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間雜耍

長沙民間雜耍

魔術與雜技

街頭巷尾常有人玩魔術,劃石灰線為界,觀眾圍聚成圈。表演者大聲吆喝,講一套江湖行話,表演中要賣關子,故弄玄虛,以吸引觀眾。魔術雖然簡單,但能以巧制勝,表演完畢並不收錢,只兜售魔術小冊子。倒是街頭玩雜技的,有點真本事。20世紀70年代以後,街頭魔術與雜技以極少見。

長沙民間雜耍

賣藝

賣藝俗稱“賣狗皮膏藥”。賣藝人多為中青年壯漢,自稱少林、武當傳人。表演武功時,一般有助手1—2人偽裝觀眾,大聲叫好,俗稱“帶籠子”,普通話稱“托兒”。首先表演刀槍拳術,拳技似有水平。當觀眾聚集甚多時,常表演精彩險技,如粗鐵絲纏頸、掌劈紅磚、食指鑽紅磚穿孔、助手用矛尖刺喉、口腔吞刀等,有的是硬功夫,有的是助手弄假,一般觀眾不辨真偽。賣藝人最後兜售武功小冊子或跌打損傷丸散,其藥多為偽劣品或次品。20世紀70年代以後,街頭“賣狗皮膏藥”被取締。

長沙民間雜耍

長沙民間雜耍

蛇術

蛇術大致分兩種,一種為捕蛇,一種為耍蛇。

捕蛇:民國時期,居民住宅多木架結構,平房,地面鋪地板。地板底層常有蛇棲息,為當時一大公害,鬧蛇的人家常請捕蛇人捕蛇。捕蛇人入室後,繞室一週,即可窺知蛇穴。捕蛇人燃香舞動,口中唸唸有詞,蛇即從地板下爬出來。捕蛇人單手晃動作畫符狀,口中念詞,蛇即盤伏,昂首吐舌。捕蛇人雙手捧蛇放進已備好的竹筐內,主人給予酬金。捕蛇人常備有蛇藥出售,療效無從斷定,但捕蛇技術卻是諱莫如深。捕蛇技術今已失傳。

耍蛇:多為乞丐沿門乞討的一種方式,基本上不屬蛇技。乞丐捕蛇後,拔去毒牙,將蛇纏頸或纏身,手捉蛇頸,沿門乞討。市民一般對蛇都有恐懼感,見玩蛇者上門,就施捨幾枚銅元令其速離。20世紀50年代後,此俗不存。

長沙民間雜耍

長沙民間雜耍

猴戲

猴戲俗稱“耍猴把戲”,來長沙縣街頭表演耍猴戲的多系河南人。耍猴戲的多為一家班,先鳴鑼吆喝,繼由妻子或兒女作簡單的武術表演。猴子出場翻筋斗,戴假面具,跳加官,騎狗鑽圈。終場時,猴子向觀眾乞討,或由主人收錢。20世紀70年代以後,街頭猴戲被取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