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忽然感觉儿童节离自己有点远,甚至有些陌生。

这个童年时除了过年之外,最期待的节日,如今回不去了。

偶尔还有“永远18岁”的小姐姐们,拿着AD钙奶,吃着卫龙大辣条,感受下童年的氛围。

不知道在你的童年记忆里,可曾有过下面这些画面。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那时候,每逢节日便会有机会画着红脸蛋的参加文艺汇演,有的还要在额头点一个红点。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翘首期盼的奶油生日蛋糕,从一个月之前就开始想了。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终于等到自己心心念的宠物时的兴奋,最后都......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那时候留下的汗水,如今都成了喜悦的泪水。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天安门广场上的硬凹造型,没有网红的时代,拍照都是一个pose。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后面那位“佛系”boy才是赢家好么,前面的小朋友真尽力了......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实木”家具和黑白电视机,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懂得,看电视是一种奢侈,如今看电视=看广告。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当三大件的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时,家里的孩子估计都有这样一张照片吧。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极具年代感的舞台剧装扮。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自家的“宝马”座驾,别致的凉棚下的欢笑,最天真也最难得。

上面这些照片,是来自一个《北京银矿》的项目

2009年5月,法国人苏文(Thomas Sauvin)在北京北五环的一个垃圾回收站收集了50万张废弃的底片。

这些底片是对文化大革命后的首都和居民生活的独特影像记录。它涵盖了从1985年到2005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即从胶片相机在中国开始被广泛运用,到数码摄影开始流行的期间。

这二十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旅游、消费、娱乐的时期。

《北京银矿》不但有属于儿时的记忆,还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珍贵影像。

校园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校园生活最具标志性的升旗仪式,亮点是同学脚上那双火到现在的“回力”运动鞋。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惊心动魄”的化学实验,这位同学的表情太到位了!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还记得自己的英文老师吗?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每年必不可少的运动会,和现在花式繁多的装扮不能比,但竞争的氛围却丝毫不差!

婚礼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那个年代也有“闹婚”,不知道是谁想的主意,还能这样抽烟?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点支烟容易么......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这在当时也是“奢华”的礼服了。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婚礼完成后的“销魂一躺”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实力”不俗的伴娘团,颜值太高了有木有~

旅游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北海的白塔和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后面那位实力抢镜~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这才是“抱大腿”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每个人的相册里都应该会有这样一张被爸妈“强势”扭头的照片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外国友人才最具时代的气息。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这......应该是走出国门了吧

服装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在那个还是以黑白灰加军绿色的时代,这一身“花哨”的连衣裙时尚时尚最时尚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明星范”的小姐姐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相当时髦了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不知道是不是在校生,穿上制服后,气质完胜现在那些“女团”。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外面军大衣,里面OL制服,也算是混搭“鼻祖”了。不过我脑海里先想到了一个声音:宇宙牌香烟~

汇演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那时候,没有整容,没有美颜相机。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演出的后台“领盒饭”,这样的包装盒,如今越来越少了。

生活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多么熟悉的开机界面(是不是暴露了年龄)。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乔帮主的粉丝,这造型神相似。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这样的美容院,也是头回见过。

曾经的“废片”,如今满满都是我们的童年……

那个时候罕见的家用电器——电冰箱

这些被丢弃的照片,组成了《北京银矿》。

从1985-2005的20年里北京的隐匿的日常,如今从个人延伸到群体,我们再去审视这些些照片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这20年几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真实写照,从衣食住行的富足,再到旅游、艺术的追求,在这些照片中,我们都能感受得到。

同时,这也是胶片最辉煌的20年,《北京银矿》用照片见证了银盐底片的魅力。

在这之后随着胶片的落幕,数码相机的崛起,照片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也许若干年后,躺在手机电脑里的照片,可能是下一座“时代银矿”。

________

图片丨《北京银矿》

图文综合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