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丨企业应该如何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导读: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也是有风险的。如何减少交易成本,让交易更易达成?如何降低交易风险,让交易更易控制?这是是商业模式设计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

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为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各种成本,包括搜寻交易信息的成本、考察交易对象的成本、签订交易合同的成本、监督合同履行的成本、处理合同纠纷的成本等。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固有的“摩擦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有交易,就会有交易成本的耗费。

所谓交易风险,是指交易活动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譬如履约不守信的风险(给钱不给货或给货不给钱)、交期不及时的风险、质量不合格的风险,以及在物流、通关、汇率、利率等方面存在的“变数”。交易风险也是市场经济固有的“伴生物”。

商业模式丨企业应该如何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也是有风险的。

如何减少交易成本,让交易更易达成?如何降低交易风险,让交易更易控制?是商业模式设计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总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想法设法消除或减少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其次,寻求将消减不了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承担;再次,消减或者转嫁不了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在交易双方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担。

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技术手段和机制设计的作用显著。

互联网时代,降低交易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将交易“上网”,信息搜寻、讨价还价、下单成交等一站式解决,譬如淘宝;降低交易风险则要麻烦许多,需要多管齐下,譬如为降低履约风险,淘宝采用了第三方担保支付(支付宝)、商家和买家互评、物流签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转移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即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转由第三方承担,譬如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保理公司,它们之所以愿意接手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甚至可以籍此发展出新的盈利方式。

商业模式丨企业应该如何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美国北卡州的一家珠宝店曾经推出过一个促销活动:

凡是感恩节后2个星期内,在店内购买珠宝的客户,如果圣诞节当天阿什维尔镇降雪超过3英寸,则顾客可在保留珠宝的情况下全额退款。

消息传开后,许多人慕名而来。

悲催的是,以往圣诞节当天极少下雪的阿什维尔镇竟然下了6英寸的厚雪,珠宝店当天就退了40多万美金。

但尽管如此,珠宝店依然赚得盆满钵满,因为珠宝店早就购买了天气保险,客户的赔偿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

如此看来,这家珠宝店年末促销时虽然没有直接降价,但它变相地给每个顾客赠送了一份天气保险,相当于把原本要打的折扣转化成了其他增值产品。

跟直接降价不同,这种转移降价的策略有助于商家维持产品价格和利润体系,常见的买设备送配件、送小礼品都属于转化降价,但为什么现在这些招数很难打动消费者了呢?

这是因为转化降价的精髓在于花费极低的成本,让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极大提升,进而提高购买转化率和传播率。

商业模式丨企业应该如何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分担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具体来说有三种方式:固定、剩余和按比例分担,而且根据“成本收益”对等或“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相应收益也是按照这三种形式分配的。

以百货商场和承租商户为例,商场不承担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如只收取固定租金,属于固定分担;商场愿意承担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如设立自营专柜,则属于剩余分担;商场和商户共同承担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如按照一定比例向商户收取扣点,销售好,大家一起好,销售差,大家一起差,属于按比例分担。

改变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分担方式,就有可能将交易双方之间原有的对立与博弈,转化为合作与共赢,从而使交易能够顺利达成。

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分担,在以上三种基本方式外,还有许多变形,例如可变的固定,当一定的条件满足时,固定部分就会调整,例如商场租金每年上调,又譬如保底的分成,例如百货商场的扣点,在一定金额以下,由商户保底,在一定金额以上,与商户分成。

在实践中,交易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到底采用固定、剩余还是分担方式,抑或某种变形形式,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双方的商业位势高低,而商业位势的不对称,导致交易几乎都是不平等的,因此,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分担,几乎都是不公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