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客家從哪遷過來?

DIY設計kolma私人訂製


古為百越之地的廣東早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人聚居於此,1700多年前晉朝的五胡亂華時期就有中原客家先民陸續遷居於此,而大批客家人進入廣東是從10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開始的,當時由於戰亂以及受到人多地少的影響,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開始從江西贛州,福建寧化石壁等地遷入廣東大埔,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大埔客家,


更新7.16

梅州:千年客都龍脈傳承。

西晉南北朝時期陸陸續續有中原人遷來到梅州。北宋時梅州城逐漸形成。

平遠:客家先賢故里

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為了遠離戰亂程旼50歲時帶領200多名族人從南京向南遷徙一路走到了梅州市平遠縣。看到這裡人煙稀少,山清水秀就決定定居下來。

五華:古城長樂 源遠流長

最早生活在五華的客家人可以追溯到西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從中原一帶到了現在的廣東地區。明清時期開始有大批客家人從江西,福建等地遷入到現代的五華縣生活。

豐順:風調雨順 火龍興旺

最早生活在豐順的客家人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從中原一帶遷居到了梅州地區,到了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梅州地區帶領客家人反抗元朝最終抵抗失敗,這一帶的客家人開始逃亡。到了明清時代大量江西福建的客家人開始遷居到了大埔豐順一帶生活

河源:客家古邑 源遠流長

秦王嬴政派趙佗率50萬大軍平定嶺南,趙佗平定嶺南後在廣東建立南越國。趙佗上書朝廷撥能洗衣服的北方婦女南下。秦始皇看後樂了,撥了15000名浣衣女給他。於是南下的士兵與浣衣女再也沒有回到中原故土,他們在東江和新豐江兩岸開荒擴土,繁衍生息

紫金:戲韻飄香

紫金客家人大多是從閩,贛,惠州遷居過來,在這裡繁衍生息

海陸豐

最初的中原先民經江夏到江西,跨興梅山區而來;後來長江流域的移民從湘贛進入粵北,沿北江南下惠陽入海邑。元末明初,社會動盪,天災不斷,為求生計。嘉應客家人又開始舉家遷徙,來到海陸豐

南雄:枕楚跨粵 粵北咽喉

明朝取代元朝之際,陳友諒曾經在南方稱帝,傳說朱元璋在粵北地區攻打陳友諒時,不慎中了一支冷箭,一怒之下便下令把韶關蕩平殺光,歷此浩劫,整個韶關只剩下百十號人丁,許多客家人在這之後,才由閩西贛南等地填補進粵北,如今居住在珠璣巷,便是明清兩朝遷來的客家人後裔

惠州:嶺南古郡 崇德尚武

從晉朝開始就有中原人陸續從贛南閩西等地遷到惠州地區,而惠州歷史上有兩次大規模的客家人大遷徙,出現在明朝成化年間和清朝康熙乾隆年間,他們從現今的梅州,五華,潮州等地,遷入今天惠東縣的北部東部,龍門縣北部等地,並向西進入今惠陽區,博羅縣東部以及惠城區東部等地,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東江兩岸逐漸成為客家人的繁衍生息之地,形成了惠州客家東江文化

東莞:探尋麒麟文化之鄉

從明朝開始,梅縣客家人由於人多地少,開始逐步外遷,有些客家人從梅縣直接南遷到東莞還有客家人先從梅縣南遷到惠州然後再來到東莞

深圳:都市尋圍屋 客女話收藏

據史料記載為了打擊鄭成功的海上武裝力量,清政府從順治年間開始遷界禁海,清庭收復臺灣後,大批客家人從今天的梅州惠州等客家區遷入深圳,形成深圳最早的客家人

赤溪:粵語包圍的純客家島

台山市的赤溪客家人多來自梅州,惠州,韶關等地,是在清朝初年的復墾政策號召下遷來此地居住的

廉江:客家百味 儺舞意韻

宋朝時福建西部汀州舊府和粵東舊嘉應府地區遷居到湛江,明清之際又有客家人遷入

香港:香江之畔 客家樂土

最早客家人是通過陸路和海路兩種方式進入香港,而維多利亞港是通過海陸進入香港的客家人的港口之一,他們主要分佈在香港的新界和部分離島,最早到達香港的客家人是在宋代為了躲避元朝的追殺,遷徙過來的,成為了香港圍頭人,但是真正的客家人大規模遷居香港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當時的清政府為了阻止沿海居民支持臺灣的鄭成功反清復明實施遷界令,在香港居住的人被趕離了家園。到了1668年,清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又開始招徠移民,鼓勵他們開墾香港,深圳等地,客家人就是這一時期從閩、粵、贛等地陸續遷入香港的。約1700年,香港開始有客家人落戶,之後大批人移民到香港,令客家移民人數在18世紀後期大致與圍頭人人數相等,香港亦恢復繁榮。直至19世紀,英國人佔據香港,並於1898年登記戶籍,當時有祠堂者,就被視為“原居民”。

澳門:開疆拓土 融會貫通

最早一批來到澳門的客家人是清朝咸豐年間從廣東鶴山開平一帶遷徙過來的,澳門客家人最早的居住地九澳村,位於路環島東北部大約有1000多名村民。


宇文度鵬


謝邀:《辭源.客家》條說:“漢末建安至西晉永嘉間,中原戰亂頻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於粵、湘、贛、閩等省交界地區,尤以粵省為多,本地居民稱之為客家″。一一羅香林客家遷徙五次說:一.(公元317一879年),自東晉,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遷至鄂豫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南北岸,從至贛江上下游,為遷移之第一時期,約560年。二.(公元880一1126年),自唐末受黃巢事變影響,由皖豫贛第一時期舊居,再遷至皖南,乃贛之東南,閩之西南,以至粵東北邊界,為遷移之第二時期,約250年。三.(公元1127一1644年),自宋高宗南度,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之影響,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為第二期舊居分遷至粵之東北部,為遷移之第三時期,約520年。四.(公元1645一1867年),自明末清初,受滿洲人南下及入主之影響,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三期舊居分遷至粵之中部及海濱地區,與川湘及臺灣,且有一小部分更遷至貴州南邊及西康之會理,為遷移第四期,約220年。五.(公元1867年以後),自清同治年間,受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事件之影響,客家一部分人民分遷於廣東南路與海南島等,為遷移之第五時期。還有遷徙之六說(略)。潮州人說客家事,啊冒犯了。


陳相潮人


客家發源地河源、梅州、和平、贛州、韶關!對於客家家族來說!客家之大!並非客家就是同宗同祖,即使現在的廣東人,都很難形成一個祖宗!有些客家人承認是中原而來,並不代表全部客家人都是從中原而來!文化、風俗、習俗、語言都不同的時候,認同感自然就不會高!我們和平縣客家人熱衷過7月14日的粽子節,卻不過端午節!如果從風俗來講!我們已經是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河南人喜歡過端午節,卻不知道客家人是過7月14日的粽子節!語言上河南方言說吃飯叫斜(qia)飯,而客家人卻叫食飯!所以語言上都不同!但是在廣東珠海確實存在有中原而來的廣東人,他們精通廣州話,卻始終不會講潮州話與客家話,他們說吃飯也叫斜(qia)飯,這讓我更堅信不疑客家中原而來純屬部分!客家本來就是廣泛,即使同是客家,也不會有同宗同祖的!客家就是如今的和平縣發源地!


上善若水229913901


客家人歷來都注重宗族根源,每個客家人的姓氏淵源發展,都詳細記載自家的族譜中,但是,同一個姓氏也有不同的發祥地,因此,想知道某個地方某個姓氏的來源去向,只要在其族譜記載中認真地查閱,就可以一目瞭然!謝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