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上有哪些震撼靈魂的畫?

九州智商管理總部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時代都留下了許多震撼靈魂的畫作,這些畫不但代表了一個國家、民族、時代的最高藝術水平和繪畫技巧,更代表了審美趣味的包容性和文化生活的豐富性。

科雷喬《狄安娜》

單就西方繪畫來說,以虔誠態度關注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展現人生情懷和生命意識,是歷代藝術家遵從的基本藝術理念,因此,西方歷代畫家有許多震撼靈魂的作品傳世。

這些畫家的名字和作品可以說出一長串,是後世畫家學習和研究西方繪畫藝術最好的範本。

《維納斯和孩子們》

從楊凡艾克,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波提切利,倫勃朗,貝利尼,喬爾喬內,提香,丁託列託,委羅內塞,華託,布歇,魯本斯,德拉克羅瓦,桑普,大衛,庫爾貝,安格爾,布格羅,馬奈,莫奈,德加,雷諾阿,塞尚,高更,梵高,馬蒂斯,埃貢席勒,透納,蒙克,畢加索,達利……

委羅內塞《愛的寓意·尊敬》

太多太多了,他們都有震撼靈魂的作品傳世,如今,它們被妥善珍藏和保管在法國盧孚宮,意大利羅馬梵蒂岡博物館,德國國家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超級博物館,供全世界藝術愛好者瞻仰和學習。

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中國繪畫藝術是以山川自然為主要審美載體,在繪畫中寄情於物,追求主觀情懷與客觀參照變成和諧的統一體,體現一種“天人合一”的理想化審美情懷,一直是中國畫家和中國畫探索的主要方向。

明代·黃濟《勵劍圖》

中國傳世的繪畫名作也很多,從千佛洞壁畫,再到展子虔,吳道子,李思訓,王維,韓幹,趙伯駒,王孟希,蘇軾,文同,黃公望,郭熙,范寬,倪瓚,宋徽宗,趙孟頫,王蒙,梁楷,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石濤,八大,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潘天壽,徐悲鴻,李可染,趙望雲,等等。

吳昌碩中堂

他們的作品珍藏在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遼寧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江蘇博物館等全國各大博物館,部分作品流失海外,被海外一些博物館保存。

這些大師級畫家的作品同樣震撼靈魂,是世人學習中國畫的藍本。


鴻鵠迎罡


五萬人收藏的藝術油畫,你不看看嗎!


一定要看到最後!有你沒看過的!

《土耳其浴室》



出自法國畫家,描繪了不同姿態浴女擁擠在一間浴室!

《沉睡的維納斯》


出自德國畫家,描繪了希臘愛神維納斯赤裸沉睡的情景!


《在沃納劃的船上》


出自英國畫家,描繪了一個妙齡女子赤裸在船上戲水!

重磅福利!下圖到底是男還是女!

多點分享讓更多的人震撼!

多點分享!世界更美好!感謝評論分享!

點贊 點關注 不迷路 !留下你想要的圖《私藏版》,關注我! 更新第一時間通知你!

大叔談社會


  弗朗索瓦·布歇--戴安娜的休息

畫家試圖描繪裸體女人的身體美,小小的手和腳,柔軟的白皮膚,堅實而豐滿的身體,性感迷人的裸體。從頸部到肩部和胸部的曲線是圓的和明亮的。一位評論家認為這幅畫是Boucher最具藝術性的裸體畫。

伊麗莎白.路易絲.維瑞--畫家與女兒像

  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畫中的女子就是作者本人。

  安格爾--大宮女

 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和批評。也許是因為這條長長的腰長,她很溫柔,很容易壓倒觀眾。如果她的身體比例絕對準確,那就不那麼誘人了!”

普基廖夫--不相稱的婚姻

  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年輕女孩和一個老人之間的愛情悲劇。這位老人被畫成一個年老憔悴的畫家,而女孩則是紅潤的,充滿青春活力。畫家猛烈抨擊了非理性的社會現實,同情女孩的遭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1250008e7494857051a\

砥礪前行Q3330279167


如果一幅繪畫不足以觸動人心,那這就不是一幅成功的繪畫。但想做到震撼人的靈魂,更是難上加難,可遇而不可求。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兩幅我覺得最震撼我心靈的繪畫。

1、《吶喊》 蒙克

一個殘陽如血的傍晚,天空的雲像血和火一樣在天上滾動。在扭曲的奧斯陸灣的一條筆直的木橋上。兩個鬼魅一樣的男人從橋的遠處逼近。在橋上,一個五官已經變形扭曲如骷髏一樣的女人在尖叫。一切是那麼詭異和恐怖,這種孤獨、絕望和恐懼深入骨髓,就像一場永遠無法醒來的夢魘,無法擺脫。留下的只有一個尖叫的鬼魂和一聲淒厲的吶喊。

2、《麥田上的烏鴉》梵高

這是梵高臨死前的畫作。在金黃色的麥田中,兩條小路伸向遠方。遠處深色的天空下,飛過一群黑色的烏鴉。麥田依然是梵高最喜歡的金黃色,那是他對熾熱的生命的熱愛。只是今天的金黃色充滿了躁動與不安。遠處深沉的藍色的天空上烏雲密佈,死死壓住了這片金黃,沉悶的讓人透不過氣來。在這沉悶之下,一群黑色的烏鴉凌亂的掠過麥田,從遠處飛來。整個畫面中充滿了壓迫感和不安,就像畫家心中的憂鬱與躁動,渴望與絕望的交織。就像哈姆雷特說:“或者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天,梵高在這片金黃色的麥田裡朝自己開了一槍。不久後死去。


朱鐵平


《唐吳道子神仙卷,西畫梅杜薩之筏》三十年代,當徐悲鴻聽到好友張大千謝稚柳說,他重金購得《八十神仙卷》是吳道子真跡時,他熱淚盈眶欣喜若狂,並刻了一方“悲鴻生命”的印章蓋上,那就是當今世界能夠震撼靈魂的畫!

(一)中國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是誰,悲鴻受到西畫教育多年,為何如此垂青此人此畫,吳道子是唐朝人,他畫《維摩經變圖》壁畫,見圖4,還有受他影響的許多洞窟宗教璧畫時,比米開郎其羅畫的西斯庭壁畫,要早八九百年,吳道子因畫技高超,唐玄宗賜名道玄,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他是河南人,年幼孤苦伶仃,相傳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曾在韋嗣立幕中當大吏,做過兗州縣尉。漫遊洛陽時,唐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開元年間,玄宗知其名,召入宮中,讓其教內宮子弟學畫,因封內教博士;後又教玄宗的哥哥寧王學畫,遂晉升為寧王友,從五品。唐宣宗(847年)被推崇為“畫聖”,民間畫塑匠人稱他為“祖師”,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之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一代宗師,千古流傳。

(二)吳道子的千古名作《八十七神仙圖》見圖1

此圖人物動態、神情各異,活靈活現,堪稱“以形寫神”的一大傑作。《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佚名,深褐色絹面上用遒勁而富有韻律的,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線條描繪了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那優美的造型,生動的體態,將天王、神將那種“虯鬚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的氣派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冉冉欲動的白雲,飄飄欲飛的仙子、使整幅作故具有“天衣飛楊,滿壁風動”的藝術感染力。吳道子畫每幅人物畫,落筆或自臂起,或從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寫佛像圓光,屋宇柱樑或彎弓挺刃,不用圓規矩尺,一筆揮就。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蓴菜的筆法來表現衣褶,有飄動之勢,人稱“吳帶當風”。他在長安興善寺當眾表演畫畫,長安市民,扶者攜幼,蜂擁圍觀,當看到吳氏“立筆揮掃,勢若旋風”,一揮而就時,無不驚歎,發出喧呼。

(三)唐朝的文藝復興

吳道子活動的時代,正是唐代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藝術飛躍發展的時代。唐代的東西兩京——洛陽和長安,更是全國文化中心。畫家們上承閻立本、尉遲乙僧,如群星璀璨。《歷代名畫記》說:“聖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藝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如吳道子、王維、張璪、李思訓、曹霸、陳閎、楊庭光、盧稜伽、項容、梁令瓚、張萱、楊惠之、韋無黍,皇甫軫等人,都是當時的大畫家。這麼多的名家和數以千計的民間畫工,爭強鬥勝,群芳彙集,各顯神通,繪畫之盛,蔚為大觀。吳道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以傑出的天才,迅速成長起來。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樣”。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格,照耀於畫壇之上。“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他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教壁畫四百餘堵。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

(四)西方油畫是藝術的高峰,

在大師雲集群星燦爛的星空,美術史上的名著《梅杜薩之筏》見圖2,就是震撼人心的作品,法國大師泰奧多爾·籍裡柯創作的《梅杜薩之筏》,無論從畫面的構圖、光線、色彩到人物的動態表情,還有題材的豐富想象力,都是無與倫比的。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他們發現天邊船影時的景象,刻畫了遇難者的飢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畫面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五)《梅杜薩之筏》的背景,見圖2

和許多宗教和神話題材不一樣,作品完全是現實主義題材,畫面上記載了歷史的真實事件。1816年7月,法國路易為開劈新植民地,派貴族出生的船長肖馬雷遠征,而他對航海知識一竅不通,卻被指派駕駛“梅杜薩號”巡洋艦,遠征塞內加爾,不幸在西非途中擱淺沉沒。船長置全艦400餘人不顧,匆匆帶領一幫親信乘救生艇逃跑,剩餘的150多人只能利用臨時搭建的一隻小木筏,漂泊海上逃生。十多天後,淡水食物全沒有了,狂風惡浪摧殘著人們脆弱的心靈,人們開始絕望瘋狂了,甚至互相殘殺,啃食死人肉。最後被人救起後,僅存15人,但很快又死去了5人,這次慘案共死亡140多人。如此的悲劇,引起了路易十八政府的恐慌,想方設法遮掩真相,僅在報紙上發一條簡短的訊息,軍事法庭輕判船長降職和三年短刑,此事激起了倖存者的憤怒,他們不顧一切,將事實真相向世人公佈,在全世界產生了激烈的反響。很顯然,《梅杜薩之筏》不是一幅單純的“新聞”畫,它是畫家對現實的影射。

(六)《梅杜薩之筏》欣賞

我們看作品,大海上漂浮著一隻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風鼓起床單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在不停地顛簸,筏上的難民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還在眺望遠方。舉在高處的人揮舞著手中的紅、白色布巾,不斷地向遠方呼救。整幅畫面給人以動盪不安、危機四伏之感,懾人心魄,站在此畫前的觀眾無不為之震撼。

浪漫主義畫家泰奧多爾·籍裡柯抓住這一重大事件,把它作為重要的創作素材,親自至西非沿海,觀察和體驗那裡的天空和海洋,拜訪海難的倖存者,把自己的構思畫成草圖。為真實反映這場慘劇,他到醫院裡去觀察重危病人垂死痛苦的慘狀,對黃疸病人進行寫生,把真實的屍體畫到作品中,木筏是他聘請的倖存者中的木匠扎制的一個小模型。總之,一切從真實再現出發。用三角形金字塔的構圖,再現了最後絕望時刻最令人震顫的場景。還有多幅動人心絃的油畫,如提香的《維那斯的誕生》,布格羅的《海上維那斯》見圖6,安格爾的《土爾其浴室》見圖9,魯本斯約《劫奪呂貝卡》見圖8,路易斯,維瑞的《畫家與女兒像》見圖3,這些都是藝術的一座座高峰,都是震撼靈魂之作。當然還有許多傳世精典,不在一一詳述。











長江39563631


見之難忘的畫作

一、《無名女郎》


雍容華貴,冷清高傲又溫柔。

二、《吶喊》

血紅色的天空、灰暗的人物的面龐、深藍色的海,這些顏色之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天的火紅似生命的花火、燃燒的慾望,而扭曲的面龐卻是人物驚恐失措的內心寫照。

三、《帶珍珠耳環的少女》


粉紅的泛著光的嘴唇,光潔白潤的珍珠耳環,明亮有神的目光,白得像牛奶一樣的皮膚,無一不顯示著少女獨有的魅力,青澀稚嫩而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回眸一笑百媚生。

四、《臨終的卡米爾》

畫家在摯愛的妻子彌留之際懷著悲痛的心情為她畫下了最後的畫像。

五、《維納斯的誕生》


畫中的維納斯憂鬱地站在象徵她誕生的貝殼上,她美麗、溫柔,又有些嬌弱、迷茫,忽然而至的新世界和簇擁熱情的眾神令她有點茫然失措。


深海少女的島嶼


記得那一年,在大學的圖書館裡,我第一次看到《泉》這幅人體油畫的時候,心裡有一種好像被撞擊的感覺,撲撲地能聽到心跳加快的聲音。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好的畫,想不到人體竟是如此美。太純美了!

《泉》是法國十九世紀古典主義寫實大師安格爾在他76歲高齡時完成的一幅正面人體油畫作品。畫面中,美麗少女手託醬紫色陶瓶,以垂直造型宛若大理石雕像站立於綠色的壁龕中;畫家以缺少光澤的天鵝絨般的筆觸描繪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膚;少女表情單一,目視前方,透著青純無邪的神韻;飛瀉的泉水給平靜的畫面增添了流動的韻律,更烘托出少女皎好的容貌和純淨的心靈。整個畫看上去美麗、莊重、聖潔、乾淨,纖塵不染,滌盪人的心靈而沒有其他雜念,給人以精神的愉悅和美的享受。

馬什尼科夫《聽著音樂睡著了的女孩》


光陰荏苒。多年以後,在一次參觀省會舉辦的大型畫展時,俄羅斯當代超寫實畫家謝爾蓋·馬什尼科夫的《聽著音樂睡著了的女孩》,再次使我感到了久違的心靈震撼。

畫面中的女孩是那麼美麗沉靜,充滿青春活力和時代氣息。她使我想到了我的青春年華,想到了讀書時的美好時光,想到了當年上大學睡上下鋪的情景,想到了很多很多……

年輕真好!


誰憐一燈影


因為覺得震撼靈魂並無統一標準,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感受力不同,而感受力受許多因素和天性影響。所以說說震撼自己靈魂的作品吧。我想能流傳下來的作品或是具有普世意義或是具有深邃的美感……不被時間淘汰,解讀和個人的詮釋有關,也無統一標準。

一、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青春期》

知道這幅畫是讀了《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主人公仿生人殺手裡克·德卡德去殺一名歌劇演員(逃亡到地球來的仿生人之一),第二次找到歌劇演員時她正在這幅畫前流連,裡克為她買下了這幅畫的複印本,歌劇演員死後,裡克當即燒了畫,另一名殺手問他為什麼不自己留著,難道你不喜歡這幅畫嗎?裡克讓他給自己進行移情測試,裡克發現自己對仿生人產生了移情。

我也對這幅畫產生了移情,青春期這個名字和畫中的女孩對歌劇演員產生了刺激,青春期短暫,仿生人的生命禁錮於固定的壽命,他們戰戰兢兢的生命似乎擺盪在畫上女孩流露出的幽秘不安的氣氛中,女孩的面孔呈現出迷茫的神情,她雙手雙腳不安地擰扭在一起,奇怪的陰影向她流淌,侵襲遭遇初潮的女孩,生命再一次誕生,卻蒙上了未知的陰翳,暗示了女孩將來的複雜人生體驗,情感深刻。

裡克想不通為藝術獻身的歌劇演員何以對人類產生威脅,奴隸反抗奴隸主必然牽扯到流血事件,他們獲得尊嚴的唯一途徑就是反抗,難道等所有的裡克(人類)都對仿生人產生移情嗎?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仿生人奴隸才會獲得尊嚴嗎?

書和電影不同。電影探討了人與仿生人的倫理問題、生命形式的殘酷。書側重於人類在遺落之境地球的生存狀態,在小說中,仿生人明確沒有移情能力,所謂他們危險係數高。我有一點想不明白,歌劇演員對藝術有情,何以不移情?驚恐不僅屬於人類的情感,歌劇演員看到《青春期》女孩臉上的驚恐感同身受,那麼仿生人和人的交集難道不足以讓人類重新考慮一下是否只一味地拿仿生人當奴隸。怪奇的是,人類還在(生物公司、科學家、商業巨頭等)拼命製造和人一樣的仿生人,派仿生人和裡克呆在一起以便觀察裡克的測試然後彙報情況,公司根據情況進一步開發新型仿生人,躲避人類的測試並解決生物難題,延長仿生人的壽命。這恐怕又是另一個問題了。苦難迫在眉睫,果然造物主喜歡給人類添麻煩,造人類的造物主也好還是充當造物主的人類都一個樣子。

女孩啊,你的苦難由畫上隱約的十字架昭告了嗎?

二、意大利畫家塞薩塔《聖安東尼與聖保羅的會見》

該畫描繪了年已九旬的聖安東尼在一場夢幻之後拋棄隱修生活去尋訪已113歲的聖保羅,途中遇到異教徒,聖安東尼予以祝福,使他皈依基督教。在畫面最下兩位聖人擁抱在一起。聖徒的故事固然動人,可真正吸引我的是畫家怎樣佈置“敘事”結構,畫面的橢圓形令人浮想聯翩,環形輪迴,右下角的洞窟(聖保羅藏身之處)也被包括在橢圓形中,整體像孕育生命的果實,敘事遊離之外,復又進入其中,美麗聖潔。

三、英國畫家弗洛伊德·盧西安《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



看到這幅畫我震撼於畫中人物的重量和她睡著的姿態,右手託著乳房,不知這樣的睡姿是否可以睡的踏實。像黃色動物的毛皮一樣的沙發似乎承接過多次這樣的沉睡了,和沉睡融合,增添一絲原始性,而每寸肉體都想要衝出畫外,剝離自身,血肉淋淋,我們便是她的另一具沙發,可我們是否能承接住,或願意去接,在這樣一個粉飾萬千的社會和世界裡,我們的心靈對真實開始逃避了,人們樂此不彼形而下驅逐真實。真實往往是人們不願意接受的。畫家如是說。我最激動於是有人如此藝術性地同時忠實地表達身體上的一切,實在偉大。畫的衝擊力不僅在於選材也在於畫家的凝視和筆觸,盧西安是寫實主義畫家,也堅定寫實風格,筆觸卻自帶印象。畫筆下展示出本質,豁然開朗後顯示純真,人體顯示時間。如果這樣都不美,我不明白什麼是美了。

當人們討論精神孤獨和人體,我歌頌真實,以真實為美,在真實中提煉一種隨時可以化開的美學。常常為真實激動,水溝、裂縫、汙損的牆壁、裹進彩屑的雪堆、死去的樹、廢物回收站等等,通通揭露了人類的真實和人類的活動軌跡。巧合和偶然在概率上站得住腳,定追尋和觀察,因為回不了未有人類(包括人類)活動軌跡前的世界。人們蓋一座房子,不免暴曬風吹,雨淋塵侵,油煙侵蝕,牆壁被燻黑、表面剝落,人們若修繕,下一輪損壞重新運行。 如果一切都潔淨如初生,循環不再,照樣以此為真實。

四、我畫家常玉 《孤獨的象》



常玉去世時的絕筆之作。如果看了常玉和友人的對話對這幅畫的感覺就會蒙上淒涼的色彩。(常玉:我開始畫一張畫。 達昂:是什麼樣的畫? 常玉:您將會看到! 達昂:那要等到幾時? 常玉:再過幾天之後……我先畫,然後再簡化它……再簡化它…… 那是隻小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那就是我。)

我第一眼看到,啊,這哪是孤獨的象,分明就是任性固執瀟灑自在的象,可是在沙漠裡奔跑啊,可是像騰空在廣袤的沙漠上啊,好一個悠遊的小象,周身激起的塵埃就像它在發光,有一個星球叫沙丘,小象奔向宇宙,不,已遨遊在一個自在的星球裡了。

常玉生前無名、經濟窘迫和他不合作的態度有關,龐燻回憶說他多次看到常玉被人包圍,要買他的線描畫人物,他卻把畫送人,拒絕收錢。請他畫像,他約法三章:一先付錢,二畫的時候不要看,三畫完後拿了就走,不提意見。簡直不缺成名機會啊。

現在愛常玉的很多啊。聽陳粒的《在常玉的房間裡》。

他有幾幅粉色的畫脫俗空靈,知他愛好天然,畫又是心性寫照,看了極喜極清淨。


五、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聯畫

《為三件釘刑圖臺基人物所畫的習作》1944年、《三幅為釘刑所畫的習作》1962年

圖片了來自網絡。局部。

培根與盧西安曾經是朋友,在我以真實為美的情感體驗下,盧西安的畫絕對美,盧西安自身的真實之貌清俊非凡。我第一次看到培根的三聯畫,第一反應是醜陋驚懼的扭曲——這是什麼,一名以恐怖為主題的畫家的內心世界嗎。但我當即就否定了自己武斷的結論。與盧西安的選擇不同,培根的畫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偏重抽象。同樣迷戀人體,培根對肉塊的興趣更濃,他騰挪變形嫁接研究人體運動,簡直在對肉體施與酷刑,凹面與凸面竟像金屬表面,被強硬塑造了,不錯,他畫的名字多出現“刑”字。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寫實。這該是長了一雙慣於撕裂的暴力之手啊。他觀察過肉攤上的肉,他是屠夫。

是個人的各種活動(精神的、實際發生的)時刻溶解我們的身體,還是身體是一切的載體需著重被強烈而竭力地展現。畫家意象中無意識裡抽動拼接一切永不停止的所見,以貫穿的自發性與偶然性的結合方式。我深深記得他說首先是美。培根慣於在照片和影像基礎上創作,愛森斯坦的電影《戰艦波將金號》就曾給予他靈感。(我就是想提一下電影。)



六、美國畫家愛德華·霍珀 《加油站》


在美國電影裡經常看到荒漠或西部地區的加油站,雖然地域荒涼,人們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生活靠自娛自樂,加油站似乎是擺設,然而發生在加油站的故事往往起到起承轉合的作用,一點都不寂寥,沒有加油站可不行,真英雄假英雄土匪變態手裡都是酒和槍。

相反霍珀的加油站路邊蠻野綿亙深林環繞,隔絕了繁華,成為行人暫時停留的站點,位於中心的加油設備呈現暖色調,再往上看看,天邊預示夜幕即將來臨,黑暗終裹住加油站的橘黃,人像沉入深深的海底,一群發光的魚圍繞在身邊,這份孤獨是否令人神往,還是讓這幅畫變得陰鬱起來。霍珀的加油站過濾了故事,脫離社會存在。

荒冷和孤獨,不會只為笑看人生,亦是一種力量,在孤獨的空間裡多餘冗長得以緩釋。我好想跳入畫中當一次加油站管理員,演繹孑然獨立的加油站、孑然獨立的我。霍珀用色不蒼涼,甚至描寫的景物也沒有多少蒼涼,在於他發現的角落和空間以及自身的體驗和觀察使得他畫出了純質無解的孤獨。這孤獨體驗過的人或許為之欣喜。霍珀買車後經常出入他畫中的場所。

七、德國畫家安瑟姆·基弗的作品

對於一個著迷於廢墟的人來說,看到基弗的作品內心多麼澎湃。人稱基弗為成長於第三帝國廢墟之中的畫界詩人。基弗的材料世界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什麼都可以用來作畫,稻草、沙子、廢金屬、種子、乾花、灰燼、石頭、油彩等等,我不知道有比他用的材料更豐富的藝術家(誰知道告訴我啊),他還到處收集更多更多的材料,就因這一點他的畫都像劫難餘生,肌理複雜,營造抽象、具象、幻覺、物質、面積和體積、使命、追索、晦澀模糊主題等。據說他最喜歡的是鉛材料,鉛獨有的厚重增加畫的分量,冰冷殘酷底色。我覺得沒有辦法只指出一幅他的作品說這令人震撼,能看多少儘量看多少,形成整體印象。

他喜歡把什麼東西都糊在畫上,也不怎麼保護畫,比如什麼怪東西不小心粘到了畫上,某局部變了形,他也不在乎,任其熵增,自行呈現。現成品——一把剪子啊也可以放在畫中央,只是他並不是隨心安置,選材經過思考和實驗,一把剪子的震撼力不亞於剪碎天空的幻象。基弗是材料運用方面的頂尖大師,隨心所欲到了極致,也許他心中版圖上的材料無所不囊括,甚至包括一顆乾涸皺縮的心,只要他能找到。

我得承認對基弗作品裡的神話性(指具體涉及)我毫無所知,他的畫吸引我的是廢墟精神和荒蕪感、重建、創傷體驗、神秘、災難意識、巨型體積等等——這些攜帶情感色彩的精神鎮壓,我愉悅地艱難呼吸。





八、zllws (微博名)

啊。這個真的是溫暖靈魂啊。超級靈氣的小畫,貼時令、風物、日常小事、人的情致。畫貓的人很多,微博上關注了好幾位,最愛這位的貓生。

從微博搬來三幅感受下。

九、 英國畫家亨利·富塞利,出生於瑞士。

《夢魘》1781年



十多年前我經常夢魘,第一次夢魘把我嚇壞了,以為自己永遠掙脫不了惡魔的雙手,被惡魔直接摁回地獄,只是我這副肉身也比較沉重,它要成功按回去還得費一番功夫,我四肢動彈不得,喊也喊不出,如果有人看到我夢魘中的模樣,我的嘴巴會是什麼樣子呢?培根說他對嘴巴和口腔著迷,想畫出完美的嘴巴。“啊。”處於夢魘中的我和平靜睡著的我是不是一個樣子。就算我頭髮紋絲不動,我的意志卻竭力為我掙扎,想要浮出現世的水面,“醒來醒過來”,我的意識這樣狂喊,於是每次我都成功醒過來了。只是偶爾我對自己說,假如放棄意志上的掙扎,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呢?靈魂出竅嗎?惡魔拖著我出竅的靈魂觀看一個鬼神濾鏡下的世界,這樣的話,惡魔反正不會發善心,我變成了床上的植物人,但我的靈魂好像得到了滋潤。後來不僅是一邊沉入水底一邊掙扎一邊又往上浮一點,惡魔真的現形了,它黑色的沒有五官的腦袋笑呵呵地對我說:“你還好嗎?”媽呀,我嚇醒了。“我好個屁,你嚇著我了。”一連幾個星期,我的眼皮在白天都晃動著無數個白亮亮的小鏡子。我在夢中變成了潑婦,什麼髒話都罵的出,“狗日的。快走。”“你媽b的。…………”我罵得精疲力盡,它還是夜夜造訪。聽說在枕頭底下放尖銳的東西對它會起到威懾作用。有一次,我差點讓栗子殼戳到自己的臉。神經緊繃半年後,我的神智漸漸成為一張白紙,其上紛亂的線條一根一根消失了。我親愛的母親在我老家的房間裡放了倒掛在窗上的鏡子,牆上貼了漂亮的符咒,圖形是真的漂亮。我想放棄了——我放棄了——什麼都沒發生,它摁了一會兒就不摁了,我進入夢裡的睡眠,第二天正常醒了。

他的畫混合了傳說和夢境。在英國的傳說裡,惡魔總騎著母馬,在黑夜裡張狂地呼嘯奔馳。畫上女子的噩夢以惡魔的面目出現。這幅畫令我膽寒,讓我想起屬於過我的惡魔,不不,我屬於過它。我的惡魔沒有五官,只有一個黑黑的腦袋。然而這幅畫又非常美麗,明暗對比強烈,詭異的夢境氣息面對觀者,惡魔一副調侃的神情,冷酷的笑卻由馬嘴發出,惡魔不懷好意造訪畫上的女人,由於惡魔的壓力女子扭曲垂下手臂,她在做噩夢,不是舒適地睡著了。

也極喜這幅《沉默》

等等。



答題下面的畫,都很震撼靈魂的!我所說的震撼,不是名家名畫或價值幾何。為什麼震撼?是因為這些裸畫,所引起人門的熱議!紛紛云云,各說不一。我只是在北京的(文化宮)內見過此類畫,我笫一次看到,就震撼了我。

初次見到有些想不通,後來慢慢對於藝術的瞭解,也就明白了裸畫,是一門超俗藝術。超俗就是震撼!也是高品質的藝術之美!


天下可攬


謝謝邀請,畫畫美術是外行,是男人都喜歡美女和看美女,當然看到 畫家筆下裸體美女,還是有砰然心動的感覺,感謝藝術家與世界帶來的美和藝術享受,對模特的傾情付出深表讚賞,確實人體美就是一種天然藝術品,美女美體天造地合,自然進化之神奇,讓天下男人心動,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