌圩上,對唱是主要的活動方式。對唱是一對一對進行的,當一對男女青年對唱的時候,雙方的朋友都圍在身旁相助,甚至還有歌師在旁出謀劃策。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對唱的程序是非常複雜而嚴格的。一般來說,從初交到初步確定戀愛關係,要經過下列對唱階段:引歌、初會歌、大話歌、初問歌、盤歌、讚美歌、追求歌、初戀歌、結交歌、定情歌、贈禮歌、囑別歌等等。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拋繡球

繡球就是壯族文化中愛情的象徵,是壯族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信物。每逢春節、三月三、中秋節等傳統佳節,壯族青年男女相邀會集村邊、野外,分成男女兩方對歌。對歌中,男女雙方相互越來越瞭解,姑娘們會把手中的繡球擲向自己中意的小夥子。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小夥子接住繡球欣賞品味一番後又向姑娘拋回去。經過數次往返拋接,如果小夥子看上這位姑娘,就在繡球上繫上自己的小禮物,拋回饋贈女方。姑娘若收下小夥子的禮物,即表示接受小夥子的追求。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關於壯族以繡球傳情、求偶的風俗,自宋代以來屢有記述。可是壯族以繡球傳情、求偶風俗的源頭遠不止於宋代。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壯族姑娘在製作繡球時,會在繡球內包豆粟、棉花籽或穀物等農作物種子,喻示著“生育興旺”之意。直至20世紀50年代,繡球一直是壯族男女之間傳情、定情的信物,由壯族姑娘在閨房完成,有很強的隱私性。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樸素卻熱情的愛情表達方式

唯美的壯家愛情

這樣的愛也很美呀~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套路的年代,壮家人拿什么谈恋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