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喜洲是一个被老舍先生称为奇迹的大理西北一隅的千年小镇,她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浓厚庄严却又玲珑灵透。

老舍曾在《滇行短记》这样描述她:“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一座市镇,真是世外桃源啊!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随着大理旅游的快速发展,喜洲就如世外桃源般,不吵不闹,保有着原始的自我,质朴的民风生活,浓重的特色建筑,庄严的古老楼宇,灵动的小桥流水,仿佛都在诉说着喜洲这座小镇的不同一般。

如梦的小镇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都说大理的生活会让你的时间横向变慢,喜洲的生活则会让你的时间纵向拉长。身处喜洲,你会感觉就如在做梦一般的生活,那么的无法理解却又让你无限的回忆。

大多数古镇都是早上安静闲适,下午开始热闹喧嚣,晚上则灯火辉煌,而喜洲就像特立独行一般,热闹喧嚣是属于他的早上,安静闲适是属于他的下午,而灯火辉煌和喜洲没什么联系,晚上的喜洲,就如一个月夜中轻轻低吟着古老故事的少女,浅笑的看着历史的变迁,古城的变更。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喜洲的早晨,便是人们出来”赶街“的时候,菜场、各类商家店铺店都开门迎接新一天的人们,一般到了早晨9点后,已有一半的卖菜铺子开始”卷铺“回家,到了中午12点后,喜洲街上的商家店铺大部分就已经关门休息。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到了下午3点左右,去到街上,能看到的除了紧闭房门的店铺,稀疏的行人,就只能看见几只睡在大街道上,吐着舌头,晒着太阳享受的猫猫狗狗。早晨热闹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交易声、来来往往的喧闹声,到了下午都一切回归于安静。你的一阵恍惚之间,竟分不清身处什么时间。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当到了晚上,还开着门的店铺,则是那些”移民“同胞——咖啡厅和小酒馆。整个古镇都弥漫着浓郁的黑,唯有牌坊旁的咖啡厅和小酒馆还亮着灯和游人分享着喜洲的夜生活。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风情的小镇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喜洲的民族风情在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白族建筑群里的。据考证,喜洲是大理白族民居保存最好、最多的地方,现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民国年间建造的白族民居就有99院之多,占地717亩,其建筑形式均为两层楼结构的“一房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种类型的三合院、四合院、重院。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建筑风格统一和谐,布局合理有序,且用苍山石垒墙,房屋构架具有较强的防震抗震功能。

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房两耳”,即是一幢三开间的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建筑最典型的形式,中等人家一般都住在这样的院子里。这类院子一般以靠山面海的一幢为主房,三面房屋加主房对面的照壁,组成封闭式院落。主房两头有漂亮的漏阁,自成一个小天井,院心均用大青石板铺地。大户人家一般居住的是装饰华丽的“四合五天井”大院或一进数院的“六合同春”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喜洲人自古尚学,崇尚礼节,重视读书,家风谨严,讲究诗礼传家,追求科第,因此他们非常讲究住宅大门的装饰。仅从大门的造型装饰和悬挂的匾额上,你就能看出房屋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自古以来这里就出过不少举人进士经纶学子,也出过不少走南闯北的海外商帮数百家商号,因此民间有“

二甲进士七八十个,举人贡生数不清”的俗语,和以号称“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为代表的商号遍及我国和东南亚各大城市的“喜洲商帮”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在喜洲还有一座仅存的一进四院五重堂(寓意“进士”)建于明代的赵府,只可惜年久失修,现在成了许多人家居住的大杂院。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喜洲,

之于大理,是一个传承,是一个反映当时大理建国的标志性地区;

之于白族人民,是一个归属,是一个白族人民的重点侨乡;

之于本地人,是一种情怀,是一个想到就会身心放松的地方;

之于游客,是一种体验,是一个如身处梦境的风情之地。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千年小镇 梦回喜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