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你單身嗎?

你月薪多少?過萬嗎?

有人月薪過萬,人也節儉,相親卻被拒了!

還有人,相親時說月薪過萬是“討飯”

不信,我們來看看吧

月薪過萬,相親第一天就被姑娘刪好友!

最近,就有一位男網友的相親吐槽帖火了

說自己工資1W+,就因為請相親妹子吃了頓79塊錢的肯de基

被對方吐槽“太節儉”,最後還被刪了......

對此他十分疑惑:

“節儉不對嗎?” “女生都這麼物質?”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講真,聽起來像是妹子不對

但看完他和妹子的聊天記錄

網友們不淡定了!竟一邊倒支持女方!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網友評論

Lydia:笑出聲……收錢很麻利,被刪還覺得是妹子太物質,活該單身

vic:秒收這個操作可以說相當窒息了。

tmz:我覺得請肯德基也沒什麼問題,肯德基也挺好吃的呀,就是最後錢不應該收。

大紅紅:淨賺21塊,男生還委屈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陳曉宇:約會肯定要打扮一下,洗個澡不過分啊,至少對別人尊重。

羅羅:嗯……不是,你自己吃苦節儉是你的事,姑娘怎麼生活是姑娘的事。不要把你的節儉當做給別人的束縛好嗎?

lucifer:小夥子做的也不算太過分,就是習慣一個人低品質生活了,是情商太低了

墨菲煙:不合適那就別聯繫啊,不刪,留著尬聊?

琪琪琪琪祈祈祈祈:談不攏就不要吊著對方當備胎,其實我覺得女方刪人沒什麼毛病,最多就是態度差了一點

“月薪1萬是討飯!”大爺為女兒霸氣徵婚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最近,上海相親角一位爺叔又出驚句

登上了熱搜榜

這位大爺為93年的女兒“站臺相親”。

他說,女兒現在在美國工作,

徵婚條件要看學歷和人品。

為什麼看學歷卻不強調身家呢?

大爺是這麼說的:

有學歷就代表有錢,

沒有學歷你拿什麼去掙錢。

大爺女兒的條件,

也是真的很好了,

所以大爺底氣很足

言行舉止之間都透露著霸氣。

大爺自稱自己的外甥一年掙三百多萬,

就是因為他是高學歷。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臨了大爺說了這樣兩句話:

五千塊一萬塊一個月,

就是討飯啊!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視頻戳這裡▼

網友評論↓↓↓

對於這位爺叔的要求,

網友的反應也是五花八門。

很多網友紛紛自嘲:

原來我就是個丐幫子弟……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有的網友認為:

話糙理不糙,

在一線城市月入5千1萬的確有點緊

有網友非常憤慨,

認為大爺“瞧不起人”

但很快被人了回去……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有中肯的網友則表示:

您的閨女確實優秀,

但是請別把我們一棍子打死!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有網友表示理解爺叔:

既然女孩子把自己活得那麼優秀,

想找個優秀的人沒什麼錯。

多少人“討飯”都不夠格

大爺口中的“月薪1萬是討飯”,話糙理不糙。

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月薪一萬確實是要仔細打著算盤過日子。

拿到工資的那一刻,房租、水電費、交通費、伙食費,換季添衣裳,週末出去社交……一萬塊在一線城市最多也只能算實現“生存”,更別提結婚生孩子之後還需要奶粉錢。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一線城市上海、北京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6萬元大關,上海以58987.96元位居全國榜首。

每個月收入多少才算正常?

根據2016年《90後基層白領就業報告》,90後是城市基層白領的主力軍,平均月薪為3918元。

在上海,平均月薪6980元,全國最高,排名第二的是北京,5570元。

面對這樣的現實,90後們在奮鬥的路上註定是異常痛苦的。

大學畢業,找工作的第一步,要回答的問題便是“你能接受加班嗎?”。明明極不情願,也只能無奈的微微一笑,“是的,我能。

一個在深圳的28歲的90後程序員說,畢業後從沒感受過詩和遠方,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價翻番。

為了和女友在2018年順利結婚,他們幾乎從不下館子,也不旅遊,基本週末都在加班,這樣還可以省家裡的電費。

還有個1991年生的女公務員說,自己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生了女兒後,“兩個人肩上扛著五個人的生活”,幸虧父母身體還行,萬一誰生病,想都不敢想。

過年時候發的年終獎基本都用來給小孩包紅包了,而我們從父母手裡領壓歲錢的日子彷彿還在昨天。

應採兒曾在綜藝節目裡面吐槽她遇到的90後。

“這一代的孩子,因為從小被父母嬌慣著長大,自我感覺會非常良好,不能捱罵,抗壓能力也很差。因為他們還沒苦過。

“月薪1萬是討飯”:對不起,我連乞討的資格都沒有!

這些也是社會給90後貼上的標籤。

和老一輩人所經歷的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相比,90後的生活看起來幸福無憂,不愁吃穿。

但不能忽視的是,90後承受的,是屬於新時代的精神壓力。

韓寒就曾發文為90後說話,“指責80後90後抗壓能力不強是不公平的,因為經濟和生存的壓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會發展和歷史原因,給了這一代人太多的壓力。

太多90後已經被生活錘明白了。沒什麼公平的,也沒什麼道理可講。

北大教授張頤武曾在一次採訪中對1992一代人作出評價:

“80後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92一代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二代,他們出生時正好趕上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暴增時期。”得天獨厚的代際優勢,似乎讓90後成為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孩子。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自由永遠是相對的,妄想能活出自己的90後,卻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早就被牢牢套上了緊箍咒。

90後想有定義自己生活的機會,同樣,也需要社會給他們這樣一個機會。

高收入、好背景,是一個人的加分項,不該被用來攀比。

月薪一萬的90後,不是廢柴,也不是在討飯。還有多少拿命換錢,一個月也賺不來一萬的人,都只是在為嚮往的體面生活不斷努力著。

更何況,誰又不是在打工呢?

90後的“新新窮人”們在拼死拼活地奮鬥,只希望馬路邊上一輩人的目光,能稍微柔和。

給文章點個贊,讓我知道,你懂90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